制裁動畫界最渣的PUA!現代成人女性的內心掙扎,終于有動畫拍了


作者/思考姬
編輯/彼方
當女性成為成人動畫的主角。
1.片中至少有兩個女性角色。2.她們互相交談過。3.談話的內容與男性無關。
——這就是貝克德爾測驗(Bechdel test)的3條內容。
這原本只是美國女性漫畫家貝克德爾,于1985年,在一則報紙連環(huán)畫中的無心插柳:

卻一下子引起了大眾的共鳴!因為人們發(fā)現,只需要稍微思索,“未能通過這個簡單測驗的熱門影片,數量多得令人驚訝……”

近年來,這一測試甚至逐漸進入主流評論界,被部分評論人認為可以“簡捷地判斷一部影片是否對女性友好”。
不過其實,貝克德爾測試可并不嚴謹,但在「揭示性別歧視」這一點上,它確實足夠簡單直接,且“明確有力地指出了流行文化中缺少的東西”。

它所帶來的廣泛群眾共鳴,也越發(fā)引起了文藝創(chuàng)作們的重視,在當下文藝市場越發(fā)主張「女性友好」的環(huán)境下,貝克德爾測試也開始成為很多作品創(chuàng)作中的「潛規(guī)則」。
這一測試當然也可以用于動畫。



而作為一名喜愛動畫的成年女性,當筆者看到那些名聲在外的美國成人動畫(當說到「成人類型」時,你不得不對它們要求更高一點)劇集時——諸如《辛普森一家》《瑞克和莫蒂》《馬男波杰克》,依然很難滿足。

《瑞克和莫蒂》與《馬男波杰克》確實有所突破,它們已經開始打破了以父權規(guī)范為核心的「情景喜劇」類型框架(在這一類作品中,女性往往只是妻子或女兒,圍繞著父親和男友團團轉),并描繪出了一些更加多面的、有深度的女性配角。


但是這些成人動畫劇集的主角們,依然是復雜而內心掙扎的男性。


復雜而內心掙扎的成人女性主角,在哪里?
什么時候可以出現?
終于,成人動畫《哈莉·奎茵》舉手了。

(※動畫包含兩季,本篇的討論僅基于第一季內容)
從小丑的「PUA」中解脫
《哈莉·奎茵》,由美國線上流媒體平臺DC Universe推出,其為一部分級為TV-MA(可能含有不適合17歲以下未成年人、或只適合成年觀眾收看的內容) 的成人動畫,第二季剛于今年的6月底播完。
它的兩季內容,不論是在美國本土還是在中國,都獲得了廣泛好評。
在影視匯總點評網站爛番茄上,《哈莉·奎茵》第一季獲得87%的新鮮度,
第二季獲得88%的新鮮度;
在Metacritic網站上獲得了“普遍好評”;
豆瓣第一季、第二季動畫評分均為9.0,IMBD評分為8.5……

她的兩位主角均為女性,全劇的故事基本圍繞兩人發(fā)生,你屢屢可以在其中見到兩位以及以上的女性角色的趣味對話,并且,一大半跟男人無關。

簡而言之,這部動畫的劇情,在貝克德爾測試上一直在打出perfect。
而獲得如此廣泛好評,其重要原因之一可以歸結為:多虧了主角是她——那個DC新星小丑女。

不過,最初的哈莉奎茵,卻是作為「一個男人的附屬物」被創(chuàng)作出來的。
這個男人不是別人,正是DC最佳反派的小丑。
時間回到1992年版本的蝙蝠俠電視動畫,在以小丑為主敘事者的一集,為了烘托小丑的一些動作,創(chuàng)作者們創(chuàng)作出了小丑的靈活女跟班哈莉奎茵,這也是這一角色第一次出現在觀眾面前。


作為小丑的女下屬,她著魔般地侍奉小丑,并且一片誠心地跟隨他,任憑后者對她只如工具人,她卻無知無覺。
這樣身處一段惡性關系,卻毫不自知的天真女兒姿態(tài),讓身為反派角色的她,反而收獲了大量人氣。

其受歡迎程度,也讓她迅速成為了DC漫畫中的正式角色,創(chuàng)作者們也隨即開始推出講述哈莉起源故事的單篇漫畫《蝙蝠俠:瘋狂的愛》,在其中豐富了哈莉的故事和人設。

這本哈莉的單篇故事,與DC一向深沉的故事風格迥然不同:哈莉身處與小丑的殘暴戀情,本身是一個悲劇人物,但是故事的敘述口吻卻輕松愉快,令人心碎又令人忍俊不禁。

哈莉瘋狂崇拜著小丑,為了他甚至單槍匹馬抓住了蝙蝠俠。
但是小丑不僅完全無法回饋哈莉的愛情,在日常的親密生活中,也屢屢否定、辱罵、甚至對她動粗。

更是被小丑屢次三番棄之不顧,并最終造成重傷。

但更可怕的是,哈莉自己卻仍然身陷這段關系中無法自拔,無論受到小丑的何種對待,只消對方一句甜言蜜語,她就即刻再次淪陷。

起源漫畫的創(chuàng)作者之一的布魯斯·蒂姆,在創(chuàng)作后談中也坦言,哈莉角色靈感來源,也是他們女性朋友親身經歷:
我們的一個女性朋友,與一個男人陷入了一段宛如暴 風 雨 般的糟糕關系中。?
這個男人因為自身的「強迫觀念」(一種精神問題)問題,對她無條件的愛情根本無法給予回應……?
不過……最后她從中解脫了出來,遠離了她的“小丑”,并且最終嫁得良人。
不過,起源故事也刻畫出了哈莉的另外一面屬性:除了對小丑癡狂外,哈莉是博士出身,智商超群,且體能優(yōu)秀,能與別人團結協作,認真起來甚至能搞定小丑都搞不定的蝙蝠俠!

哈莉的高明「犯罪創(chuàng)意」,還會被小丑嫉妒,

“好~~好的先生”
如此優(yōu)秀的個人素質,注定讓哈莉這個角色潛力無窮。
那么,哈莉到底何時,能徹底斬斷這段劇毒親密關系,遠離小丑呢?
當哈莉不再是「小丑女」,那么當她脫下小丑女戲裝后,又將在哥譚市處于何種境地,有何作為呢?

動畫版《哈莉·奎茵》第一季,正是講述了這樣背景下的哈莉的自我掙扎與成長。

描述哈莉自我覺醒后的影視,或者動、漫畫可不算少了。


但是這次的成人動畫版《哈莉·奎茵》,在故事節(jié)奏和人物性格上,選擇了最討喜的一版——也就是更加貼近起源故事中的哈莉形象:性感、可愛、為愛癡狂但高智商。
從觀眾角度來說,就是你又可以歡樂地看哈莉的心酸故事了(沒良心警告)。
然而哈莉的心酸不會長久,動畫中的哈莉,可是在不斷地成長中的。
事實上,你將在動畫的第一話就看到哈莉的驚艷變身:染了最炫的雙馬尾,制裁了最渣的PUA。

并在接下來的劇情中,你將看到這位原小丑的二把手,為了成為哥譚市的新老大而做出的各色(偶爾沙雕的)逆天改命之舉……

與哥譚市的更多男人們建立關系
《哈莉奎茵》動畫第一季劇情: 哈莉在與小丑分道揚鑣之后,在好友毒藤女和他人的幫助下,努力成為哥譚市反派天團——末日軍團的一員的故事。
——這聽起來似乎有些「女性向爽劇」嫌疑?
但它可并不是一部簡單粗暴、走傳統路線的「所謂的女權主義大作」:
在動畫《瑞克和莫蒂》第四季中,我們通過姥爺對莫蒂的啟蒙,看到了后者為了機械、生硬地通過貝克德爾測試,而創(chuàng)作出的一部「女權主義大作」:

盡管這只是編劇的一個調侃,但是「削弱男性角色=女性友好」,這一點可能已經漸漸成為了一些動畫致力于「女性友好」的一種方向。


在當前#Metoo運動的影響下,上下級之間的戀愛戲碼會令觀眾感到不適,不太合適,因此權衡再三過后,決定不讓李翔一角出現在影片中
如此弱化男性角色,只呈現出女性同性間互動的做法,確實增加了熒幕上女性角色的曝光與占比。
但女性角色的「立體度」與故事的「趣味感」可依然無法保證。
因為伴隨著異性角色的淡出,劇情空間與沖突,也面臨著減少的風險。隨之導致人物關系的單一化,其結果,女性角色可能朝著另外一種扁平感而去……
動畫版《哈莉奎茵》第一季的設定卻選擇了相反的方向:自我覺醒后的哈莉奎茵,在離開了小丑這一個男人之后,反而要處理與更多難纏的男人之間的人際關系。
因為就像在真實世界一樣,無論是正義聯盟還是阿卡姆罪犯——男人們都占大多數,并且掌握著主要地盤。
而單飛后的哈莉,在沒有原小丑資源的支持后,不僅需要白手起家。

還要面臨比現實世界更加險惡的女性環(huán)境:周圍全部都是擁有根深蒂固女性偏見的「壞人」們。

并且她還需要受到哥譚市頂級組織末日軍團(一群超級惡棍所組成的團體,對抗正義聯盟而組成)的考核,而這個軍團中,同樣全部是早已割據一方的一線犯罪明星,并且全部也都是男人。



而為了與這些早已有團伙有資源的大佬對抗,哈莉還需要組建一個團隊:這里有具有超級念力的侏儒神經博士,一只半人半鯊,一只可以變身的爛泥怪,一個身體殘障而變成半機械改造人的老人。

盡管只是一群「老弱病殘」,但哈莉的領導力也需要經受他們的考驗。
而具有「仇女」情節(jié)的下屬神經博士,也總是在挑戰(zhàn)著哈莉的權威。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哈莉內心,還并未真正擺脫小丑的影響。
小丑也在不斷尋找機會干擾著哈莉勢力的成長,兩人之間究竟是舊情復燃,還是決一死戰(zhàn),目前還難說。

……
在以往,我們在其他作品匯總所見到的哈莉,一般只與小丑、蝙蝠俠之間擁有互動交流。

而在動畫版《哈莉奎茵》中,哈莉的人際關系網將會無比錯綜復雜,除了上述在「惡人陣營」中哈莉面臨的問題,哈莉也將會與「好人陣營」擦出火花。

總之,這些龐大復雜的人際關系網絡(且其中多為男性),全部都會成為哈莉奎茵這個主角的新注腳,這最終會讓我們看到一個層次豐富、人格無比豐滿真實的哈莉奎茵。
不避諱男性的存在,反而強調和突出活躍和掙扎于不同男性關系下的女性角色,這也是《哈莉奎茵》的另外一種刻畫女性方式。
這也可能會更接近貝克德爾測試背后的真正目的:我們需要展現更加立體、真實、多環(huán)境、多人際關系下的女性角色。
結語
除了上述創(chuàng)新之處外,《哈莉·奎茵》還貢獻了女性作為主角時,才會有的獨特演出——浪漫又細膩的女性間友誼。
擁有壓倒性超能力(可以讓任何植物變成其強力手下)的毒藤女,將會占據本片女二的戲份,她擁有不輸給哈莉的多維度人格展現。

在毒藤女與哈莉的許多對手戲中,觀眾都可以體驗到女性間特有的「溫柔又有效」的雙方間對話與情感交流。

這是只有女性朋友之間才有的「膩歪」互動
哈莉而與毒藤女之間的浪漫友誼關系,也成為了默默助力哈莉的,一段真正健康的親密關系,這也是《哈莉奎茵》的一個隱線與賣點。
而除了這兩位絕對女主之外,就算是一名女性配角,你也將看到這個角色的人物弧光……
不過,也許主創(chuàng)們可能也并沒有想過在此劇中要「突出」刻畫女性角色。他們只是為了「有趣」而已。
DC的大佬們說了:“這部動畫「只要有趣」,所以你們放手去干。而如果你們玩兒過火了我會提醒你們?!?/p>
——《哈莉·奎茵》制片人在采訪中說道。
在「女性友好」上,《哈莉奎茵》的第一季動畫確實做到了一個新的方向上的創(chuàng)意,同時也讓它收獲了來自全球觀眾的廣泛好評。
說不定,也許只是因為,它用一種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道出了女性的真實現實。




本文來自「動畫學術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