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后宮制度
隋文帝開皇二年,定后妃禮制:

正三品嬪,共三位,掌教四德。
正五品世婦,共九人,掌賓客祭祀。
正七品女御,共三十八人,掌女工絲枲。
隋文帝時期,妃嬪人數(shù)少,品階較低。因為“文獻皇后功參歷試,外預(yù)朝政,內(nèi)擅宮闈,懷嫉妒之心”,為了防止自己皇后的地位受到威脅,不設(shè)三夫人,只有六十位嬪妃。獨孤伽羅又對已有的嬪妃“抑損服章,降其品秩”。
在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崩逝之后,隋文帝又恢復(fù)了三夫人之制,稱為貴人,關(guān)掌宮闈之務(wù)。增添嬪為九人,世婦二十七人,御女八十一人。

隋煬帝時期,后妃嬪御,“無厘婦職,唯端容麗飾,陪從宴游而已”。
隋煬帝“參詳?shù)涔?,自制嘉名”,重新制定后妃制度?/p>
正一品三夫人:貴妃、淑妃、德妃。
正二品九嬪: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
正三品婕妤,共十二人。
正四品美人、才人,共十五人。
正五品寶林,共二十四人。
正六品御女,共二十四人。
正七品采女,共三十七人。
承衣刀人,“皆趨侍左右,并無員數(shù),視六品已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