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社大講堂|帖木兒

帖木兒,后被稱為帖木兒·古爾卡尼,1336?年?4?月?9日出生于河中地區(qū)(今烏茲別克斯坦)。根據蒙古人的傳統(tǒng),帖木兒因為他的血統(tǒng)原因,無法獲得汗位或統(tǒng)治蒙古帝國。因此,帖木兒設立了一個傀儡察合臺汗,即蘇尤爾哈特米什作為巴爾赫的名義上的統(tǒng)治者。與可汗頭銜一樣,帖木兒同樣不能要求授予其穆斯林蘭世界的最高頭銜——哈里發(fā)。

在1370年,他獲得了對西察合臺汗國的控制。在此基礎上,他領導了橫跨西亞、南亞和中亞、高加索和俄羅斯南部的戰(zhàn)役,在此過程中擊敗了金帳汗國的汗王、埃及和敘利亞的馬穆魯克、新興的奧斯曼帝國以及印度的德里蘇丹。帖木兒建立了帖木兒帝國,成為了穆斯林世界最強大的統(tǒng)治者。他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領袖和戰(zhàn)術家之一,同時他也為當時的藝術和建筑領域的發(fā)展提供了不少協(xié)助。?

帝國的建立
帖木兒和阿米爾·侯賽因起初是同為逃亡者和流浪者,后來成為競爭對手和對立面。在侯賽因放棄執(zhí)行帖木兒的命令和在塔什干附近處死伊利亞·霍賈(前馬瓦蘭納總督)后,他們之間的關系逐漸變得緊張起來。
帖木兒因為友好地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財富,在巴爾赫獲得了由商人、部落同胞、穆斯林神職人員、貴族和農業(yè)工人組成的追隨者群體的支持。而侯賽因選擇疏遠這些人,通過重稅從他們那里奪取了許多財產,并私自將稅款用于建造精致的建筑,這與帖木兒的做法形成了鮮明對比。1370年左右,侯賽因向帖木兒投降,后來被刺殺,這促使帖木兒在巴爾赫正式宣布成為君主。

入侵印度
這場戰(zhàn)斗發(fā)生在1398年12月17日。蘇丹納西爾·丁·馬哈茂德·沙阿·圖格魯克和馬魯·伊克巴爾軍隊的戰(zhàn)象身披鏈甲,并在象牙上涂有毒藥。由于帖木兒的韃靼軍隊害怕大象,他命令手下在他們的陣地前挖一條溝。然后,帖木兒將駱駝裝上了盡可能多的木材和干草。當戰(zhàn)象發(fā)起沖鋒時,帖木兒將干草點燃,并用鐵棍戳駱駝,讓它們向大象沖去。面對背上冒著火焰的駱駝飛奔而來,戰(zhàn)象群的大象掉頭向德里的防線沖去。帖木兒利用敵方部隊出現的混亂,輕松取得了勝利。納西爾·丁·馬哈茂德·沙阿·圖格盧克只好帶著他的殘余部隊逃走。德里被洗劫一空,變成了一片廢墟。攻占德里蘇丹國是帖木兒最偉大的勝利之一,因為在當時,德里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之一。

帖木兒多年四處征戰(zhàn),他不僅通過擊敗敵人來鞏固自己在國內的統(tǒng)治,還通過侵占外國君主的土地來尋求領土擴張。他對西部和西北部的征服行動讓他的領土逐漸擴張到了里海附近的土地以及烏拉爾河和伏爾加河沿岸。在南部和西南部的征服行動幾乎囊括了波斯的每一個省,包括巴格達、卡爾巴拉和伊拉克北部。

在游戲中,你將作為帖木兒在戰(zhàn)場上初露鋒芒,到擊敗強大的奧斯曼帝國,不斷擴大帖木兒帝國的疆域,壯大帝國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