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遺臭】牛鞭案(一)

四九城里吃牛鞭,
莫論貧賤與達(dá)官,
您說地道不地道,
背后故事有一段,
這是四句定場詩,咱先說在頭里。
百京四九城一帶又這么句老話,說是“打春吃牛鞭,事事自當(dāng)先”。牛鞭咱都知道,說白了就是牛牛子。這玩意兒有人愛吃,頓頓兒離不開;有人嫌棄,看來就想吐??捎质嵌鄷撼闪碎_春的時令菜呢?原來這里邊也有一段奇案。

那是晚清的事兒了。自打道光以降,跟洋人迭連好幾場大仗,打得大清這條病龍也沒幾口活氣兒了。
這不,又是一場敗仗下來,英法強盜殺人放火,盆滿缽滿,邁著四方步回了歐洲老家。您猜怎么著,丫挺的燒了西佛爺?shù)膱@子,嚇得那老慈禧屁都不敢放一個。
要不說人嘛,不是逼里出來的就是逼出來的。
西佛爺擱儲秀宮自閉得懷疑人生,一連好些天著急上火,茶飯不思,連滾兒都不打了,思索再三,做了個足以改變歷史的決定----搞洋務(wù)!
一時間全國各地紛紛開展洋務(wù),效仿西方,舉國之物力,師夷之長技。
眼見著高樓大廠起了,
煙囪鍋爐燒了,
兵工民用造了,
北洋水師成了,
一眾洋務(wù)派官員心里別提多爽啦,日日擺酒夜夜笙歌,仿佛眼前就是國富兵強,藐列強于腳下,操歐美于無形的帶清。
但洋務(wù)運動始作俑者的慈禧卻并不開心。
畢竟外頭的家伙什兒再強,瓤子還是這么個瓤子。您猜怎么著,歸根結(jié)底為嘛打敗仗?人不行!
眼看著八旗兵勇一個賽一個的軟,一個賽一個的孬,就跟當(dāng)年咸豐皇爺那根如意子孫根兒似的,恨得西佛爺差點兒沒把面首的“車輪軸”給咬斷咯。
后來西佛爺又聽宮里行走的洋人說他們之所以那么強,打起仗來一個頂八,全仗著他們老歐羅巴人起來的那出,不是喝牛奶就是吃牛排,沒別噠。
聽得這番密辛,慈禧也開始號召要每天一斤奶,強壯帶清人。一時上行下效,不止宮中,京城上至王公貴族,下到引車販漿賣大力丸的,也都流傳起喝牛奶吃牛肉的熱潮。
其中牛鞭一味最是風(fēng)靡。
嗐,您猜怎么著,原來中醫(yī)自古便有以形補形的說法,牛鞭其壯驚人,乃是頂頂壯陽強腎的補品,于是各路權(quán)勢之輩,無不以吃牛鞭為榮,偶吃一次必大擺宴席,邀至交好友,一同享受。
畢竟牛鞭說到底也就那幾兩肉,一頭牛身上也長不出第二套來,吃牛鞭從此成了地位,成了炫耀。
但這玩意兒不過是富人的樂子罷了。窮人還吃牛鞭?牛屁眼兒都吃不著!也就整點兒下水伍的解解饞吧,一盤芫爆散丹就頂了天蓋了帽啦。

可也有那不安于現(xiàn)狀的人,比如猴道猴公公。
猴公公是傳膳的大太監(jiān),如今得有五十多了。他不像如今風(fēng)頭正勁的“名監(jiān)”牛道羊道那樣官運亨通,兢兢業(yè)業(yè)干了十來年,還是在御膳房每日煙熏火燎,如履薄冰。
日夜看著一道道美食從自己手上端出去,也只能聞聞味兒,饒是個泥人兒也該給熏出點兒哈喇子了。他心里也想,想得很啊,奈何自己只是個伺候人的,哪有這福分呢。自打牛鞭風(fēng)靡百京城,每日宮里傳膳也頓頓落不下。猴道每日看著盤中大鞭,不禁悲從中來,又不知咽了多少下口水。
那天傍晚又傳御膳。猴道領(lǐng)著一幫新進(jìn)的傳膳小太監(jiān),什么小香河小河間,端著盤子直往外走。
“小香河,精神著點兒,咱們這是給太后老佛爺傳膳,記著,這是大大的榮幸!”
臨出門,猴道見小香河魂不守舍,怕他等會兒一個不留神把手里那碟子牛鞭給咯,厲聲呵斥了幾句。
而他自己也有些心事。他看了眼盤中這一味紅燒牛鞭,不自覺地啐了一口,心說“想必又是六王爺進(jìn)宮來幽會了,正擱這補吶”,原來慈禧與恭親王奕欣交好,常邀他來宮中商討洋務(wù),一同進(jìn)膳,名為進(jìn)膳,實則……大家都懂,醉佛爺之意不在洋務(wù),而是那陽物。
猴道越想越氣,心下不忿,可是除了罵這些王子皇孫的十八代祖宗,也別無他法。只得把這盤承載著皇室荒淫無度的牛鞭呈了上去。
誰知這盤菜卻為他引來了殺身之禍。

當(dāng)天晚上,猴道正睡得迷糊,夢話里全是甚么老北鼻蓋了帽的,還沒等這“帽”蓋上,他就被屋外頭的一聲巨響驚醒。
原來是大內(nèi)侍衛(wèi)踹開了太監(jiān)舍房的漆木門,帶走了猴道等十余名太監(jiān)。
您猜怎么著,那盤菜有大問題!它壓根兒就不是牛鞭!經(jīng)太醫(yī)院初步斷定,那竟是一條活生生的人鞭。這位看官說了,好好一條鞭都做成菜了,誰還他媽能分辨出來。其實啊,當(dāng)時西佛爺也沒看出這東西的端倪,還在儲秀宮里含情脈脈夾著菜送到六王爺嘴里。
可六王爺吃著吃著,吃出不對了,怎么今兒這牛鞭還有點牙磣吶,手帕擦過嘴角,上頭居然躺著半根扭曲的黑色剛毛。
這……
“這他媽就是吊毛!誰?!是誰做的這菜要來羞辱本王!”
六王爺認(rèn)出這東西后,甭提有多氣啦。滿桌子的菜嘩啦啦一下,掀了。那臉喲,氣得是白里透著紅,紅里透著黑,黑不溜秋……綠了吧唧,藍(lán)哇哇的,紫不溜秋……反正是不怎么美,這頓飯吃得自然也是不怎么地道。
唉,您可說呢。茲要是個爺們兒,就沒有認(rèn)不出這玩意兒的,畢竟是和自己征戰(zhàn)“沙場”,朝夕相處的戰(zhàn)友??删退阍僭趺闯ο鄬Γ赃M(jìn)嘴里卻不是那么回子事兒,該惡心他就得惡心,甭管別人的還是自己的。
看情郎這般羞惱,西佛爺自是怒火中燒,連夜差人去緝拿了御膳房的伙夫連同今天當(dāng)值的幾名傳膳太監(jiān)。
說話間,與人鞭案有關(guān)系的幾人通通進(jìn)了天牢。

猴道還帶著沒睡醒的勁兒,迷迷糊糊摸著牢房冰冷的石頭墻,屁股底下的地磚兒拔涼拔涼,連點子稻草也不給鋪。
他看著牢房窗外的天,將亮未亮,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早上還是御膳房的小頭頭,一夜之間竟然成了階下囚。
從此沒日沒夜,耳畔聽得都是同伴們那凄慘的受刑之聲,猴道心里愈加不落忍。
要知道那小香河小河間,都是他親手提拔,不說是像自己的孩子一般,也是得意的愛徒高徒。那地道的御膳學(xué)問,那花手,那宮中的掌故皆是他口傳心授。
如今雖只有一墻之隔卻始終不能相見相救。
往日情景再浮現(xiàn),藕穗斷了絲還連,猴道不禁老淚縱橫。
又是一個生不如死的夜晚,猴道睡不著正滿地打滾兒,卻聽得隔壁有人在哭。原來是剛剛受了刑的小香河。
小香河哭得梨花帶雨,恨不能把還沒來得及變聲就嘎了籃子的嗓子給哭毀咯。猴道好生安撫才止住了他的哽咽。
“孩子,沒事兒。咱們心有正氣,沒做錯事,理不虧。只盼哪天老佛爺給咱們沉冤昭雪?!?/p>
“猴爺……其實給牛鞭掉包的是我。”
“?。?!”
猴道聽完,如五雷炸了頂瓜皮一般。
“這,你你你你,你……小香河,你怎么能干出這種事兒來啊?!?/p>
“猴爺……我也是一時糊涂啊。當(dāng)初家里窮,把我賣進(jìn)宮里,我沒怨過誰,后來遇著您好心待我,可我還是做了錯事……”
“孩子你把整件事原原本本跟猴爺說說?!?/p>
“哎!”

小香河抽抽搭搭,連哭帶說算是把這事兒交了個底兒,原來他并非這件事的主謀,只是被人指使,用八百兩銀子的代價把自己對皇室的忠誠給賣了。
“八百兩?你怎么要那么多錢?”
“前幾天我把宮里一個花瓶給(cei)了,這事兒讓羊道公公撞見,他非說我是故意毀壞皇家御寶,讓我掏八百兩銀子從他那兒買一新的,我……”
小香河說著說著又要哭了。
“然后呢!”
猴道有些著急了,拍拍墻,催促他繼續(xù)說下去。
“后來我為了借錢,偷偷去了一趟琉璃廠旁邊兒的彎勾賭坊,在那兒遇見一人,說是可以借我錢,又不用我還錢,只要把宮里的牛鞭偷出來交給他就成???、可我哪兒知道他是壞人啊,猴爺……我對不住你,也對不住小河間,小熱河,小廊坊他們……我怕……你,你是誰?我不認(rèn)識你!我不想死,不、不要……啊!”
話語和哭泣在一聲慘叫后,戛然而止。
隨之而起的腳步聲走出了牢門外。
猴道身子一震,本能地不再做聲。手腳和后腦充滿了麻痹的感覺。他甚至能感到心口幾乎要炸裂的跳動著。
小香河……小香河到底怎么了?死了?被殺了?滅口?那個人會不會來找我?我又該怎么辦?
猴道此時想了許多。
腳步聲從牢房里蔓延到走廊,再到遠(yuǎn)處,就這么消失了。
他終于解脫了,但又沒能完全解脫,癱倒在冰冷的磚地上,渾身使不上勁兒,竟然睡了過去。
不知睡了多久,只聽得牢頭和幾個獄卒在隔壁罵罵咧咧,他從那兩人的對話里確認(rèn)了一件事:
小香河,死了。
這時夜還沒走到盡頭,猴道再次看向鐵柵欄外的漆黑。眼下時近拂曉,正是最黑暗最寒冷的時候。風(fēng)吹得緊,冷催得急,讓猴道本就單薄的囚衣雪上加霜。
“喲,今兒,是大年初五啊?!?/p>
猴道被冷得一機靈,竟然想起了今天是什么日子。
大年初五也叫“破五”,是吃餃子迎財神的日子,本來猴道跟手底下一眾小太監(jiān)說好了,這天得空帶他們?nèi)ゴ髺艡诠涔?,看看買賣家兒開張的熱鬧。
小香河進(jìn)宮日子最短,百京四九城還沒逛遍,對這事兒最是關(guān)心。
“猴爺,猴爺,咱啥時候去大柵欄啊?!?/strong>
“先把老佛爺這頓飯伺候好咯再說,小子,咱太監(jiān)辦事兒得地道,不地道可不行啊!你呀,還得練!”
一想著許諾空留,人卻沒了,猴道拽著袖子揩了揩眼角的兩行老淚。
“小香河,你這輩子沒享過福,死后指定是上天享福去了啊。這輩子死得不明不白,下輩子……下輩子……唉……”
猴道知道,小香河這樣沒地位的小太監(jiān),又入了大獄,哪怕死也葬不到家里的祖墳,說不定連“寶貝兒”也早就被敬事房那幫只知道騙錢的王八蛋給丟咯,沒有“寶貝兒”,進(jìn)不到祖墳,那就是孤魂野鬼了,投胎都投不得啊。
忽然,猴道心里有了另一個念頭:這事兒不能算完!
他固然不懂什么真相不真相,也不在乎自己原本的地位和權(quán)勢,他心里此刻只有一個目的:讓小香河死也死得清清楚楚,清清白白!
長夜尚未消散,可即使黑夜再寒冷再絕望,星月的光輝終究會刺破那片黑暗。
他仰頭時,看到一顆星隱隱約約閃在天的那邊,那是太白星,戲文里都說這是監(jiān)察人間善惡是非的星君。
猴道忽然想起了一個人。
“牢頭,勞煩您件事兒,替我把風(fēng)三爺叫來。”
帶著自己這幾天積累下的一身傷,從磚地爬到牢門口并不輕松,但猴道也無暇顧及那么多了。見牢頭晃晃悠悠腆著大肚子走了過來,他便從自己的瓜皮帽里掏出一塊銀元,那是他最后的積蓄,也是此刻求生唯一的手段。
只因這一塊銀元求來的救星,有分教:
一盤牛鞭禍,獄下囚徒含冤死;
夜盡忽頓首,宮門老監(jiān)意難平。
欲知猴道性命安否,風(fēng)三爺又如何破此案,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