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十一怎么玩?這份跟著圣賢秋游貴州的路線來啦


“明代第一硬核猛人”王陽明,除了哲學(xué)家、教育家、政治家、軍事家外,還有一個隱藏身份——“旅行家”。
在過去的七天六夜,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和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fēng)物共同組織了2023“問道向黔·探尋陽明悟道之路”風(fēng)物之旅,走了一條特殊的“旅游”路線——“陽明?問道十二境”。這條路線是貴州省根據(jù)王陽明在貴州居住期間的生活、悟道以及講學(xué)的行動軌跡發(fā)布的文化符號及游學(xué)路線。

這里包括:興隆書壁、平越思隱、龍場悟道、龍岡開講、陸廣曉發(fā)、古道心旅、水西論象、貴陽傳道、南庵答和、南祠詠懷、東山遺韻、鎮(zhèn)遠留書。
路線途經(jīng)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zhèn)遠縣、黃平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貴陽市修文縣、云巖區(qū)、南明區(qū),畢節(jié)市黔西市……橫跨貴州七個縣(市、區(qū))。

王陽明一生創(chuàng)作的近700首詩中,有100多首寫于貴州,這些詩文,正是王陽明“旅行家“的身份證明。有意思的是,這些詩文不僅僅描寫了奇絕的貴州山水美學(xué),更是把他當下“旅行”的心情記錄了下來,為黔山秀水附上了一層人文面紗。
-01-
境多奇絕——王陽明筆下的絕美貴州
1508年,被貶謫貴州的王陽明,從“滇楚鎖鑰、黔東門戶”鎮(zhèn)遠進入了貴州。在這里,長江流域沅江的支流?陽河以“S”形的姿態(tài)穿城而過,當時的王陽明想從湖廣方向進入貴州,必經(jīng)此地。

兩年后的王陽明經(jīng)歷了悟道、講學(xué),鎮(zhèn)遠也是他離開貴州的最后一站,他給自己門徒弟子寫了三封信,被稱為“鎮(zhèn)遠留書”。
“別時不勝凄惘,夢寐中尚在西麓,醒來卻在數(shù)百里外也”、“千萬千萬!”……鎮(zhèn)遠留下了王陽明對于貴州的留戀。

王陽明入黔經(jīng)過鎮(zhèn)遠后,來到了興隆衛(wèi)(今黃平縣),住在飛云崖的月潭寺時,寺廟的住持請這位從中原遠道而來的文人,為月潭寺的重修公館事宜寫一篇記文。
此時的王陽明正處于人生“至暗時刻”,被宦官排擠、被廷杖數(shù)十、被判進大牢、被貶謫邊遠、被仇人追殺。

通常說,古人寫這種記文的時候會借物抒情,而王陽明此時此景,借月潭寺記文來托物言志,也合乎人之常情。
但在他寫的旅游推介文《重修月潭寺建公館記》中也沒有看到過多的悲傷,而是被眼前的山水所折服,發(fā)出感嘆“天下之山,萃于云貴”,還描述飛云崖為“壁立千仞,檐垂數(shù)百尺。其上澒洞玲瓏,浮者若云霞,亙者若虹霓”,用“云霞”、“虹霓”來形容這個喀斯特地貌的溶洞。

只有你身臨其境,才能感受王陽明所言不虛。
這次“風(fēng)物之旅”來到飛云崖的時候,正趕上下雨。但這陰雨天氣,讓飛云崖的溶洞地質(zhì)構(gòu)造在雨水的輔助下更為層次分明也更有詩意——“豁若樓殿門闕,懸若鼓鐘編磬,幨幢纓絡(luò),若摶風(fēng)之鵬,翻集翔鵠,螭虺之糾蟠,猱猊之駭攫,譎奇變幻,不可具狀”。
這個被稱為“黔南第一洞天”的飛云崖,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被訪古愛好者稱為“寶藏秘境”。飛云崖月潭寺古建筑群的建筑風(fēng)格十分多元,儒釋道三教在此融合,甚至你可以在牌坊里,看到一些異國元素。

王陽明在飛云崖短暫停留后,便沿著古驛道進入平越衛(wèi)(現(xiàn)福泉市)。他經(jīng)過了一段崎嶇的山路,當?shù)厝朔Q之為“七盤嶺”。這條山路“鳥道縈紆”、百步九折,身處此般險絕境地,王陽明的“精神內(nèi)耗”達到了頂峰,于是寫下了《七盤》中的“境多奇絕非吾土,時可淹留是謫官”。
王陽明一邊贊嘆這里“境多奇絕”,一邊又產(chǎn)生了棄官歸隱的想法,這可不就是當代打工人一邊在度假一邊想著裸辭么。

“可憐”。
這是王陽明在悟道之后,途經(jīng)貴州一處風(fēng)景時發(fā)出的感嘆??蓱z什么呢?可憐景點“生”錯了地方。在王陽明的《過天生橋》的詩文里,有這么一句:
徒聞鵲架橫秋夕,漫說秦鞭到海東。移放長江還濟險,可憐虛卻萬山中。
意思是:如果這“天生橋”移放在長江上,一定能幫助人們越過長江天險,只可惜天地造化如此美好之物,只能虛落在這萬山之中,而籍籍無名。

其實王陽明這句詩有點“凡爾賽”。因為這句詩邏輯倒過來就是——其他地方的絕美景色,放在貴州,也不過是一般姿色的風(fēng)景罷了。
畢竟貴州的好山好水,實在是不勝枚舉。
王陽明描寫的天生橋位于貴州貴陽市修文縣谷堡鎮(zhèn)天生橋村,和其《瘞旅文》所描寫的三人墳相距不遠,橋洞長約30多米,高約40米。

這里之所以叫天生橋,是因為這個瀑布洞口的上方,就是“古驛道”。順著天生橋的洞口拾級而上,你還可以看到古舊石板鋪就的驛道,順著這條驛道,你就可以跨越整座山,來到另一側(cè),欣賞天生橋的全景。這條古驛道還連通著奢香夫人所創(chuàng)建的龍場九驛中的龍場驛和六廣驛。

王陽明過了天生橋,到達六廣驛后,一道天塹橫在眼前,那就是六廣河。如今的六廣河,有一座全長1280米、主跨長580米的六廣河大橋橫亙其上。

但顯然,500年前的人們,無論如何都很難造一座跨度這么大的橋梁。王陽明在一個清晨,從六廣河的碼頭上,乘船出發(fā),并寫下了《陸廣曉發(fā)》:
初日曈曈似曉霞,雨痕新霽渡頭沙。溪深幾曲云藏峽,樹老千年雪作花。白鳥去邊回驛路,青崖缺處見人家。遍行奇勝才經(jīng)此,江上無勞羨九華。
尤其最后一句“遍行奇勝才經(jīng)此,江上無勞羨九華”,和《過天生橋》的“移放長江還濟險,可憐虛卻萬山中”有異曲同工之妙,簡單來說,都是拿貴州之外的景色對比貴州,像是在“凡爾賽“。

當然王陽明給貴州留下的,最重要的不是這些描寫貴州美景的詩句,而是陽明心學(xué)。我們現(xiàn)代人可能會無意間有些自以為是,認為“旅游打卡“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地,是現(xiàn)如今才發(fā)生的事。
其實在陽明小洞天,你能看到無數(shù)刻在洞頂?shù)摹皬椖弧保@些都是古今中外人士尋訪王陽明的“打卡”痕跡。

比陽明小洞天更陰暗狹窄潮濕的是2公里外的玩易窩,比起“三室一廳”的陽明小洞天,“一室一廳”的玩易窩顯得特別逼仄狹窄,有些地方只能彎腰蹲下才能勉強入內(nèi)。可能只有你親身處于這個環(huán)境中,才能體會到“一代圣賢”當時的所思所想。學(xué)界有許多人認為此處就是王陽明悟道之處。

-02-
該怎么走陽明·問道十二境?一日三日六日路線在此
這次“問道向黔·探尋陽明悟道之路”風(fēng)物之旅,從9月20日一直走到了9月26日,首次系統(tǒng)探訪了“陽明·問道十二境”。這7天時間里,我們邊走邊看、邊走邊學(xué)、邊走邊悟,也算是有了些出行經(jīng)驗,就給大家做一些線路分享。無論你有多少時間,無論你對陽明心學(xué)有多少認知,都能找到一條適合你的路線。

陽明心學(xué)愛好者入門一日游
如果你是一個陽明心學(xué)愛好者,正好在貴陽居住或者在貴陽旅游,你可以抽出一天時間來到王陽明“龍場悟道”的所在地——貴陽市修文縣。

除去自駕以外,從貴陽市內(nèi)坐地鐵轉(zhuǎn)到二號線,坐到終點站白云北路,在旁邊坐公交車到達修文縣。在修文縣可以打車前往兩個目的地,一個是中國陽明文化園,一個是玩易窩遺址公園。
玩易窩遺址公園很小,只有玩易窩一處景點,但就憑這里是王陽明的悟道之處,那絕對是必去之處。

中國陽明文化園依托陽明小洞天而建設(shè),山下是王陽明紀念館,在此你可以了解王陽平生平——從“王炸開局”到“人生失意”再到“建功立業(yè)”,電視劇上的男主人生都不過如此。山上就是陽明洞、何陋軒及龍岡書院,存有王陽明的生活與講學(xué)細節(jié)。

王陽明粉絲輕松三日游
如果你不僅熱愛陽明心學(xué),還對王陽明在貴州的悟道傳道之旅產(chǎn)生了興趣,可以圍繞貴陽市的云巖區(qū)、南明區(qū)以及修文縣來一次三日游。



第一天在貴陽市內(nèi),和王陽明有關(guān)聯(lián)的景點有:“南庵答和”的翠微園(原南庵)、“東山遺韻”的陽明祠和東山來仙洞、“南祠詠懷”的達德學(xué)校(原南霽云祠)。
這些地方都在貴州市內(nèi),公交、地鐵都可以到達。

第二天去修文的玩易窩遺址公園和中國陽明文化園。
第三天租車或自駕前往三人墳、天生橋、蜈蚣橋。三人墳導(dǎo)航即可到達,如果有心可以獻花祭拜,我們在探訪的時就看到了很多人獻拜的菊花。天生橋就在三人墳附近,自駕時注意盡量選擇大路,小路路窄,會車很難,容易堵車。天生橋景區(qū)有餐廳可以露天燒烤,上午開車后可以在此解決午餐。

蜈蚣橋在導(dǎo)航時注意,古蜈蚣橋已經(jīng)不能通車,當?shù)厝擞衷诓贿h處建了個新蜈蚣橋,如果想探訪古蜈蚣橋,可以到了新蜈蚣橋后,詢問當?shù)厝斯膨隍紭虻奈恢茫驮诓贿h處。

陽明研學(xué)者深度六日游
如果你是以研學(xué)為目的,或想深度重訪王陽明在貴州的所有“十二境”,那么你可參考我們風(fēng)物之旅此次的路線圖,或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第一天到貴陽后租車自駕到鎮(zhèn)遠,王陽明從鎮(zhèn)遠進入貴州,離開貴州的最后一站也是鎮(zhèn)遠,并在“鎮(zhèn)遠留書”。當天夜游?陽河,夜宿鎮(zhèn)遠,兩岸的歌聲與歡笑絕對能治愈你。

第二天在鎮(zhèn)遠縣探訪青龍洞、鎮(zhèn)遠博物館、鎮(zhèn)遠的碼頭。下午自駕到黃平縣,探訪飛云崖、月潭寺,王陽明在黃平曾經(jīng)“興隆書壁“,寫過詩,也為月潭寺記過文。傍晚自駕到福泉市,夜宿福泉市。
第三天在福泉市探訪平越驛站、七盤嶺,王陽明曾在這里“平越思隱“,寫過一首詩《七盤》。
也可以順便探訪福泉古城、福泉山,據(jù)說張三豐曾在此修習(xí),還有“北有趙州橋,南有葛鏡橋”的葛鏡橋也位于此地。
下午自駕到修文縣,探訪中國陽明文化園,王陽明曾在此“龍岡開講”,夜宿修文縣。

第四天在修文縣探訪玩易窩、三人墳、天生橋、蜈蚣橋,王陽明曾在此“龍場悟道”后“古道心旅”。夜宿修文縣。
第五天前往六廣河,乘船體驗王陽明的詩《陸廣曉發(fā)》。之后再前往黔西縣探訪王陽明《象祠記》里的象祠。當天回到貴陽。

第六天,在貴陽探訪市內(nèi)王陽明留下的足跡,了解王陽明在當時貴州提學(xué)副使席書的邀請下,讓陽明心學(xué)從龍岡書院的民間傳播走向以文明書院為代表的官學(xué)傳播體系,興講學(xué)之風(fēng),行教化之事。
一路下來,我們討論王陽明究竟是哪個碼頭上的船,感受他在貶謫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好奇王陽明與當?shù)刭F州宣慰使安貴榮的關(guān)系變化,了解他對于貴州文教的影響……最終,你會發(fā)現(xiàn),陽明文化就在身邊。


文 | 朱曉晨、烏堆堆
編輯?|?飯火花
圖片編輯?| 吳學(xué)文
設(shè)計?| 魚一條
地圖編輯?| 劉耘碩
未標注的圖片攝影?| 吳學(xu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