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日本戰(zhàn)國史·花之亂(13)堺政權(quán)的建立

2023-01-04 21:49 作者:早苗庵宗瑞  | 我要投稿

細川澄元的反擊


永正十六年(1519年)十一月,得知大內(nèi)義興已返回領國之后,身在阿波國的細川澄元再度調(diào)略了播磨國守護赤松義村,隨后派遣重臣三好之長率軍渡過瀨戶內(nèi)海侵入攝津國,包圍了瓦林政賴防守的越水城。攝津國的國人池田久宗隨即也掀起反旗,宣布與細川高國敵對。

為了防衛(wèi)領國,細川高國也在同月出陣,然而百戰(zhàn)百敗的細川高國這一次依舊沒有創(chuàng)造奇跡,攝津國的主要城池相繼在三好之長的攻擊下落城。次年二月,越水城陷落,細川高國軍隨即發(fā)生總崩,細川高國只得帶著敗軍逃進了京都。此時足利義稙的另一個支持者畠山尚順也陷入了同澄元派的苦戰(zhàn)之中,居城高屋城被畠山總州家的畠山義英給包圍,無法救援京都。

細川高國認為以當下的兵力無法守衛(wèi)京都,便決定暫時退往近江國依附六角家。然而在細川高國對足利義稙提出一同下向近江國時,足利義稙卻拒絕了細川高國的提議。原來,足利義稙見細川高國大勢已去,便提前想了辦法,經(jīng)過苦苦思慮以后,足利義稙決定效仿天皇和公卿們的“誰來都是爺”的做法。于是,足利義稙在暗地里偷偷派人與細川澄元聯(lián)絡,準備拋棄細川高國,轉(zhuǎn)過來與細川澄元結(jié)盟。

足利義稙這個舉動還是一個賭局,若將來細川高國卷土重來,那么他在京都將再無立足之地。不過,先前足利義稙進行的幾次豪賭,勝利女神都站在他這一邊,所以這一次足利義稙仍舊充滿自信。

眼見三好之長的大軍離京都越來越近,細川高國也顧不上太多,拋下將軍獨自逃往近江國。永正十七年(1520年)三月二十七日,三好之長率領的細川澄元軍進入了京都,總勢達到了兩萬人,其中有一百騎身著華麗大鎧的騎馬武士。進京之后的三好之長代表主君細川澄元前往三條御所覲見足利義稙,并向?qū)④姭I上了馬、太刀、鎧甲以及獻錢。

然而,此時的京都雖然盡在三好之長的掌控之中,但是細川澄元卻遲遲沒有上洛,這導致京都內(nèi)流傳著一些對細川澄元不利的謠言。在這樣的情況下,蟄伏于近江國的細川高國決定發(fā)起反擊,在得到近江國大名六角定賴的兩萬援軍之后,于五月朝著京都攻來。

足利義稙萬萬沒想到,這一次的豪賭竟然僅在兩個月后就給了自己一記大耳光。擔心遭到細川高國報復的足利義昭只得向三好之長表示,自己會堅定地站在細川澄元的一方抵御細川高國的攻擊??墒牵瑑蓚€月前尚有兩萬大軍的三好之長,因為細川澄元沒有及時上洛,導致麾下軍心紊亂。在細川高國舉兵后,京都傳聞細川高國、六角定賴的聯(lián)軍人數(shù)達到四、五萬人,許多澄元軍的士兵都開始逃亡,最終僅剩下四、五千人左右的軍勢。

即便如此,三好之長仍決定置之死地而后生,拼死與細川高國一戰(zhàn)。然而,在三好軍與細川高國激戰(zhàn)之時,其麾下的一些四國人卻背叛了他,這導致三好軍全軍崩潰,三好之長因為上了年紀又過于肥胖,無法突圍,便帶著兒子芥川長光、三好長則躲進了三條御所附近的曇花院。

曇花院是足利義稙的妹妹所在的寺院,細川高國軍隨后便將曇花院給包圍了起來,然而足利義稙的妹妹卻向細川高國表示即便自己被逼自殺也不會交出三好之長等人。在這樣的情況下,細川高國便承諾會保障三好之長及其二子的性命,擔心曇花院因自己遭到戰(zhàn)火波及的三好之長便與二子主動出寺降服??墒?,憎惡細川澄元與三好之長的細川高國出爾反爾,隨即將三好之長與芥川長光、三好長則送至刑場斬首。


下向淡路國


看到這里,想必有很多人都不能夠理解,在三好之長勢如破竹攻入京都以后,細川澄元為什么不立即上洛?若不是主君不在,形勢一片大好的三好軍也不會出現(xiàn)逃兵,甚至被四國國人背叛。其實,細川澄元并不是不想上洛,而是因為這時候的他已經(jīng)病入膏肓了。

六月十日,在三好之長戰(zhàn)敗后僅一個月,臥床不起的細川澄元一命嗚呼,年僅三十二歲。誰也沒有想到,細川澄元還這么年輕就會因病去世,若他能夠多活幾年成功上洛的話,日本的歷史或許會被改變也說不定。

返回京都以后的細川高國開始變得疑神疑鬼,甚至懷疑一些有力家臣內(nèi)通細川澄元,下令讓他們自盡。不過,面對背叛自己的幕府將軍足利義稙,細川高國卻表現(xiàn)得像什么也沒發(fā)生過一樣,非但沒有做出與將軍敵對的行為,反而還在三條御所舉辦了盛大的猿樂會,與足利義稙一同出席。

那么,為什么細川高國的行為如此反常呢?要知道在足利義稙與細川澄元結(jié)盟之后,京都的人們都表示非常同情遭到背叛的細川高國,難道細川高國自己就一點都不怨恨劈腿的足利義稙嗎?

其實,細川高國之所以在歸京之后積極地修復與足利義稙的關系,實在是有苦難言。足利義稙雖然五十多歲了,但是膝下一直都沒有子嗣,他的弟弟們也都在他之前去世,這導致足利將軍家此時男丁十分稀少。

此時在還有將軍家血統(tǒng)的人中,除了足利義稙以外僅有前將軍足利義澄的兩個兒子足利義晴與足利義維。足利義晴身處播磨國的赤松家,而赤松義村此時站在細川澄元的一方,迎接足利義晴做將軍明顯不大可能。另外一個在細川澄元庇護下長大的足利義維更不用說,細川澄元死后,足利義維與細川澄元之子細川晴元都在阿波國居住,也是不可能與細川高國有往來的。

細川高國出任幕府管領以后,一直都以管領的身份結(jié)交各地的大名,同時作為中間人幫各地大名與幕府將軍聯(lián)絡,例如陸奧國的大名伊達稙宗名字里的“稙”字就是細川高國幫忙向?qū)④娪懸獊淼?。正是因此,細川高國想保持自己的幕府管領地位,與各地大名交好,就非常需要有一個幕府將軍作為大義名分,而幕府將軍的人選正如上面所述,此時細川高國能夠擁立的將軍除足利義稙外再無他人。

然而,破鏡總是難以重圓。大永元年(1521年)三月七日,足利義稙突然與細川高國對立,帶著側(cè)近們離開了京都,通過堺港前往淡路國。足利義稙離開京都的原因大致有二,其一是畢竟自己曾背叛過細川高國,二者雖然表面上維持著良好的關系,但是出現(xiàn)隔閡是在所難免的;其二,足利義稙在先前也曾經(jīng)離開京都前往近江國,之后在細川高國、大內(nèi)義興等大名上交會效忠于將軍的誓書后便立即返回京都,因而此次足利義稙下向淡路國,很可能也是想逼細川高國做一個表態(tài)。

讓足利義稙沒有想到的是,細川高國早就料到自己與足利義稙遲早會攤牌,所以他私下通過赤松家在備前國的守護代浦上村宗的作為中介,修復與赤松家的關系,準備好了備胎。在足利義稙出走淡路島后,細川高國非但沒有表示挽留將軍與上交誓書的傾向,反而在這年七月迎接足利義晴上洛出任新任幕府將軍。


足利義稙的末路


大永元年(1521年)十月下旬,眼見細川高國擁立了新的將軍,惱羞成怒的足利義稙決定以武力奪回京都,隨即從淡路國出陣,進入堺港后在同地召集各地大名勤王。

然而擊敗三好之長的細川高國此時有了六角家、赤松家的支持,儼然再度成為京畿的最大勢力,各地的大名與國人們都不愿意得罪細川高國,因而足利義稙嚷嚷了半天,也沒有任何大名前來參陣。最終,沒有叫到任何兄弟的足利義稙只得悻悻而歸,返回了淡路國。

確實,這個時候足利家的家督是細川高國擁立的足利義晴(于同年十二月正式被冊封為征夷大將軍),而自明應政變以來一直支持自己的畠山尚順因為施政強硬在幾年前就被家臣們流放,早已沒有了當年的勢力。

足利義稙曾經(jīng)流亡的地方,畠山家的領國之一越中國,此時也已陷入戰(zhàn)國時代的一片大亂之中,并不是一個好去處。若足利義稙再度前往周防國的話,大內(nèi)家的家督大內(nèi)義興倒是有可能還是會繼續(xù)接納自己。只是這時候的大內(nèi)家正與尼子家在西國打得不可開交,即便前往周防國,也只是找個安身之所而已,至于讓大內(nèi)義興再度擁立自己進京,已經(jīng)不能說是夢想而是幻想了。

最終,足利義稙選擇的去處是阿波國,細川晴元身為細川澄元的繼承人,勢必會繼續(xù)父親的路線,與細川高國爭奪細川京兆家嫡流的身份。這樣一來,細川晴元就必須從細川高國手中奪回京都,他自然也成為了有可能是當時唯一一個以上洛為目標的大名。

可是這一年的細川晴元還是個七歲的孩子,重臣三好元長(三好之長的孫子)也不過二十歲而已。并且,在三好之長戰(zhàn)死前背叛澄元軍的阿波國國人們瓜分了三好家的遺領,細川晴元、三好元長當下的首要任務仍是與這些加入高國麾下的國人們交戰(zhàn),短時間內(nèi)難以擁戴足利義稙上洛。

如果足利義稙再年輕個二十歲,或許他還能夠像當初住在周防國那樣,靜候上洛的時機。然而這時候的足利義稙已經(jīng)垂垂老矣,在上洛無望以后,足利義稙一病不起,于大永三年(1523年)四月九日去世,享年五十八歲。足利義稙死時非常孤獨,身邊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這位將軍大人已經(jīng)去世,直到一年之后豐后國的守護大友家才向京都報告了足利義稙已死的消息。

足利義稙的一生都在為復興室町幕府而奮斗,但是最終還是逆不過時代的潮流郁郁而終。隨著足利義稙的去世,京畿的動亂馬上就將進一步升級,徹底進入混亂的戰(zhàn)國時代。


桂川合戰(zhàn)


大永五年(1525年)四月二十一日,細川高國宣布出家入道隱居,法號“道永”,同時將家督之位讓給了嫡子細川稙國,可惜沒多久細川稙國就去世了,使得細川高國不得不重新復出。

大永六年(1526年),細川高國的弟弟細川尹賢在攝津國的中島進行筑城普請,細川高國隨后派出家臣香西元盛前去支援。可是,在筑城之時香西元盛麾下的民夫卻與細川尹賢麾下的民夫發(fā)生了沖突,香西元盛麾下的民夫們氣得向細川尹賢的城里投擲瓦礫石頭,導致細川尹賢恨上了香西元盛。

七月十三日,細川尹賢偽造了一封香西元盛與阿波細川家內(nèi)通的書信,向哥哥細川高國進讒言,細川高國也不分青紅皂白,將香西元盛騙到了自家宅里殺死。香西元盛含冤遇害之后,他的義兄波多野元清、弟弟柳本賢治立即率部離開了京都,返回根據(jù)地丹波國,分別在八上城與神尾山城舉起反旗。

自細川政元死后,細川京兆家曾經(jīng)的支柱“內(nèi)眾”變得支離破碎,在細川高國出任家督時期,支撐細川京兆家的人們已經(jīng)變成了各國的國人。勞苦功高的香西元盛因為細川尹賢的讒言而冤死,使得丹波國的國人們紛紛對細川高國感到寒心,向阿波國的細川晴元表示忠心。細川高國隨后派遣細川尹賢為主將,命丹波國守護代內(nèi)藤國貞與長鹽氏、奈良氏、藥師寺氏、荒木氏、波波伯部氏等丹波國、攝津國的國人加勢,攻向了丹波國。

神尾山城是位于丹波國桑田郡的一座山城,是通往多紀郡的交通要道,八上城更不必說,也是一座堅城。因此,細川尹賢對神尾山城的攻勢并不順利,守將柳本賢治甚至多次出兵反擊,夜襲細川尹賢的軍營,打擊攻城軍的士氣。就在這時,守護代內(nèi)藤國貞突然叛變,率軍返回了自己的領地,隨后丹波國氷上郡黑井城城主赤井五郎也加入了柳本賢治、波多野元清的一方,率軍三千人從后方攻擊了細川尹賢,導致細川高國軍大敗。

十二月十三日,細川晴元、三好元長呼應丹波國國人舉兵,三好勝長、三好政長率領晴元軍前鋒渡過瀨戶內(nèi)海于堺登陸,隨后攻入攝津國欠郡,占領了前一年細川尹賢在中島修筑的堀城。

渡過新年以后,丹波國的柳本賢治開始了動作,他先是朝著京都進軍,幕府隨后派遣奉公眾上野一云等人前往京都與山陰道通路的野田城守備,但野田城也撐不過七日就淪陷了。細川尹賢自知災禍皆因自己而起,便率軍前往京都北野的經(jīng)王堂守備,抵御丹波國人的聯(lián)軍??墒橇举t治在攻陷野田城后并沒有上洛,而是轉(zhuǎn)頭又攻向了攝津國,在路上還擊敗了細川高國的攝津國守護代藥師寺國長,奪取了山崎城。攝津國與京都的聯(lián)系相繼被斷以后,三宅氏、茨木氏、芥川氏等國人紛紛開城投降。

為了止住一瀉千里的敗勢,細川高國決定親自出陣,同時向若狹武田家、越前朝倉家、播磨赤松家、近江六角家發(fā)去了求援信,希望各家派出援軍。然而,因為細川晴元勢大,赤松家根本沒有準備派兵的動向,朝倉家、六角家也紛紛作壁上觀,僅有若狹武田家的武田元光給細川高國派來了兩千援軍。

大永七年(1527年)二月十三日,細川高國在桂川川勝寺與晴元軍交戰(zhàn),雙方殺得難解難分,晴元軍主將之一三好勝長身負重傷,高國軍方面也有權(quán)大納言日野內(nèi)光等將戰(zhàn)死沙場。盡管細川高國為此戰(zhàn)押上了全部的身家性命,但是依舊不是氣勢如虹的晴元軍對手,最后狼狽地逃回了京都。次日,細川高國帶著幕府將軍足利義晴逃往近江國依附六角定賴。

值得一提的是,室町幕府的評定眾與奉行人在得知晴元軍即將上洛之后,大多數(shù)都決定離開京都,隨著足利義晴一起下向近江國。這在此前是沒有先例的,此前雖然各大勢力圍繞京都多次拉鋸,將軍、管領也都多次被逐出京都,但是除了當事人外的幕府吏僚都沒有受到影響。而這一次評定眾、奉行眾的大量出逃,導致幕府的行政機能癱瘓,室町幕府實質(zhì)上停止了運作,幕府曾經(jīng)的體制也徹底崩壞。


堺幕府


柳本賢治等人進京以后,立即頒布禁制維護京都的治安,隨后便在此地靜候細川晴元上洛。二月二十二日,細川晴元擁戴著足利義稙的“猶子”足利義維沿海路抵達了堺港,進入了當?shù)氐慕鹕徦轮?。三月,柳本賢治、波多野元清等丹波國國人前往金蓮寺覲見足利義維。

有了前幾次的教訓,細川晴元、三好元長決定暫緩上洛,先等等看在近江國的細川高國會有什么動作。不過,等候歸等候,該辦的事還是一件都不能少的。六月十七日,足利義維向朝廷上奏了任官的請求,結(jié)果被剛繼位的后奈良天皇拒絕。在細川高國退出京都后,細川晴元麾下的家臣們將細川高國名下的莊園瓜分,同時還以內(nèi)通高國方為名,侵占了不少寺社的領地。寺社的獻錢是戰(zhàn)國時代日本天皇的經(jīng)濟來源之一,所以后奈良天皇對此感到非常生氣,提出要足利義維親自上洛面圣,當面談談侵占寺領之事后,才肯下賜官位。

七月八日,足利義維再次上奏了任官請求,這一次他們的言辭非常激烈,甚至帶有威脅的成分在里面。眾所周知,室町時代的天皇是最沒有地位的,所以最終朝廷還是服軟,讓足利義維敘任從五位下左馬頭,授予其開設陣儀的許可,以及下賜名字“義維”。

左馬頭是室町幕府的將軍們在出任征夷大將軍以前出任的官職,此舉意味著朝廷認可了足利義維的“武家棟梁”地位,同時在堺建立起的義維政權(quán)也取代了義晴政權(quán)的合法性,成為唯一的武家政權(quán)。再加上足利義維下屬的奉行人在堺以幕府名義下發(fā)連署奉書,因而雖然他至死都未出任征夷大將軍,但是這個在和泉國堺建立的政權(quán)卻被稱為“堺幕府”,足利義維也被稱為“堺公方”、“堺大樹”。

九月中旬,因為高國方的攝津國國人伊丹元扶負隅頑抗,三好元長隨后率軍進入了攝津國,包圍了伊丹城。趁著這個機會,細川高國在得到了六角定賴、朝倉教景的支援后,以閃電般的攻勢攻入了京都,隨即向著山崎進軍。進入京都的高國軍號稱兩萬,加上足利義晴派出的七千人、六角定賴派出的兩萬人以及朝倉教景派出的七千人,共有五萬四千人之眾。

十一月十九日,高國軍在京都西院與晴元軍展開合戰(zhàn),晴元軍的主力為三好元長與畠山總州家家督畠山義堯。開戰(zhàn)后不久,朝倉教景率領的朝倉軍就擊破了畠山義堯的軍勢,然而三好元長率領的三好軍也是十分驍勇,在畠山義堯敗退以后,三好軍堵住了敗勢的缺口發(fā)起反擊,一舉擊敗了朝倉軍。

此后一個多月內(nèi),統(tǒng)治范圍涉及攝津國、丹波國、和泉國、河內(nèi)國、阿波國等地的晴元軍在京都與得到了朝倉家、六角家支援的高國軍開始了對峙,兩軍雖多次展開小規(guī)模的合戰(zhàn),但是誰也擊敗不了誰。

細川高國與細川晴元的交戰(zhàn),使得京都又陷入了如應仁之亂時那樣的亂局之中,許多武士、公卿都被晴元軍指為高國方的逆賊,住宅也都遭到晴元軍士兵的掠奪。因為晴元軍的暴行,使得三條西實隆等人怒稱晴元軍為“盜賊”、“兇徒”,京都的百姓們也都在道路中用竹木等修筑障礙物,預防晴元軍的襲擊。


細川高國之死


大永八年(1528年,是年改元享祿元年)正月,久戰(zhàn)無果的細川高國察覺到了軍中普遍存在的厭戰(zhàn)情緒,遂決定與晴元軍進行和談。

細川高國先是與三好元長溝通議和,而柳本賢治得知細川高國的使者前往三好元長陣中以后,便向細川晴元進言說三好元長可能想投降于高國方。此后,三好元長雖提出和談建議,但是細川晴元、柳本賢治等人均竭力反對,細川晴元甚至不愿與三好元長見面。

和談受挫以后,六角軍、朝倉軍均做好歸國的準備,細川高國認為沒有了兩家的支持后,自己也獨木難支,便放棄了京都退往近江國。八月十日,與細川晴元、柳本賢治不和的三好元長在京都留下了一部分軍勢,便率領三好軍返回了阿波國。

三好元長離開以后,晴元軍實力大減,細川高國便再次開始謀劃歸京的計劃。他先是前往伊賀國與伊勢國,請求伊賀國守護仁木氏與伊勢國國司北畠氏的支援,遭到兩家的拒絕以后,細川高國又前往越前國,從三國湊港出海,前往西國的出云國,想說服當時強盛的尼子經(jīng)久上洛。

然而此時的日本已與大內(nèi)義興上洛時期不同,各地的戰(zhàn)爭早已進入白熱化狀態(tài),除了距離京都較近的大名外,遠國的大名們一心只想著擴張領地,絲毫沒有上洛的打算。最終,細川高國流浪到了備前國三石城,依附赤松家在此的守護代浦上村宗。此時赤松家的播磨國也出現(xiàn)了分裂,浦上村宗恰好有統(tǒng)一赤松家舊領的野心,便同意了細川高國的請求。

享祿三年(1530年)六月,浦上村宗與細川高國一同侵入了播磨國東部,同時還派出刺客刺殺了駐扎在三木城附近的柳本賢治。七月,浦上村宗攻陷了小寺城、三木城、有田城等地,統(tǒng)一了播磨國。細川高國也在次月乘勝自播磨國侵入了攝津國,想要奪回曾經(jīng)的領地。反觀晴元軍,在三好元長歸國,柳本賢治被刺殺以后細川晴元的軍事實力嚴重不足,其麾下的伊丹城、富松城也被浦上村宗、細川高國包圍。

九月二十一日,富松城陷落,守將藥師寺國盛逃往淀川附近的大物城。十一月,細川高國的殘黨內(nèi)藤彥七突然出現(xiàn)在京都,于勝軍地藏山修筑城池,晴元軍陷入了兩面作戰(zhàn)的窘地之中。為此,細川晴元任命畠山義堯的家臣河內(nèi)國守護代木澤長政為總大將,前往京都討伐內(nèi)藤彥七。此時河內(nèi)國內(nèi)畠山義堯也正在與高國方的畠山稙長作戰(zhàn),木澤長政的出陣導致京都出現(xiàn)了嘲諷畠山義堯的落語,說在木澤長政出陣以后,畠山義堯防守的本城飯盛山城就只能以人為食了。

在局勢再次對細川高國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大物城的藥師寺國盛開城投降,不過藥師寺國盛七歲的兒子這時候在細川晴元處做人質(zhì),在老爸投降以后,這個不幸的小孩也在次年被細川晴元下令斬殺。

大物城開城后,細川高國、浦上村宗的聯(lián)軍并沒有停下腳步,在享祿四年(1431年)二月攻陷伊丹城,攝津國重新被細川高國占領。另外一方面,木澤長政聽聞攝津國淪陷以后,于三月七日敗退,隨后高國方的內(nèi)藤彥七率軍進駐洛中,京都也落入了細川高國的手中。

在這樣危急的情況下,細川晴元終于決定使用自己手上的最后一張王牌了。早在二月中旬,細川晴元就已經(jīng)寫信給三好元長,言辭懇切地請求三好元長出兵,三好元長收到主君的信件之后,便于二月二十一日率軍在堺登陸。除了三好軍以外,三好元長還請求阿波細川家的家督細川持隆出陣,三月二十五日,細川持隆率領的八千軍勢也緊隨三好軍后塵抵達了堺港。

面對勢如破竹的細川高國,三好元長決定不與其硬拼正面,而是秘密寫信給赤松家的家督赤松政村進行調(diào)略。赤松政村的父親赤松義村在十年前因與浦上村宗不和,被浦上村宗殺害,赤松政村繼承家督之后,與下克上的浦上村宗也是貌合神離,所以很爽快地就答應了三好元長的請求,停下了赤松軍前進的腳步。

與此同時,浦上村宗軍已經(jīng)抵達堺北部的勝間,三好元長隨即派出軍勢迎擊,成功擊退了浦上軍。浦上村宗只能退往野田、福島著陣,細川高國則在攝津國欠郡的浦江著陣。面對號稱擁軍兩萬人的細川高國,三好元長僅率領敵軍半數(shù)的兵力攻入攝津國,隨后在各地修筑城砦,與細川高國、浦上村宗軍互相以遠程部隊射擊對峙。

由于赤松政村內(nèi)通細川晴元的消息在軍中流傳,浦上村宗麾下的士兵們士氣大跌,逐漸失去了戰(zhàn)意。六月四日,三好元長命令全軍對細川高國、浦上村宗發(fā)起總攻,隨后高國軍全軍崩潰,在淀川還遭到了赤松政村派出的軍勢襲擊。因為赤松政村十分痛恨浦上村宗的緣故,赤松軍還對浦上家的家臣、士兵展開了“落武者狩”,一旦逮捕到和浦上家有關之人,便立即當場虐殺,情況慘不忍睹。

損失慘重的細川高國隨后逃入了大物城之中,此戰(zhàn)中和泉國守護細川澄賢、攝津國人伊丹國扶、河原林日向守等將戰(zhàn)死,浦上村宗也在亂軍中不知所蹤。由于赤松軍的追擊,細川高國最終只得逃出大物城,躲到了尼崎的一座名為“京屋”的染坊之中。

在三好軍搜查之時,細川高國一度躲進染坊的大甕里逃過了搜查,但是三好軍的大將三好一秀卻以一個甜瓜誘使街市中的一個小孩說出了細川高國的去向。六月八日,細川高國在尼崎的廣德寺之中切腹自盡,自永正錯亂以后的“兩細川之亂”終于隨著細川高國之死而結(jié)束了。


日本戰(zhàn)國史·花之亂(13)堺政權(quán)的建立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常熟市| 伊宁市| 西丰县| 利津县| 陆川县| 申扎县| 旅游| 门头沟区| 苏州市| 邛崃市| 从江县| 云龙县| 贡觉县| 澎湖县| 同仁县| 吉隆县| 汉源县| 化州市| 岢岚县| 马边| 洱源县| 天峻县| 宾川县| 平乡县| 朝阳市| 博乐市| 安吉县| 巩留县| 永嘉县| 社旗县| 高州市| 盐城市| 安达市| 黔江区| 阿合奇县| 阜宁县| 黄山市| 新河县| 汉中市| 奉贤区| 会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