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日本人也過“七夕”喔!
啊啦啦啦一年一度的七夕節(jié)又到了,小伙伴們禮物準備好了沒?


七夕節(jié)寄托了我國先人們對浪漫愛情的美好期盼,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一代又一代地流傳下去,讓許多人第一次對于“愛情”有了朦朧的認識。
而這份華夏民族的美好情思也漂洋過海到了日本,七夕節(jié)也已經(jīng)成為日本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
日本七夕來源與典故
在日本,人們也有過七夕的習慣,其詳細來源淵遠流長,是為早期中日文化交流,中國的七夕與日本傳統(tǒng)文化互相融合的結果。七夕的風俗在奈良時代已由中國傳入日本,日本人很快便將它本地化。除了中國傳統(tǒng)的“牛郎織女傳說”外,日本人加進了棚機傳說。

“棚機傳說”原出《古事記》,謂古時有一少女棚機的為了替村莊消災解難,在水邊織衣祭神,并結成一夜夫妻。奈良時期以來,七夕紀念棚機及牛郎織女并存,從七夕的日文是たなばた可見“棚機傳說”的影響。此外,日本“七夕”的念法為“たなばた”由日文中的“棚機津女(たなばたつめ)”(織女)而來,而不是直接音讀為“しちせき”。

日本七夕不是七月初七?
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的七夕節(jié)也是農(nóng)歷的7月7日,但由于明治6年改歷后,日本統(tǒng)一采用了公歷,因此七夕節(jié)也變成了每年陽歷7月7日慶祝七夕。所以,日本的七夕早就過完了,今天不是日本的七夕哦~
不過也有少數(shù)地區(qū)沿用舊歷,比如北海道、仙臺等地是推遲一月,把8月7日(一說8月6日到8日三天)作為七夕節(jié),跟國內的陰歷時間是差不多的。

日本七夕節(jié)習俗
1、七夕人偶
在日本長野縣松本市、新瀉、山梨等地區(qū),一到七夕,各家各戶就會做一些人偶掛在自己的門前,寓意希望“能縫制出越來越漂亮的和服”、“能夠將孩子順利的撫養(yǎng)成人”,有的地方還有代表“將和服借給牛郎和織女”的意義。

2、吃素面
在日本,七夕那天大部人都會選擇吃素面,據(jù)說是由中國的“索餅”(即面條)演變而來,寓意為織女的紡線?,F(xiàn)在還有彩色素面,在炎炎夏日既美觀又增進食欲,也帶有驅除邪氣、祈求無病消災的美好期望。

3、七夕許愿
七夕這天,很多年輕男女結伴來到寺廟游玩,順便在寺內的七夕許愿樹上許下自己的“七夕愿望”。為了營造七夕氣氛,寺廟方特意用無數(shù)盞小白燈密密麻麻地懸掛在許愿樹旁的棚架上,營造出一種“天河”的感覺。有情男女到此許愿,猶如牛郎織女在銀河中相會,此情此景十分浪漫。仔細查看許愿紙上的各式“愿望”,大部分是“世界和平”、“健康長壽”、“與某君永不分離”之類的美好愿望。

4、七夕祭
此外,日本各地每年夏天還會舉辦一年一度的“七夕祭”,人們身穿傳統(tǒng)服裝,載歌載舞,太鼓陣陣,“短冊”飄飄的街頭巷尾擠滿觀看和游玩的大人孩子。配合“七夕祭”的,還有每年夏季的煙花大會。

所以,
相比中國的七夕,
日本的七夕對“單身狗”來講很友好了~
話說回來,
你的七夕怎么過呢?
秀恩愛還是“雨女無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