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周塘,不只有童趣
想念周塘,不只有童趣
每每臨近過年,我最想念的就是一個叫作“周塘”的地方。時至今日我都不知道怎么形容周塘的地理位置,好像應(yīng)該是江蘇省丹陽市折柳鎮(zhèn)下面的一個村,這是我奶奶和爸爸的老家,也是我最喜歡的地方。

小時候每年過年我們一家三口都會從鎮(zhèn)江回到周塘去。最開始是坐類似于長途汽車回去,車停在村口,奶奶和叔叔會提前在那里等著我們,走過一座橋,走過長長的泥地就回到了奶奶家。遇上雨雪天氣,路上泥濘難行,卻不覺困擾,因為能回奶奶家是一件幸福到可以屏蔽一切不悅的事兒。
奶奶家于我而言就是一個樂園,除了上廁所和洗澡不方便。奶奶家的廁所里面是木桶,所以我都是去隔壁的姑姑家上廁所。洗澡倒是沒什么所謂,反正小時候的我也不怎么喜歡洗澡。奶奶家有灶臺,做飯燒水都需要燒火。后來即便我爸把老屋裝修了一遍,也還是保留了灶臺。院子里有一口水井,水井旁是豬圈,也可以叫羊圈,因為里面同時養(yǎng)過豬和山羊,還養(yǎng)過兔子。兔子是我媽給我買的,不養(yǎng)了之后送去了奶奶家,沒多久就死了,奶奶怕我知道之后傷心,又找來一只兔子當(dāng)做是從前那只。院子另一角是雞窩。其實奶奶家還有鴨子,但我真的想不起來鴨子是住在哪兒的了。院子中間用來曬棉花、花生等等,反正所有需要曬的東西都放在院子中間。
村上僅有一個小賣部,里面賣的東西很便宜,但多數(shù)是一些我媽不太會讓我吃的東西。電線桿上架著喇叭,每天都響著,有音樂,有人說話,我從來沒有聽懂過。每家每戶也有個喇叭,拉繩開關(guān)打開,大喇叭里的內(nèi)容就能回響在每家每戶中。

周塘可玩兒的太多,摘菜、拔蘿卜、挖泥巴、放炮仗、釣龍蝦……應(yīng)該是三年級那會兒吧,我爸還讓我以“釣龍蝦”為題寫了一篇作文,發(fā)表在了鎮(zhèn)江當(dāng)?shù)氐摹毒┙韴蟆飞希鞘俏业谝淮文酶遒M,6元錢。隔壁的姑姑有一個弟弟,我叫他“小叔叔”,會帶著我到處玩兒,還經(jīng)常帶著我爬樹、上房頂。那時他在我眼里就是傳說中會武功的人。
過年的時候家里可以熱鬧到用人聲鼎沸來形容,所有人好像都能沾親帶點兒故似的。一條云片糕,一捧糖果,有時再加上一些花生就是拜年必帶的隨手禮。云片糕口感也有好壞之分,有的很硬,有的很甜,一般拜年給的云片糕屬于“批發(fā)貨”的口感,不為吃,只是討個喜慶。
作為我來說,只喜歡焰火和煙花,最討厭的就是鞭炮和爆竹,但在鄉(xiāng)下基本都是鞭炮和爆竹,“噼里啪啦”、“bong—pa—”,那時候真的覺得太吵了??涩F(xiàn)在的冷冷清清,真的讓我分外想念那樣的吵鬧與喧囂。
奶奶一直為我能說點兒丹陽話(準(zhǔn)確地說是折柳話)而驕傲非常,每每有親戚來總是讓我表演一段“東邊牛來了,西邊馬來了”的兒歌,我也樂意一遍又一遍的說著,樂此不疲。我喜歡折柳話,因為我覺得那是屬于奶奶的語言。最好聽的是總對我說的那句:烏滴呱呱姑來咧(我的寶貝回來了)。

我很想念周塘,一年四季不同的樣子。
我很想念奶奶,樸實勤勞但不染塵埃的樣子。
真的,很想很想。
【這是我女兒譚然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