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去南寧應該怎么玩(非土著、純個人分享)
? ? 南寧最好玩的地方是什么?有人告訴你說:那肯定是南寧東站,因為你可以坐高鐵去桂林、北海、柳州、防城港。可是就想在南寧逛兩天,那應該有哪些地方不可錯過了?
? ? 南寧是廣西首府,北部灣城市群核心城市,與東南亞國家交流的重要根據(jù)地,亞熱帶季風氣候(所以全年都很熱),夏天太陽曬的很,白天出門玩要慎重。但是電動車上的城市夜生活很豐富啊,快來看看哪些是我覺得不可錯過的的打卡地。


一、游玩篇:
1、青秀山(南寧市青秀區(qū)鳳嶺南路6號),坐地鐵過去很方便。如果要去景點打卡,我覺得青秀山不可錯過,里面超級大,我去了幾十次了,門票不貴(20元/人,2022年價格),經(jīng)常周末過去散步。如果時間允許,逛個大半天不成問題。注意防曬,如果走累了,里面還有電瓶車(5元/次,2022年價格)。
推薦景點:
①(西門入)通過文化長廊進入壯錦廣場:每幾個月會有不同的花展,之前碰到過:郁金香、菊花、蘭花、向日葵、花毛茛、農(nóng)產(chǎn)品等,園區(qū)其他地方還有蘭花、荷花、梅花、石斛展等,季節(jié)不同展出品種有差別,特有假日三月三還會舉辦壯族特色活動;
②穿過狀元文化廊爬坡到觀音禪寺:據(jù)說許愿很靈的,可以去拜拜,但是外地游客許愿還是注意一下,畢竟成功了還要回來還愿的;附近還有觀景臺,可以俯瞰整個南寧;如果不想爬山,也可以做電瓶車直沖觀音禪寺,然后在散步一樣慢慢走到門口(我經(jīng)常這樣干);初一、十五園區(qū)通宵,因為有好多人去寺廟上香拜佛,也算是兩廣地區(qū)的特色了;
③出來走一大段就可以到蘇鐵園、龍象塔:爬上去才能真正的看到南寧地貌,但是好像下午5點多鐘就關(guān)門的;蘇鐵園里面好多種類的鐵樹,可以看到鐵樹開花的。
④(北門入)蔭生植物園:地方不大,但是設計的很有特色,適合拍照,里面還挺涼快的;
⑤出來下坡走一段就到了空中花園、蘭苑,還可以順便吹吹湖風:蘭花種類真的很多,蘭花開的時候過去還是很好看的;
⑥當然還有很多隱藏的小景點,人很少,所以設施維護的就不是很好了,也可以體驗一下不一樣的青秀山;
⑦劃重點:在青秀山玩還有一個好處,出來不遠就是萬象城和航洋城,玩累了進去吹空調(diào)、吃飯。所以這個景點力推。

2、園博園:門票:40元/人。距離南寧東站22公里,距離有點遠,所以時間不充裕的人請慎重。園博園以“生態(tài)、文化、共享”為主題,體現(xiàn)壯鄉(xiāng)、南寧、東南亞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特色,喜歡東南亞國家特色的可以去看看。但是南寧夏天太陽太毒了,戶外游玩一定注意防曬。


3、方特東盟神畫:門票(300元/人)。其中有懸掛式飛翔影院、VR項目體驗、過山車、峽谷漂流、其他休閑娛樂設施及東南亞國家建筑微縮景觀等。南寧方特主要是展現(xiàn)東盟十國自然歷史文化。個人覺得門票偏貴,項目沒有歡樂谷、長隆刺激,如果想體驗東南亞特色的可以進去看看。

4、大明山、伊嶺巖、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龍虎山風景區(qū)、花花大世界、龍門水都等
同屬于南寧的一些自然景觀,但均不在市區(qū),短期旅游過去就不太方便。大明山:夏天避暑、冬天霧?。ㄔ谀戏娇吹竭€是很難得的),還有瀑布等,是天然氧吧,就是公共交通從市區(qū)過去不是很方便,特別是返程;伊嶺巖:洞深45米,面積24000平方米的地下溶洞,里面很空曠,但是還沒有達到讓人震驚的程度;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給身體一個假期,爬山和露營。




5、南湖公園、人民公園、石門森林公園、民歌湖(收費)、金茶花公園、獅山公園、五象湖公園
處于市區(qū)的一些比較有名的公園,南湖:晚飯后消食的好去處,吹吹湖風;人民公園(4A):鬧市取靜,鎮(zhèn)寧炮臺舊址,出來對面一條街全是吃的;石門:櫻花、桃花好看,季節(jié)很重要;民歌湖(4A):有船可以欣賞沿岸風光(收費),南寧市打造中國水城的標志性項目;金茶花:以種植“花族皇后”金花茶為主的茶花專類園,季節(jié)很重要;獅山公園:散步、踏青、自助燒烤都可以,旅游打卡就不必了;五象湖:景觀與雕塑都涵蓋了廣西各大地區(qū)的特色風情,如壯族風情、五象塔等。公園這種景點除非自身很感興趣,如果旅游打卡,個人覺得非必要
6、藥用植物園:門票(20元/人)。是中國對外開放的二十一個大型植物園之一。收集、保存活體藥用植物品種5600多種,其中珍稀瀕危藥用植物100多種。里面很大,進去逛逛也不錯,但是這些戶外項目都要注意防曬,南寧夏天的太陽太毒了,完全可以曬傷的那種。

7、還有一些景點,如南寧動物園、南寧極地海洋世界、廣西民族博物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南寧博物館等
? ? 風景很美、人很善良、太陽很熱情、月光很溫柔、電車很瀟灑、南普很獨特
?? ?帶上好心情,就可以在南寧體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