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已經(jīng)相當明顯,中國月球基地地點疑似選定,與嫦娥五號相關
網(wǎng)上關于月球基地的假想圖
未來的幾年時間里,我國航天的活動安排,可謂大事不斷。從2022年前后建成中國第一個在軌空間站,到2030年前后建立中國月球基地。而在最近,中國航天更是在對外聲明中,暗示了一下未來中國月球基地的大致情況。
在5月22日,有媒體從IAU(國際天文組織)中獲悉,月球地區(qū)的命名中多出了8個中國地名。此前嫦娥五號著陸器抵達月背后,著陸點附近的5個環(huán)形坑和附近的2個山脈,分別以裴秀、沈括、徐光啟、劉徽、宋應星,以及“華山”“衡山”等命名。而中心的著陸點,則被命名為“天船基地”。
這次中文意思命名的地點示意圖
前幾個月球坑,均是以我國歷史上有名的科學家命名。這一點,其實在很多觀察者的預料之中。我國去年嫦娥四號的相關活動,對地理區(qū)域的命名就是如此。這次的命名中,劉徽和裴秀,是魏晉時期的數(shù)學家和地圖學家,沈括是北宋時期的科學家,徐光啟和宋應星,則均為明朝時期的科學家。
唯一吸引關注的,還是在于中國航天對嫦娥五號著陸點的命名——“天船基地”。前面的“天船”,這是取自我國古代天文學中的“二十八星宿”?!疤熘邸币辉~代表白虎七宿中的“胃宿”?!岸诵撬蕖备拍?,作為全球古代天文史上最早對天文的探索和認知,有著非凡的意義。用在命名上也并不奇怪。
我國第一個月球擁有“基地”稱謂的地點
而關于“天船基地”中“基地”的稱謂,就顯然有些特殊了。在此前被國際天文界認可享有“基地”稱號的,只有美國的阿波羅11號著陸點“靜海基地”,以及嫦娥四號著陸點“天河基地”。
有觀察人士猜測,未來中國如果選擇建設月球基地的地點,用熟悉的、已探測過的地點進行建設,顯然會輕松很多。畢竟擁有現(xiàn)成的地理數(shù)據(jù),可以在地面就開始設計詳細的建筑方案,有效提高整體建筑效率,減少出現(xiàn)意外的風險。而中國2處著陸點,就被擁有“基地”稱謂,這種暗示就已經(jīng)相當明顯了。(聽風吹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