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代投】連篇累牘 中
這件事筆者記述的雜亂不堪,主要因為涉及人員多(筆者還執(zhí)意用字母指代人)和同時段內發(fā)生兩件事。我初看他稿子時很懵,所以重新整編一下:刪去幾個邊緣角色,把兩條事件背景線岔開寫,但仍略雜亂,故一篇敘述完。

校食堂早餐味道一般、只有饅頭雞蛋小菜且日日不變,時間一久大家便感到味同嚼蠟。校門口有不少早點攤,手抓餅里脊夾饃等實屬學生摯愛。但宿舍與教學樓皆與正門相距甚遠,早上來不及;隨意出校門也易被老師、監(jiān)督崗抓現(xiàn)行。故住校生想大飽口福必需拜托走讀生幫忙。
本年級住校者居多走讀者寥寥,校門口便常出現(xiàn)一走讀生捎帶數(shù)人早飯之景象。本班內走讀生同樣屈指可數(shù),況且l很少幫忙,非極親密兩三朋友請托不答應;w“重色輕友”,只給幾女生帶;p也帶的少;于是大宗就落在同學b和k身上。
b其人熱情也張揚。這種忙,他定然愿幫、必幫,他在班內通過瑣事開拓自己的人際關系,有很多熟人。他還喜歡在人前輕飄飄的吹噓,顯得自己很牛,聊天表情淡然時,必定下句要裝逼。k帶的更多,時不時裝一大兜子。他話很少,實事卻幫過很多。
高二時大家都已厭倦食堂早餐,帶飯者數(shù)量激增。學校禁止帶手機,只能用現(xiàn)金付賬。問題是,住校生基本只帶整鈔充飯卡,無法每天付零錢,要記賬或找錢;校外早飯比食堂貴,有人預算不夠,會賒賬。幫忙者很難全記住賬目流水。有人記性差,更有甚者貪小便宜,扯皮整的走讀生頭疼,時間一長開始不愿幫忙。
由此催生,有人愿意記賬放貸。l為首,他對這件事蠻主動,他家似乎不太管他拿錢怎么花。他從不在衣物、鞋上花錢,外表看著很簡樸,實則有經濟資本。還有他因這時已數(shù)次居年級榜首,名聲在外。雖其人品不敢恭維,但有一點被眾人認可,守約。
操作是住校生每周將充卡的整鈔給l,他腦中記賬,早上按份數(shù)給走讀生清賬。從中抽水,付百元整鈔,花到90出頭便要續(xù)費,其中并無準數(shù),卻每次都大差不差,住校生都接受。也有借錢生意,借8還10。
l自己只經營兩重點班。樓下有和l關系好者在聊天中看到門路,效仿其法,但可能算力不夠,就費事些記賬本,明碼標價100抽上幾塊。過程中僅發(fā)生過一次爭執(zhí),找l解圍,l去說了兩句公道話,把錢貼上。其實意不在錢,是借面子。
這事情擴張至全年級理科班。運作起來后還蠻穩(wěn)定,l名聲在年級傳的很神,雖沒多少人認得他(我班和大多數(shù)班隔三層樓,l極少下樓社交)。
學?;顒硬凰愣嘁膊凰闵伲嬲笮突顒觾H兩個,一個是校慶兼運動會,由學校組織安排,另一個是學生為主組織的元旦晚慶。后者形式很自由,往往是學生整活狂歡的時候,學校默認放任,所以大家每年最期待這個活動,為節(jié)目會策劃排練很久。
其中不乏布景、服裝等開銷。開始大家都用愛發(fā)電,但后來節(jié)目安排趨于完備,也有人希望帶給大家更佳體驗,錢便不夠用。幾年前學生會留下一個慣例,全校內自愿充電,之前用捐款箱,后來改水滴籌,且準備紀念品在捐款的人中抽獎來帶動積極性。學生不為紀念品去,為的是表演者辛苦準備的優(yōu)秀節(jié)目,基本都捐十元左右,也有富哥捐過四位數(shù),真牛逼。
捐款先由學生會購置布景道具,剩余在確定節(jié)目后分配租衣服,買紀念品。租較多的是漢服。捐款基本能補貼一大半,據(jù)往年經驗,租金能報銷八九成。
元旦晚會由學生會承辦負責,總負責人是副主席。每屆主席都由高三生任職,因學習較忙,在學生會工作中極少負責具體事務,而大都由高二生負責。此時副主席是同學y,為l死黨之一。他們皆為資深二次元,因看番、游戲有不少共同話題,高一開學時就已很熟。
學生會下設部門為:學工部、宣傳部、文藝部以及紀律部(又名監(jiān)督崗)。十二月中旬宣傳部宣傳晚會報名和捐款事宜,文藝部負責進行節(jié)目篩選與流程安排,以便后續(xù)排練表演。而節(jié)目單和經費方面則申報給副主席,由他最終敲定、負責。
高二那次經費收得不少。Ch記得似乎是受到疫情影響,最后在節(jié)目單安排妥當后,道具等由學生會統(tǒng)一租購,然后在經費范圍內進行統(tǒng)一補貼,表演人員支付補貼后的價格即可。
(后述一些事ch畢業(yè)后從知情者處問得些許內幕,才摸清大致來龍去脈)
時間大約在12月初。高中一領導某日早晨在校門口碰到學生買十幾份手抓餅不知為何大怒,上報高中部,要求嚴打,理由是攤位不衛(wèi)生。校門口張貼通知禁止購買,但無濟于事。
接著要求學生監(jiān)督崗在校門口早上查外帶食物,由于學生互相包庇,成效也不令領導們滿意。教務處某光頭領導在周一升旗儀式上訓誡大家少吃外帶垃圾食品,食堂有物美價廉還衛(wèi)生的食品(扯淡,吃到過頭發(fā)的不在少數(shù)),應在食堂就餐。
自此年級徹查,首先被批斗的是幫忙帶早餐的走讀生,實慘。過程中五班借貸者被人舉報,也一起批斗處分,據(jù)說五班班主任認為其性質惡劣,拎出來作典型,寫檢討叫家長。事情傳開,年級中人心惶惶,紛紛停止業(yè)務。
此時L正忙著與學生會副主席Y租購服裝。統(tǒng)一購買是疫情時的無奈之舉,倒給L吃回扣的機會。此事隱蔽,賬目程序上毫無紕漏可查,當時除L與Y外,年級內無人知曉。至于為何能記述下來,是Ch畢業(yè)后疑惑于下文排練沖突一事問起L,才得知這令人震驚的事件。
Ch不懂為何要吃回扣,L不缺這錢——就Y講,去L家見一陳列柜,光幾層手辦都價值數(shù)萬。對方還曾送過一手辦給自己為生日賀禮,約千元。
具體流程只有大概。大批租購本應有優(yōu)惠,但L不僅不要,還讓老板在費用上報高些,說是學生活動,無“官方”查證。雖要多付老板些錢,賬目上卻更高,這部分差價便被吃掉。數(shù)額就夠充兩人各充648,Y覺得實在不值L為此大費周章。
租購服裝時他還讓Y斃掉兩個節(jié)目。它們道具較專業(yè),L恐怕行內人懂市價行情,看出端倪。斃掉理由是時間場地受限。這倒成了接下來沖突的導火索。
12月下旬某下午大家正排練,幾學生突然沖入大禮堂,揪住文藝部部長怒罵。Ch作為晚會主持人之一在串詞,于近處目睹雙方爭執(zhí),當時懵在原地,想前去勸架,卻被另一同學拉住。
那同學講其中兩人是本年級文科班知名混子,不學習,抽煙打架尋釁滋事,別惹他們?yōu)楹谩<m纏中聽出是不滿文藝部昨天無緣無故取消他們班申報的節(jié)目,部長喊,是副主席看后,因場地和時間安排等考慮取消兩個節(jié)目。對方一巴掌扇過去,說:“你們都是豺狼一窩!看文科班不順眼?好,先收拾你,待會再和他掰扯!”
眼看要打架,有男生才上去阻攔。為首的刺頭大罵部長三代祖宗,對面嘴也不干凈。
大家正心驚膽戰(zhàn)的盯著這一幕,禮堂門口此時傳來一甕聲甕氣的大罵:“誰**在吵?”
領頭者是副主席Y,身邊跟著幾個同學。還有L,正是他在罵。往日L很蔫,此時氣勢卻大相徑庭,手里扇一折扇,極具壓迫。沒見過他這幅面孔的Ch也被嚇到一驚。
刺頭徑直沖到L面前指著他鼻子問:“你寄把誰?”
L不搭話,折扇瞬間抽到對方面部。未及刺頭反應,臉上立刻紅起一道。刺頭大怒要打人,但對方明顯有備而來,除副主席Y較瘦外,來的皆為壯漢,一把就把刺頭按在地上,喊到,他是L,你寄吧誰,敢動手?
刺頭沖L放狠話,你有什么了不起,有種放學別走!L告訴他們,打架我奉陪;但違反學生會安排,不行。對方反問,你又不是學生會的關你鳥事!
第二天L來校,大家發(fā)現(xiàn)他頭上有淤青,去詢問。其表示對方有三人,自己吃了點小虧,僅頭上與胳膊有些許皮外傷。看得出他傷雖輕微心里卻含怒。
隔天L糾集好友收拾他們。據(jù)某參與者講,L逐個收拾他們,分兩天。不打架,只讓同伴的把人摁到校門外沒監(jiān)控的死角,自己用從文具店買的書皮紙,疊幾層以水浸濕后覆于對方口鼻,直至對方臉色通紅拼命掙扎才放手。如此反復幾次,三個平日囂張的刺頭皆被嚇破膽,在地上發(fā)抖著,嘴里不住求饒,有一個更當場昏去,潑水才醒。此事Ch也是畢業(yè)后才得知。
同時間,由于L是與文科班(八班)幾人硬鋼,有人向年級主任舉報他外帶早餐、貸款。班長E火上澆油,還有一人也向他使絆子,同學B。也許他認為L在早餐一事?lián)屪咚L頭而不爽,此人很在乎自己派頭。除此之外于他身上想不到什么理由。
年級主任不可能處理L,他眼里這不過是雞毛蒜皮的事,反正不耽誤學習。B又在班主任處告狀,L終被傳喚至教務處。不過到后他發(fā)現(xiàn)高中部校長、一個與L約架的人及他母親竟也在。
班主任讓叫來當時沖突時在場的人。于是Ch、副主席Y、文藝部長也被傳喚。文藝部長簡述當日沖突。Y談到L在場的原因:幫忙搬道具。有些東西是與L同去采購的,他比較熟悉。校長卻直接讓L打電話給家長,來學校一趟。L應該瞬間就明白原委,電話中讓其家長把“單子”帶來。
這刺頭據(jù)筆者之后了解,父親在省外打工、母親平日管教他少,所以在校內成天混、不做正事。L的家長到位后,直截了當講我孩子被你孩子欺負,現(xiàn)在不敢上學,想要轉校,今天來找校方討個公道。
Ch看到B臉色驟變。估計是他也不知此事。要說他確實不聰明,到辦公室后知道校長同在就應意識到此事不簡單到是一個早餐貸款。
L突然抽噎,脫下外套挽起袖子,亮出自己一條胳膊展示給眾人,上面有結了幾天的血痂。他讓父母拿出一張紙,拍在桌子上哭到:“你叫人在校門口堵我把我打成這樣,還倒打一耙。要公道,打人后告狀就是公道嗎!”
校長看到那張診療單都一愣,瞪一眼文科班那學生。Ch猜到肯定是對方隱瞞約架此事,但當時還不知道文中這些內情,將L認為成純受害者,便認為自己應伸張正義幫助同班同學,插嘴就說:“班里同學都看見L那天頭上有傷,那天鬧事的人也說過讓L放學別走。”
Y附和。L趁勢又問:“他說我欺負他,我是怎么欺負他?要是一樣打人,他身上有什么傷?”
對方此時卻突然渾身發(fā)抖,不敢言語。Ch更是以為他在造謠,忙說對方惡人先告狀。
(回想起來真是自己主動給別人當槍使。也不知那學生為什么不敢說)
班主任也護本班學生。她告訴校長此學生確實高一時就有打架受處分的記錄,L卻是一位優(yōu)等生??吹贸鲂iL聽后很無語。最逆天的是刺頭他媽也質疑起自家孩子:“不會是你自己又在外面亂搞事?在家也不跟我說人家怎么樣你,在這里也不說...”之類的話。
L家長一再說自己孩子老實,怎么可能欺負別人,請校長給個公道。校長打圓場,這件事我會處理的!便有些不爽的先行甩門離開辦公室。
班主任就又問起早餐一事。這里更多是L與B扯皮,L解釋自己有零錢,幫住校生付賬,難免有些出入,不存在掙錢之說法。擺出證據(jù):如若自己是要賺錢,自己不記賬本、同學卻兩月來沒有質疑自己。若是掙錢,這顯然矛盾。掰扯很久,且Y給L幫腔,這事也是不了了之。
*本段作者記錄不少,但有很多廢話和車轱轆話。省掉幾百字簡述。*
幾天后打架一事也一錘定音:討公道那位,最終轉校。剩下二人停課三天并記處分。畢竟無論老師還是學校當然愿意相信一個已考取數(shù)次年級第一的優(yōu)等生是受害者,而不是那幾個混子。
當然,校領導處理學生一向各打五十大板,以顯公平。L的懲罰是,學期末有區(qū)、市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評獎,“三好”共有五個名額。高二的名額給了大佬P和學委M,而不是在五次考試中考取三次第一(第1/2次月考與期末,此外開學考和期中他是第二)的L。以及,學期末頒獎大會上是P分享學習經驗而不是L。
這學期在元旦慶會與期末考試匆匆結束,也為這件事畫上句號。L不知有沒有不滿,但沒再為懲罰表態(tài),算一種沉默。
其中還有一事,至今困惑未解。上述事件發(fā)生同時,年級內有人在背后議論L,傳閑話。L本人沒甚“緋聞”,便造謠。轉機是12月底,造謠、嚼舌根最猛的一文科班女生突然沒來上學,據(jù)一文科班知情者講,約一周后其家長來開休學證明。有好事者去問,似乎是得抑郁癥。之后再問細節(jié),知情者就說不清楚。之后年級內直至高三畢業(yè),再無人敢傳關于L的閑話。
筆者在今年五一期間于杭州面見L。問起他其中幾事。在稍震驚于筆者情報后,他也補充陳述不少內情,談當年青春期人傻不懂事。但對于此事,他建議筆者不要深究,不會有結果。
談話間L未承認此事和自己的關系,一句話回應筆者疑惑,原話是:“這事我知道全貌,我確定老師們知道其中一面,估計少數(shù)同學得知鳳毛麟角。但得知鳳毛麟角者皆被三緘其口,因為有比我本人更不想讓這件事,哪怕其中一面,被更多人所知?!?/p>
筆者推測,此事嚴重可能更甚于文中所述故事。

在寫本文前,筆者不知吃回扣這一導火索和后文某些細節(jié),本想當一則插曲一筆帶過。但交流中竟得知其中有如此隱情,堪稱筆者目前所知高中最隱蔽最復雜之事件,限于筆者所知有限與文字敘述不佳,可能事件全貌還為揭下半數(shù)。筆者綜合多方人物回憶力求敘寫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