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步步驚心:從明至清,通過古籍全景再現(xiàn)歐洲某國與埃及的歷史變遷

2022-10-29 19:53 作者:鶴翼鋒翎  | 我要投稿

原作者:昆羽繼圣

文章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KLNgZpTUFhf2UJwmh7Ut4g?spm_id_from=444.41.rich-text.link.click

一、意大利亞(意大利)與拂郎察(法國),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清人梁廷楠(1796年-1861年,字章冉,號藤花亭主人)著有《海國四說》一書。書中“合省國說”卷一記載:“如以大里亞,即《明史》之意大里亞也。本朝康熙九年、十七年,雍正三年、五年,并入貢?!稌洹匪Q意達(dá)里亞者是也。至拂郎察,疑即意大里亞國所轄之福楞察,見《粵海關(guān)志》,或前明萬歷間(1573年-1620年)尚別自為國,后乃屬于意大里亞,仍其舊名,而分城以轄之。此以譯音之偶同疑之耳。然徐朝俊、高厚《蒙求》稱:“意大里亞,周萬五千里。”

原來,拂郎察是在明朝萬歷年間才立國的,而后有一段時間還仍舊屬于意大里亞。

圖片


圖片


如下圖所示,查閱清人魏源(1794年-1857年,名遠(yuǎn)達(dá))所著《海國圖志》卷二十七記載,發(fā)現(xiàn)佛蘭西建國經(jīng)歷與《海國四說》所言大體相同。

看來,佛蘭西的歷史遠(yuǎn)沒有宣傳和想象中那么悠久啊。

所謂的“加特力教”,就是拉丁文Cathlica的音譯,即羅馬公教,亦稱天主教。

圖片

都是部落,好多部落

圖片


圖片


現(xiàn)行的西方歷史,對比一下,請自行品味。果然是資本主義高度發(fā)達(dá)的國家,人家從16世紀(jì)初,資本主義就開始萌芽發(fā)展了。

思想啟蒙是什么時候的事??17-18世紀(jì)。

嗨,怕什么,沒有思想啟蒙,照樣也能在書本里發(fā)展資本主義!

在書本的歷史中,拂郎察從來都不是意大里亞屬地,反倒是意大里亞被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

圖片


二、阨入多(厄日多、伊揖國、埃及)

有點(diǎn)遺憾,《函宇通》中有關(guān)阨入多(埃及)的志錄也明顯被人篡改了,而修改后的內(nèi)容,大體與《職方外紀(jì)》相同,只是略有差異。

不過,即便如此,仍舊能發(fā)現(xiàn)不少偽造痕跡。

“利未亞(非洲)之東北有大國,曰阨入多之國。地最肥仁。中古時曾大豐七年,繼即大歉七載。時有前知(智)者名龠瑟教國人廣儲蓄,令罄國中之財(cái)盡以積穀(谷)……”

《函宇通》

圖片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這個故事是根據(jù)華夏歷史杜撰的的:

圖片

詳見此前的文章:在自然災(zāi)害面前,耶經(jīng)的外衣破了好幾個大洞,一不小心露出了藏在內(nèi)里的華夏絲綢補(bǔ)丁,密密麻麻,都快數(shù)不清了

其次,《函宇通》中寫的是“前知(智)者名龠瑟”,而到了《職方外紀(jì)》中卻被進(jìn)一步修改成了:天主教中前知圣人龠瑟者。

并且,還添油加醋,描抹了一番:

“利未亞東北有大國,曰阨入多。自古有名,極稱富厚。

天主教中前知圣人龠瑟者,預(yù)令國人罄國中之財(cái),悉用積谷。至荒時,不惟救本國饑,四方來糴,財(cái)貨盡輸入其國,故富厚無比。今五谷極饒,畜產(chǎn)最多,他方百果草木移至此地,茂盛倍常。其地千萬年無雨,亦無云氣。國中有大河,名曰泥祿河(即尼羅河)。河水每年一發(fā),自五月始以漸而長。土人測水……”

平白無故多了許多修飾的溢美之詞,進(jìn)步很大,具體如圖所示:

圖片


圖片

1844年版《職方外紀(jì)》,在這方面與1623年版《職方外紀(jì)》保持了一致

圖片


《函宇通》中有下述記載,從這里就能明顯看出被篡改的痕跡:

“大率最大不過二十一尺,即大有年。最小不過一十五尺。即歉矣。水中有膏腴,水所極處,膏腴即著土中而不濘。且糞且溉。庶物蕃矣。水盛時,城郭多被淹沒。國人濱河者,候其期楗戶而避之于舟。

?(昔)有賢王專求旱潦之法,得一智士曰亞爾幾得默得(阿基米德)者,為水器,以時潴(水積聚)洩(泄),即今龍尾車(阿基米德居然用了中國的龍尾車)也。語具泰西水法中。其士人有機(jī)智,好格物。因其地?zé)o云雨,日灮(光,篡改的人又寫了錯別字)旦旦(書中多了一點(diǎn),錯別字),月星宵炕。夜臥不待蓋(蓋)屋。舉目即見天象,故其候驗(yàn),視他方獨(dú)精。

圖片


將《職方外紀(jì)》中本段內(nèi)容找出來對比,發(fā)現(xiàn)《職方外紀(jì)》又在此基礎(chǔ)添油加醋,涂改之余還增加了諸多修飾,比如把“二十一尺”改為“二丈一尺”,把“一十五尺”?改為“一丈五尺”,刪除了“且糞且溉。庶物蕃矣”等等。

后續(xù)修改時,意識到“士人”不妥,這是華夏獨(dú)有的概念,為了清除中國元素,故改為“國人”。

“語具泰西水法中”,泰西一詞中國人對西國的稱呼,作者是艾儒略,西人怎么可能這樣稱呼自己國家?故此,必須刪除。

還增加了“龍尾車”的修飾語:“便利無比”。

此外,《函宇通》中并未提及什么“天文學(xué)”,修改時,將“好格物”改為“好攻格物窮理之學(xué)”,描述他們“精天文”,還大大吹噓了一番。

如是這般,《職方外紀(jì)》中的本段內(nèi)容以新面目出現(xiàn)了:

“土人視水漲多少,以為豐歉之候,大率最大不遇二丈一尺,最小不過一丈五尺。至一丈五尺則歉收,二丈一尺則大有年。

凡水漲無過四十日,其水中有膏腴,水所極處,膏腴即著土中,又不泥濘,故地極腴饒。百谷草木俱暢茂。當(dāng)水盛時,城郭多被淹沒。國人于水未發(fā)前,預(yù)杜門戶,移家于舟以避之。去河遠(yuǎn)處, 水亦不至。

昔國王求救旱澇。得智巧士亞爾幾墨得(即阿基米德),作一水器,以時注泄,便利無比,即今龍尾車也。國人極有機(jī)智,好攻格物窮理之學(xué)。又精天文,因其地不雨,并無云霧,日月星辰,晝夜明朗,夜臥又不須入屋內(nèi),舉目即見天象,故其考驗(yàn)益精,他國不如也。

其國未奉真教時,好為淫祀,即禽獸。草木之利賴于人者,如牛司耕,馬司負(fù),雞司晨,以至蔬品中為蔥為薤(xiè)之類,皆欽若鬼神祀之,或不敢食,其誕妄若此。至天主耶穌降生,少時嘗……

圖片

1844版《職方外紀(jì)》

圖片


1623年版《職方外紀(jì)》中的“天主耶穌降生”被錯印成了“降天”。

圖片


然而,從“天主耶穌降生”這一句開始,連同后面的“至其地方入境諸魔像皆傾頹,繼有二三圣徒到彼化誨,遂有名圣賢甚多”,在《函宇通》中都是沒有的,屬于新添加內(nèi)容。


即便有上述諸多差異,仍舊不影響滿清在《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引用《職方外紀(jì)》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至于《函宇通》?

列為禁書,禁止在市面上流傳!


三、金字塔的傳說

都到了埃及了,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總歸要瞧瞧這些古籍中的相關(guān)記錄吧?

畢竟,那可是有5000年輝煌歷史的埃及啊!金字塔少說也有個幾千年歷史了吧?

先看看普魯士傳教士郭士立于1833年8月1日在廣州創(chuàng)刊的《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是如何描繪的:該報(bào)本質(zhì)上已完全脫離宗教刊物范疇,完全不具宗教性質(zhì),旨在宣揚(yáng)西方文化的優(yōu)越性。

圖片
圖片


下圖黃色框中的部分,便是所謂的金字塔。麥西國人也被描述得十分精通天文。

圖片

萬國地理全圖集

圖片

《外國史略》是晚清早期一部“西洋人談西洋”的著述,也是魏源百卷本《海國圖志》所引用的兩部外人史著之一,出自馬禮遜父子等新教傳教士之手,其不免有所偏向。

圖片

上文中將《元史》記載的“馬八兒國”說成是“埃及、麥西國”,此為謬誤。

“馬八兒國”其實(shí)就是宋代所稱之注輦國,位于印度科羅曼德爾海岸?!睹魇贰ね鈬鴤髁?又作頊里、西洋瑣里。

根據(jù)《元史·外國傳三》記載:

“海外諸蕃國,惟馬八兒與俱藍(lán)足以綱領(lǐng)諸國,而俱藍(lán)又為馬八兒后障, 自泉州至其國約十萬里。……(至元間)占城、馬八兒國俱奉表稱藩?!?/p>

好了,看過19世紀(jì)的書是如何記述的,再來看看《職方外紀(jì)》?!堵毞酵饧o(jì)》中是這么記載的:

“其國女人恒一乳生三、四子。天下騾不孽生,惟此地騾能傳種。

國王嘗鑿數(shù)石臺,如浮屠狀,非以石砌,是擇大石如陵阜者鏟削成。下趾闊三百二十四步,高二百七十五級,級高四尺。登臺頂極力遠(yuǎn)射,不能越臺趾。

1844年版《職方外紀(jì)》

圖片


有城古名曰孟菲斯,今曰該祿(即開羅),是古昔大國之都城,名聞西土。

注意,在后來的《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匯編-坤輿典-坤輿總部”中,“孟菲斯”、“如浮屠狀”這樣的表述憑空消失了。

圖片


其城有百門,門高百尺,皆用本處一種脂膏砌石(按,即混凝土)成之,堅(jiān)致無比。

街衢行三日始遍。五百年前,最為強(qiáng)盛。善用象戰(zhàn),鄰國大小皆畏服。?

屬國甚多,今其國已廢,城亦為大水沖擊,嚙其下土,因而傾倒。然此城雖不如舊,尚有街長三十里,悉為市肆。行旅喧填,百貨具集,城中常有駱駝二、三萬?!?/p>

1623年版《職方外紀(jì)》

圖片


艾儒略《職方外紀(jì)》成書于1623年,“五百年前,最為強(qiáng)盛”,往前推500年,就是1123年,此時的埃及最為強(qiáng)盛?

可是,上面提到的這些19世紀(jì)的《外國史略》《萬國地理全圖集》《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都說埃及有好幾千年的偉大文明,其繁榮昌盛的鼎盛時期是距今3000年-5000年前啊。

這怎么對得上?

而且,《職方外紀(jì)》中并未提及所謂的金字塔,只有幾個狀如浮屠的石臺而已。莫非是彼時名稱尚未確定?

關(guān)鍵是,其國已廢,城池被大水沖毀,已經(jīng)成了一片廢墟。

也就是說,就算有石臺,也被大水沖毀、變成廢墟了。

刪改過的《函宇通》中也記載了石臺,形容也是類似浮屠。原來,最初的構(gòu)想就是浮屠?

“土有石臺,削成若浮屠大者。趾及三百二十四步。其高二百七十五層(職方外紀(jì)把“層”改成了“級”),層四尺(用的是中國度量衡)。登臺射疏,流矢不越臺趾?!?/p>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浮屠是什么樣的?

圖片


圖片



圖片


浮屠其實(shí)也挺好的,就是樣式不太一樣,埃及也不信佛。

我們來算一算:臺趾324步有多長?一步長大約為50-80厘米左右,就取最長的80厘米吧。324 X 0.8 = 259.2 米,相當(dāng)于260米。若取步長為50厘米,則臺趾為162米。也就是說,浮屠塔的臺趾為162-260米左右。

再來看下高度。其高有275層,層四尺。

明代的尺度迄今所見明代尺僅五支,其中以嘉靖牙尺為最精,尺長32厘米。按上海古籍出版社羅哲文主編文物教材《中國古代建筑》所載:明尺為32厘米(清代北京一尺也為32厘米)。因此,275 X 4 X 0.32 = 352米。

為什么要用明尺??《職方外紀(jì)》用的不就是中國的度量衡么,不用明尺用什么?

也就是說,這些浮屠塔大約長162-260米,高度約為352米。

目前,埃及共有96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最小的是孟卡勒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底邊原長230米,由于塔的外層石灰石脫落,現(xiàn)在底邊減短為227米,塔原高146.5米,經(jīng)風(fēng)化腐蝕,現(xiàn)降至136.5米。

孟卡勒金字塔由孟卡勒法老所建造,其高度為66.5米,底邊長度為108.7米。

長度:一個是108.7-230米,一個是162-260米;

高度:一個是352米,一個是66.5-146.5米。

兄臺,這誤差是不是太大了點(diǎn)兒?

352米是個什么概念?

深圳世嘉廣場,位于深圳市福田區(qū)華強(qiáng)北商業(yè)街,高度為355.8米,是華強(qiáng)北商業(yè)街的標(biāo)志性建筑,也是深圳第七高樓。

圖片


深南大道上的標(biāo)志性建筑“漢景金融中心”,位于深圳市南山區(qū)高科技園區(qū),高度為350米,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全鋼結(jié)構(gòu)建筑,也是深圳第八高樓。

圖片


再說孟菲斯。

按照現(xiàn)行的西史,古都孟菲斯遺址位于埃及尼羅河三角洲南端,距開羅西南大約30公里。吉薩金字塔位于孟菲斯、開羅附近,卻在二者之間,說明兩個城市并不相同。所以,孟菲斯肯定不是開羅的前身。

圖片


但是,無論是《函宇通》,還是《職方外紀(jì)》,記載的都是:孟菲斯即該祿(開羅)。

《函宇通》:該祿(開羅)就是孟菲斯

圖片


1844年版《職方外紀(jì)》:古名曰孟斐斯,今曰該祿(開羅)

圖片


不得不承認(rèn),還是《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刪得好呀,刪到最后,后世的版本中都沒有“孟菲斯即開羅”的表述了。

有意思的是,上文中還提到了智士“亞爾幾默德(阿基米德)”教人使用水器,而這水器竟是中國獨(dú)有的“龍尾車”。

還言“士人多機(jī)智,好格物”。格物致知,是華夏獨(dú)有的概念。

龍尾車指農(nóng)田水利排灌用的水車,是利用圓筒內(nèi)螺旋輪轉(zhuǎn)上升而提水的一種工具。

明代徐光啟《農(nóng)政全書》卷十九:“龍尾車者,河濱挈水之器也?!?

圖片

聽說元人汪大淵曾經(jīng)去過埃及,筆者又趕緊找來他的著作《島夷志略》查閱了一番。

《島夷志略》是元代中西海上交通史著作,該書本為《清源續(xù)志》而作。清源即泉州,又名刺桐港,元代泉州為市舶司所在地。

元至正九年(1349年),泉州路達(dá)魯花赤偰玉立以《清源前志》散失已久,《后志》僅修至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遂命吳鑒修《清源續(xù)志》、命曾在海外旅行多年并熟知蕃情的汪大淵著《島夷志略》附于其后,遂有是書?!秿u夷志略》先附于《清源續(xù)志》,在泉州刊行,后汪大淵又將其書作為單行本在南昌付梓。

今流傳諸本,皆源于明嘉靖戊申(1548)袁氏藏本。光緒十八年 (1892)順德龍鳳鑣在北京刊行的《知服齋叢書》中有 《島夷志略》一種,此為元以后唯一刻本。雖然歷經(jīng)戰(zhàn)亂,但《島夷志略》仍被公私藏書家珍藏,目前天一閣、文淵閣、文津閣皆有刻本或抄本收藏。

圖片


汪大淵(1311年~?),字煥章,江西南昌人。

至順元年(1330年),年僅20歲的汪大淵從泉州搭乘商船出海遠(yuǎn)航,歷經(jīng)海南島、占城、馬六甲、爪哇、蘇門答臘、緬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橫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紅海到索馬里、莫桑比克,橫渡印度洋回到斯里蘭卡、蘇門答臘、爪哇,經(jīng)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賓,元統(tǒng)二年(1334年)返回泉州。至元三年(1337年),汪大淵再次從泉州出航,歷經(jīng)南洋群島、阿拉伯海、波斯灣、紅海、地中海、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峽及澳大利亞各地,至元五年(1339年)返回泉州。兩次遠(yuǎn)洋航行,行程數(shù)萬里,抵達(dá)過220個國家和地區(qū)。

圖片


在《島夷志略》中,汪大淵明確表示“記其山川、土俗、風(fēng)景、物產(chǎn)之詭異”,自己所寫內(nèi)容“皆身所瀏覽”,即親眼所見。

書中記載,泉州吳宅商人居住于“古里地悶”(今東帝汶):“昔泉之吳宅,發(fā)舶稍眾百有余人至彼貿(mào)易,既畢,死者十八九,存一二而多羸弱,無力駕舟回舶。”

元朝出征爪哇、試圖掃平南宋后裔的殘兵仍留在勾欄山(今格蘭島);

沙里八丹(今印度東岸的訥加帕塔姆)有1267年建的中國式磚塔,上刻漢字“咸淳三年八月華工”;

龍牙門(今新加坡)則“男女兼中國人居之”;

馬魯澗(今伊朗西北部的馬臘格)的酋長,竟是一位姓陳的中國人,來自臨漳……

曾隨鄭和多次下西洋的通事馬歡讀罷此書,在《瀛涯勝覽》中評價道:

“余昔觀《島夷志》,載天時氣候之別,地理人物之異,慨然嘆曰,普天之下何若是之不同耶……然后知《島夷志》所著者不誣。”

據(jù)說,在埃及福斯塔特遺址中出土過數(shù)百片元代中國青花瓷器,在東非沿岸的索馬里、肯尼亞、坦桑尼亞等國家的港口城市和島嶼都發(fā)現(xiàn)有中國瓷器,坦桑尼亞基爾瓦島出土的元中期景德鎮(zhèn)青花和釉里紅瓷器也印證了《島夷志略》的記載。

如果汪大淵到過埃及,那么書中是否也會有對浮屠石臺的記載呢?

經(jīng)查證,有一種說法是書中所記載的“特番里”便是今日埃及北方的海港、尼羅河?xùn)|支口塞德港以西之杜姆亞特(又譯作達(dá)米埃塔)。

當(dāng)然,特番里還有另外三種說法,一說是在今印度南端偏西之第路納弗里區(qū)域,一說在今印度喀拉拉邦之南部,一說在蘇門答臘島上。


如上所示,并未提到任何浮屠塔或石臺之類的字眼。

又有人研究認(rèn)為,《島夷志略》中的“阿思里”即今日埃及東部之庫賽。在“阿思里”的條目下,也沒有發(fā)現(xiàn)所謂的浮屠塔或石臺。

雖然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無所發(fā)現(xiàn),不過,當(dāng)把目光投向清朝的《海國圖志》時,卻在其卷二十中發(fā)現(xiàn)了一段頗有意思的記載:

“伊揖國(埃及)在阿未利加洲之東北,東界阿細(xì)亞州內(nèi)之都魯機(jī),北界地中海,西界特黎波里,南界東阿未利加各國,即利瑪竇所謂黑入多是也,職方外紀(jì)作厄入多,坤輿圖說作厄日多。

格羅(開羅)都城為著名之國,聞?wù)咂鹁?,然其史書久湮,故人物之本源,朝代之沿革,均無稽考。

雖書籍所述極其榮華富貴,亦無遺跡可征。

按《坤輿說》載天下七奇,而厄日多國居其二:

一曰尖形高臺(浮屠變尖形高臺了),乃多祿茂王所建,基方一里(324步變成1里了), 周四里,高二百五十級(275層變250級), 每級寬二丈八尺五寸,高二尺五寸(4尺變2尺5寸了),皆細(xì)白石為之(非以石砌,變細(xì)白石砌成了),共高六十一丈五尺(高度變低了),頂上寬容五十人,造工者每日三十六萬人;

二曰法羅海島高臺,亦多祿茂王所建。依山為基,細(xì)白石筑成,頂上安火炬, 夜照百里外,海舶俾識港路,此皆所謂榮華富貴之事也。然此云無跡可征。”

圖片


圖片

《海國圖志》50卷成書于1842年,1843年1月3日(農(nóng)歷1842年12月3日)刊印出版。

1840年至1842年,英國打著通商的名義,對中國發(fā)動了鴉片戰(zhàn)爭。

而后,隨著力量對比的此消彼長,瘋狂篡改人類集體記憶的行動推向了一個又一個高潮……




步步驚心:從明至清,通過古籍全景再現(xiàn)歐洲某國與埃及的歷史變遷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南和县| 孝义市| 渭南市| 济南市| 宝丰县| 崇信县| 康保县| 揭东县| 盖州市| 兰西县| 江北区| 鲁甸县| 凭祥市| 定襄县| 禄丰县| 海原县| 延川县| 新巴尔虎左旗| 广东省| 芦溪县| 青铜峡市| 永年县| 龙岩市| 灵石县| 社旗县| 淳化县| 甘谷县| 郓城县| 水富县| 江油市| 班戈县| 罗定市| 建德市| 墨竹工卡县| 乡城县| 农安县| 寻乌县| 中江县| 鸡西市| 高淳县| 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