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知識詳講:固定句式(表疑問)

固定句式(表疑問)
固定句式,是由不同詞性的詞組合,表達新的語法意義,久而久之,成為約定俗成、固定不變的句法格式。固定句式常見于文言文,我們認識并熟悉這些搭配,有助于提升翻譯能力。常見的用法有十種,本視頻介紹第一種,表疑問的習慣用法。
1、如.......何;若.......何;奈.......何。
這三個表示疑問的習慣說法,意義相同,可以譯為“把.......怎么樣”“對.......怎么辦”“怎樣對付(處置、安頓)”。
例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如.......何”,譯作“把.......怎么樣”,結(jié)合語境,按原文的每個字組詞,整句話意思是“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呢”。
?
另外,“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連用,表詢問或商量的語氣,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怎么樣(的)”“為什么”“怎么辦”。
例如: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頗藺相如列傳》)
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奈何”,譯作“怎么辦”,結(jié)合語境,按原文的每個字組詞,整句話意思是“拿走我的璧,不給我城池,怎么辦”。
?
再者,文言文中,常在中間插入名詞、代詞和短語,如插入“之”,就構(gòu)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譯為“為什么”“怎么辦”“怎么對付(處置,安頓)”,有詢問怎么處理的意思。
例如: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wèi)也,若之何殺之?(《左傳·宣公十二年》)
仔細觀察,可以看到“若之何”,譯作“為什么”,結(jié)合語境,按原文的每個字組詞,整句話意思是“荀林父侍奉君王,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報效君主,辭官隱退時就反省自己以彌補過失,他是國家江山的衛(wèi)士,為什么要殺他呢”。
?
2、“庸.......乎”,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哪里(怎么).......呢”。
例如: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師說》)
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庸.......乎”,譯作“哪里.......呢”,結(jié)合語境,按原文的每個字組詞,整句話意思是“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里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
?
3、“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表詢問,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例如:而此獨以鐘名,何哉?(《石鐘山記》)
仔細觀察,可以看到“何哉”,譯作“為什么呢”,結(jié)合語境,按原文的每個字組詞,整句話意思是“可是唯獨這座山用鐘來命名,為什么呢”。
?
4、“何(奚、曷)以.......為”,“何以”是“以何”的倒裝,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憑什么”、“何(奚、曷).......為”,譯為“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為什么要......呢”
例如:何以伐為?(《季氏將伐顓臾》)
仔細觀察,可以看到“何以”,是“以何”的倒裝,譯作“為什么要......呢”,結(jié)合語境,按原文的每個字組詞,整句話意思是“為什么要討伐它呢?”。
?
練習時間
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鴻門宴》)
仔細觀察,“奈何”連用,應該翻譯為“怎么辦”,表示詢問的語氣,再結(jié)合語境按字組詞,捋一捋句子的邏輯,整句話翻譯意思是,“現(xiàn)在出來,還沒有告辭,這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