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燦爛的回憶,一個冬日的故事水仙narcissus個人解讀
鴿了很久,水仙narcissus1&2的感想今天先大致的發(fā)出來給大家看看,這個故事我還是需要整理一下心情再去做視頻。
水仙這部作品屬于視覺小說,全篇無選擇節(jié)點。如同是誰殺都是一種將無可避免的悲劇在故事的一開始就告訴你,讓你在其中感受到無奈絕望與悲痛。整體流程上屬于短篇1&2一起通完最多想來也不過是3-5個小時,但這3-5個小時的特殊“旅程”最終或許會觸動諸君心中的一根莫名的心弦。 水仙它整體的基調(diào)是平淡的,是哀而不傷的,歡樂與悲傷的成分皆存但又相互抵消。往往在歡快之后的瞬間對話會變成嚴(yán)肅的生逝討論,或者是悲傷中的時刻卻又帶著對于活著的人的希翼與祝福。其對于情感的表達(dá)并不像櫻之詩或者誰殺那樣有著濃墨重彩的成分,只是一種緩緩到來的平淡。 再來談?wù)劻鞒蹋ㄒ韵聝?nèi)容涉及劇透,自行斟酌) 3-5個小時的流程其實有必要讓我來說的內(nèi)容并沒有什么,無非是一個原天主教徒在自己生命的不同時期遇到的兩個友人發(fā)生的送別與告別的故事,以及一次說走就走充滿偶然的960公里的最終滿足的離去的故事。故事的具體內(nèi)容由我來說并沒有什么意思,想真的去了解的同學(xué)還請自己去通一下。
細(xì)細(xì)來談一下就從時間線的角度來說,水仙2放在水仙1之前通的話會讓你有一個不同的觀感,或者說有一些宿命論的感覺。姬子曾作為陪護(hù)“送別”了一個只有八歲便來到了象征“必要離開”的七樓的小女孩。小女孩在這一部作品中象征著純潔與純真,但即使是如此純真的“人”都無法在真心的祈禱下得到上帝的祝福,或者說是沒有神跡降臨其身。這讓姬子對于上帝產(chǎn)生了想要抱怨的情感也讓她成為了“原天主教徒”,同時也是姬子與津瀨美成為好友的重要原因,也是津瀨美有時會感覺到自己與誰重疊了的原因。姬子在與津瀨美的交往中解開了自己的心結(jié)完成了自己最后的十個愿望,同時也影響了津瀨美對于生死觀的看法以及津瀨美的一些行為習(xí)慣。從對上帝的抱怨到虔誠的最后祈禱,再到從“送別”到“告別”。而對于這一時期的津瀨美而言,她并不明白姬子諸多行為的意義只是像我和諸君一樣是姬子人生最后這段旅程的旁觀者,雖然津瀨美也參與其中但始終與姬子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而到了水仙1中津瀨美依然延續(xù)了其冷漠的氣質(zhì),延續(xù)了默默忍受,但卻也變的無所謂陷入了一種放棄一切的虛無中。直到她遇到了她生命最后的那個人——阿東優(yōu)。阿東優(yōu)就像是一滴落入池塘打破寧靜的水滴,在津瀨美心如死水的心中掀起一圈圈的波瀾最后激起了波浪,正如津瀨美陪同姬子,阿東優(yōu)也促使了津瀨美重新再活一次,在經(jīng)過這960公里15天的旅程從“無所謂”到“不虛此行”。 接下來再來談?wù)勎覍ζ渲腥宋锏脑u價和情感。
先就姬子來說,姬子是一種荒誕的樂天主義者,她的言行舉止可能看起來都有些荒誕,但這并不能掩蓋其內(nèi)心的細(xì)膩以及那心中的矛盾。因為曾期盼過唯一的祈禱的無用,使姬子對于上帝產(chǎn)生怨念,但作為一個原天主教徒其內(nèi)心的限制又不能讓其對將上帝的抱怨喧之于口。如此掙扎,痛苦姬子也只能以自己是“原天主教徒”“對于祈禱的不屑”來反抗。姬子的溫柔是決絕的,遠(yuǎn)離了健康的摯友甚至對與自己至親的妹妹也態(tài)度冷漠,只希望在她自己逝后能減輕對于生者的悲痛,而對于津瀨美固然有著別樣的不同于前兩者的溫柔,是一種將津瀨美與小女孩重疊的溫柔,但也明白津瀨美又并非小女孩鼓勵和激勵津瀨美繼續(xù)生活的溫柔。在最后預(yù)知了自己命不久矣也將這唯一也許可以明白自己的,還沒有完全踏入深淵的病友推開,給她留下五萬日元與地圖為她那可能黑暗的未來做準(zhǔn)備。姬子的生si觀我想應(yīng)當(dāng)是一種灑脫在其中的,有著不同尋常的反抗精神。
隨后就是津瀨美,她的嘴上一直掛著“沒什么”“無所謂”“不”這樣的詞語和字眼,是一種與姬子截然不同的消極的處事方式,也是一種她放棄了一切拋棄了一切陷入最后的虛無的體現(xiàn),這其實也是一種悲劇的體現(xiàn),人會自我了斷是因為至少對于現(xiàn)實生活還有這熱切的期待,而連自我了斷都放棄了的人想來是對生活對或者對現(xiàn)實的一切都覺得沒有意義陷入了徹底的虛無主義中。但又在于阿東優(yōu)的相遇后津瀨美開始了改變,不在一切都無所謂,變的有了自己的欲望有了自己的想要的事。在最后的最后如愿的穿上了“比基尼”走向海中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成為了日本每年3.5萬自我終結(jié)的人之一。這是一種從無所謂的轉(zhuǎn)變,也是本作我個人認(rèn)為按時間線推下來感觸最多的部分。
然后就是水仙1中的男主,這個只比津瀨美小一歲的年輕人也同樣在生命最美好的年華中被告知要被奪取了生命。不同于一直有著自己思考的姬子和長期以來一直為病痛折磨或許早就有了思想準(zhǔn)備不然也不會選擇放棄一切的津瀨美,他對于生與4是懵懂的,沒有實感的?;蛟S在被告知是將逝之人時他并沒有意識到這句話的含義和重量,只是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對自己即將“離開”這件事并沒有真切的認(rèn)知。所以也會產(chǎn)生其后續(xù)一系列“不成熟”的行為。相較于津瀨美阿東優(yōu)更加樂觀,也更簡單只是單純的不想在家或者病房。想要積極的做些什么即使他也不知道應(yīng)該做什么,而處于一種不自知的迷茫之中。就其結(jié)局來講他對于津瀨美是送別者,也許他也將是下一個津瀨美或者是姬子。 最后總體來談?wù)剬τ谏鲜鋈宋锏母惺?,我對這三個人其實都沒有任何的厭惡的感覺,但喜愛之情也不能說有。因為我對他們的了解還是太少了,不同于其他galgame或者說是視覺小說,我與屏幕外的諸君只不過是此次旅程的一小部分的看客,只是一種未見全局,但感其情的看客而已。全作以最少的文筆塑造了三個性格迥異但又都有相同之處的“同病相憐”之人。對津瀨美與姬子而言二人的關(guān)系是尼洛與阿洛伊斯,是納西賽斯與艾科,津瀨美與阿東優(yōu)二者關(guān)系我更偏向于是朋友以上戀人未滿,結(jié)果上依舊是尼洛與阿洛伊斯。對于他們?nèi)宋业母星楦蛴谝环N莫名的觸動是難以用言語表達(dá)的觸動。沒有悲傷,沒有痛苦只是似水滴在靜水中滴落,未撫琴而琴卻自響。
對于生si討觀論的作品可以說數(shù)不勝數(shù),水仙亦不過是其中之一,秉承著日常即生死觀的態(tài)度。但卻也無法真正闡明生4觀究竟是何物究竟應(yīng)當(dāng)怎樣去做。就像作者所言,生死觀這個東西本身就沒有答案。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即使再相似每個人的生4觀也都各不相同。對于其評判想來也各有理解。不知是不是我的個人過度理解,本作對于祈禱也是詛咒這一觀點好像也是重點之一?想要拯救小女孩而誠心祈禱的姬子卻沒有得到回應(yīng),為了姬子祈禱的小女孩也并沒有得到回應(yīng),反而似是應(yīng)驗詛咒一般姬子也成了7F安寧病房的病人,千尋祈禱為了津瀨美,姬子似也曾為津瀨美祈禱,但津瀨美也依然沒有遏制病情成了7F安寧病房的病人。似是在質(zhì)問上帝不公,或者說間接證明了“上帝已死”。 再就音樂上來談?wù)勊蛇@部作品,其音樂不同于那些想要烘托悲傷氣氛的作品,大部分是歡快的即使在最后津瀨美走向自我終結(jié)一途,音樂依然是像15cm那種輕快的曲風(fēng)。并沒有因為即將迎來的悲劇而去將悲傷襯托和最大化(@某詩,怨念很大了可以說)。也可以說在這種曲風(fēng)下作者想表達(dá)的另一個觀點——不管是如何,將逝之人,病痛之人,健康之人,迷茫之人......最后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一條道路,即使達(dá)不到幸福也請快樂而滿足的活下去!同樣因為水仙制作成本的原因這部作品幾乎沒什么太多cv,音樂上可以說撐起了半邊天,都是非常好聽且耐聽的曲子,可以強(qiáng)推。
最后整體來談?wù)?,水仙這部作品距今可以說是時代久遠(yuǎn),ui是相當(dāng)?shù)睦狭瞬僮饕膊皇呛芰鲿?,以及其畫風(fēng)上也并不能讓現(xiàn)代大部分人所認(rèn)可,再加上制作成本不高,早期視覺小說的技術(shù)限制整體作品外觀提現(xiàn)的是略微粗糙的。這也是我認(rèn)為可能成為勸退一些玩家的重要因素。但就其內(nèi)容來講是不愧于圈內(nèi)經(jīng)久不衰的神作之名的,以最少的筆墨塑造了一個平淡但卻可動人心弦的故事。再加上整體流程只有3-5個小時豐滿的故事內(nèi)容和深度足以讓我去無視物質(zhì)配置上的不足。個人認(rèn)為完全是一部適合推給所有人的作品。 給個星評 劇情5? Cg3? H的成分0?純劇情向 音樂5?
真的沒有不適宜內(nèi)容,只是對于生si觀的討論和我的個人理解,求過吧審核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