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兩筆錢就知道:蔣介石被趕出大陸是中華民族的國運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尾聲時投下的原子彈震動整個世界,各大國此后都開始計劃研制原子彈。1945年,國民黨有人也跟風提出要研制原子彈,陳誠和俞大維還特別找來了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負責此事。

吳大猷先生得知讓自己負責研制原子彈后非常高興,認為自己畢生所學終于有了“用武之地”。而蔣介石對研制原子彈的計劃表現(xiàn)的非常很是“熱心”,在1946年撥出了十萬法幣和一間舊禮堂用于研制原子彈。

要知道國民政府的法幣在抗日戰(zhàn)爭后期就已經(jīng)嚴重貶值。到了1946年的時候,十萬法幣最多只能買167塊肥皂。更過分的是,直到1949年敗退臺灣的時候,國民黨反動派往臺灣運送了約10億美元的外匯。

由此可知,蔣介石在1946年時拿出幾萬美元的外匯用于研制原子彈并不是問題,可是蔣介石卻只給了吳大猷先生十萬法幣。吳大猷先生在看到蔣介石給的經(jīng)費后心如冷灰,不久之后便離開大陸前往美國。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949年3月,當時住在北平的錢三強同志受邀前往巴黎參加國際會議。當時北京已經(jīng)和平解放,錢三強同志向黨中央請求能否給他一筆外匯到巴黎購買與原子彈研制相關的設備和資料。

當時黨的全部外匯加起來只有不到30萬美元,有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美元外匯,外匯使用幾乎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然而如此困難的條件下,黨卻給了錢三強同志5萬美元,占當時全部外匯的六分之一。

當時錢三強對于是否留在大陸還是有一定猶豫的。但在這種鮮明的對比之下,錢三強再無猶豫之心,將自己的全部精力與才華都投了新中國核物理方面的研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