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芯損耗
《開關(guān)電源中的磁性元件》——趙修科 主編? ? ? ? ? ??
? ? ? 鐵磁物質(zhì)在交流磁化過程中,因消耗能量發(fā)熱,磁材料損耗功率P由磁滯損耗Ph、渦流損耗Pe和剩余損耗Pc組成
P=Ph+Pe+Pc
1、磁滯損耗Ph
? ? ? 磁材料在外磁場的作用下,材料中的一部分與外磁場方向相差不大的磁疇發(fā)生了“彈性”轉(zhuǎn)動,這就是說,當外磁場去掉時,磁疇任能恢復原來的方向;而另一部分磁疇要克服磁疇壁的摩擦發(fā)生剛性轉(zhuǎn)動,即當外磁場去除時,磁疇任保持磁化方向。因此磁化時,送到磁場的能量包含兩部分:前者轉(zhuǎn)為勢能,即去掉外磁化電流時,磁場能量可以返回電路;而后者變?yōu)榭朔Σ潦勾判景l(fā)熱消耗掉,這就是磁滯損耗。
? ? ? 用一個低頻交流電源磁化一個環(huán)狀磁芯線圈(圖1)

磁芯材料的磁化曲線如圖2所示。

已有磁場強度公式

根據(jù)電磁感應(yīng)定律
? ?

在半個周期內(nèi),送入磁芯線圈的能量

? ? ??A1——磁芯由-Br磁化到Bm磁化曲線與縱軸包圍的面積-Br—Hs對應(yīng)的B值點—Bm— -Br,它是磁化電流由0變化到最大值,電源送入磁場的能量V×A1。
? ? ?A2——磁化電流由最大值下降到0,磁芯由Bm退磁到Br去磁曲線與縱軸包圍的面積-,是單位體積磁材料返回店里的磁場能量V×A2,這是可恢復能量。
? ? ? 因此,電源半周期內(nèi)磁化磁芯材料損耗的能量為V×(A1-A2),即磁化曲線-Br——Hs對應(yīng)的磁化曲線的頂點——Br與縱軸所包圍的面積。同理,如果電流從0變化到負的最大值,再由負的最大值變化到0,即另外半周期,磁化磁芯損耗的能量是第二和第三象限磁化曲線與縱軸包圍的面積。也就是說,磁化磁芯一周期,單位體積磁芯損耗的能量正比于磁滯回線包圍的面積。這就是磁滯損耗,是不可恢復的能量。每磁化一個周期,就要損耗與磁滯回線包圍面積成正比的能量,頻率越高,損耗功率越大。磁感應(yīng)擺幅越大。
? ? ?可恢復發(fā)熱能量部分表現(xiàn)在電路中是電感的儲能和放能特性;不可恢復能量部分表現(xiàn)為磁芯損耗發(fā)熱。
??

2、渦流損耗Pe
? 什么是渦流?在磁芯線圈中加上交流電壓時,線圈中流過激勵電流,激磁安匝(磁勢)產(chǎn)生的全部磁通Φ在磁芯中通過,如圖2。

,如果磁芯是導體,磁芯本身截面周圍也將鏈合全部磁通Φ而構(gòu)成單匝的次級線圈。當交流激勵電壓為u1時,根據(jù)電磁感應(yīng)定律有
?u1=N1×(dΦ/dt)
? ? 每一匝的感應(yīng)電勢,即磁芯截面最大周邊等效一匝感應(yīng)電勢為:
u1/N1=dΦ/dt
? ? ?因磁芯材料的電阻率不是無限大,繞著磁芯周邊有一定的電阻值,感應(yīng)電壓產(chǎn)生產(chǎn)生電流ie—渦流—流過這個電阻,引起Ie^2×R損耗,這就是渦流損耗。渦流損耗與磁芯磁通變化率成正比,應(yīng)當注意,頻率提高是因為磁通變化率提高而影響渦流損耗。
? ? ? ? 例如:一個變壓器初級工作電壓在50V,脈寬10μs 和100V、脈寬5μs。盡管兩者伏秒一樣(即▽B相同),但后者每匝伏特比前者大一倍,渦流大一倍,電流平方關(guān)系峰值損耗大4倍,因后者脈寬小一倍,所以,平均損耗后者只比前者大一倍。因此正確地說,渦流與每匝伏特和占空度有關(guān),而與頻率無關(guān)。如果說與頻率有關(guān),那是因為頻率提高以后,匝數(shù)少了的緣故。
? ? ? ? 雖然渦流ie是損耗,相當于一匝“次級”反射到初級,成為初級磁化電流的一部分,客觀減少了磁芯的動態(tài)磁導。應(yīng)當注意,渦流的反射電流和磁滯損耗相似,不是儲能。在電路中,電感的渦流可用一個與電感并聯(lián)的電阻Re來等效。
? ? ? ? 渦流一方面產(chǎn)生磁芯損耗,另一方面產(chǎn)生的渦流所建立磁通阻止磁芯中主磁通變化,使得磁通趨向磁芯的表面,導致磁芯有效截面積減少,這種線性稱之為集膚效應(yīng)。通常定義為電流密度減少到導體截面表層電流密度的1/e處的深度叫作肌膚深度△,通??杀硎緸?/span>

? ? ?式中:? ?ρ——磁芯的電阻率(Ω ·m)
? ? ? ? ? ? ? ? ? ?μr——磁芯材料的相對磁導率
? ? ? ? ? ? ? ? ? ?Φ——磁通變化率(Hz)
? ?例如坡莫合金磁芯的電阻率ρ=55×10^(-4) Ω·m。根據(jù)上式求得集膚深度

在10kHz時,集膚深度為
? ??

允許帶的厚度是2△=2× 0.022≈0.05 (mm)
d對于功率鐵氧體,如電阻率為ρ=20Ω·m ,μr=1500

? ? 在100kHz時,鐵氧體的穿透深度△=18cm,穿透深度比一般磁芯的厚度大得多,可以不考慮渦流引起的集膚效應(yīng)。
? ? ?如前所述,渦流相當于1匝的磁芯線圈。渦流電阻取決于材料的截面尺寸和電阻率。為了減少渦流效應(yīng),將低電阻率的磁合金材料碾軋成薄帶,將整塊磁芯用相互絕緣的n片薄帶疊成相同截面積磁芯代替。如果通過與整塊磁芯相同磁通時,每片僅通過總磁通的1/n。而對于每片的渦流電阻(R=ρl/A,ρ——材料電阻率;A——整塊磁芯截面積;l——整塊磁芯渦流路徑長度),薄帶的截面積是整塊截面的A/n;如果是正方形截面積,渦流路徑最多比整塊磁芯減少1/2,每片包圍的磁通為總磁通的1/n。如果粗略估計,擇算到激勵線圈的渦流電阻比整塊磁芯增加了n^2/2倍。因此,用于交流的合金磁芯總是應(yīng)用其相互絕緣的薄帶料疊成的。

3、剩余損耗Pc
? ? ? ?剩余損耗是由于磁化馳豫效應(yīng)或磁性滯后效應(yīng)引起的損耗。所謂馳豫,是指在磁化或反磁化的過程中,磁化狀態(tài)并不是隨磁化強度的變化而立即變化到它的最終狀態(tài),而是需要一個過程,這個“時間效應(yīng)”便是引起剩余損耗的原因。
? ? ?在交變磁場中,磁芯單位體積(重量)能量損耗既取決于磁介質(zhì)本身的電阻率、結(jié)構(gòu)形狀等因素,又取決于交變磁場的頻率和磁感應(yīng)強度擺幅△Bm。對于合金鐵磁物質(zhì)而言,在低頻(50Hz)和較高的Bm范圍內(nèi),損耗主要由Ph和Pe決定。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n——損耗系數(shù)
? ? ? ? ? ?f——工作頻率
? ? ? ? ? ?Bm——磁芯幅值磁感應(yīng)強度;
? ? ? ? ? ?V——磁芯體積。
? ? ? 由于合金磁材料為了減少渦流,磁芯通常用相互絕緣的疊片組成,絕緣占有體積,所以合金采用單位重量磁芯比損耗表示:

? ?在低頻時,磁芯損耗幾乎完全是磁滯損耗。對于現(xiàn)代高頻磁芯,在200~300kHz,渦流損耗和剩余損耗超過了磁滯損耗。磁芯損耗可表示為

式中:α和β分別為大于1的頻率和磁感應(yīng)損耗指數(shù)。高頻鐵氧體磁性是實心整體的,單位體積比損耗表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