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您今天要來點通怪嗎?「濾鏡」背后的漢堡長什么樣?
前言
通常怪獸同其他卡一樣,本應是《游戲王》里的重要一環(huán),很多時候卻連身為卡的事實都沒有被認同:本體被視為廢紙,描述被稱為廢話。
K社偶爾會把一些遠古時代的通常怪獸翻出來畫進卡圖里,但更多時候他們無人問津。加之時代更迭之后,K社推出通常怪獸也少了,很多不出名的通常怪獸甚至為玩家們所遺忘,失去了身為卡的意義。
通常怪獸采用率雖然低得可怕,但不乏有趣之處,值得娓娓道來(吐槽)。
目前似乎還沒有多少專門解說通常怪獸的文章,因此決定開坑,至少教通常怪獸們留點念想。
如果未來K社能像翻出「圣夜龍」一樣翻出其他通常怪獸,那再好不過了。
順序按照在YGOMobile中基于“通常怪獸”的搜索結果的倒序(也就是說最后一篇將會是「青眼白龍」)。
其他的廢話放在文章末尾,總而言之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想法。
※標#的部分表示節(jié)選自CNOCG/中國游戲王聯(lián)盟的內容,基本不做改動。
※標$的部分表示摘自日文WIKI,基本不做改動。

漢堡(Hamburger/Burger),對于多數(shù)年輕人來說(尤其是男生們)簡直是太常見了。
少接觸的,也許只是圖方便,偶爾沒來得及吃飯就點個快餐,或者請客的時候不用花時間考慮去什么地方;
常光顧的,甚至可以把快餐當主食,對此十分著迷!
而在這當中,漢堡的地位,幾乎就等同于飲品店里(珍珠)奶茶的地位。不知道選什么,喝奶茶準沒錯——不知道選什么,吃漢堡準沒錯!(※這是在快餐店/奶茶店兼職后得出來的經(jīng)驗。正因如此,快餐店/奶茶店的漢堡/珍珠奶茶幾乎永遠都是銷量第一。)
國內大概是前者多一些,反倒是在國外(尤其是美國),后者時??梢月犝f。
畢竟童年經(jīng)典之《海綿寶寶》,他的工作就是做漢堡:

來自國內外的因素都影響著年輕人們,不說熱愛吧,至少在部分人的眼里,漢堡應該是帶著美好的濾鏡的。說到底,漢堡本就不是健康的食物,等到年紀稍大了,就算想吃,身體應該也受不了,相當于變相給它打上了「青春」的標簽。
事實即是,久遠的影響力證明了它的價值,時光就是它最強大的濾鏡。
——然而奇怪的是,「漢堡」在游戲王的卡池里只有一種類。(※能檢索到的兩張卡實際上相互綁定,嚴格來說就是一種類。)
我們都知道漢堡是兩面包夾芝士(×)兩塊面包夾著菜、番茄、肉等。

但是面包有「魔偶甜點·面包干管家」「魔偶甜點·牛角面包狗」「狒狒面包樹」三種選擇(※魔偶甜點保護協(xié)會對此表示強烈譴責?。?/span>,菜大可以從植物族怪獸里挑選(※小黑屋里的蒲公英獅瑟瑟發(fā)抖),番茄也有專門的怪獸。肉則更多,甚至還有十分契合主題的「鬼牛肉」來作為食材!
可惜成品的漢堡只有那個「漢堡」。
并且,在指定了祭品(×)食材(√)的DM2和真DM里,制作「漢堡」的材料還和上述的怪獸相去甚遠……

「生化植物」

收錄于遠古卡包Vol.5,罕貴度為N。
描述:地下研究所的實驗大失敗后所產生的怪獸。
*日文原卡名「B?プラント」中,注音「B(バイオ)」是「Biotechnology/生物技術」的簡寫,「プラント」= Plant。
制作「漢堡」的其中一種菜。
考慮到已經(jīng)是Vol.5的卡,其形象可以看出不少前面的植物族怪獸和惡魔族怪獸的影子(不過腿倒是畫得像恐龍……沒有惡意哦_〆(′Д` )。
單看卡圖,就能想象到做出來的東西有多么可怕。
※給我一種……啊,查到了,「花御(はなみ)」的既視感:

也教人好奇研究所原本準備做什么實驗?它原本又是什么東西?
介于它掛著「植物」的名頭卻是惡魔族,描述里又出現(xiàn)了「地下研究所」「實驗失敗」的關鍵詞,很難不讓人猜測,會不會又雙叒叕是「平庸鬼」的杰作:

※另外,由于它不是植物族,所以看起來很搭配的「魔菌」,它沒辦法裝備:

至于原型問題,這里參考一下「狒狒面包樹」的卡圖:

假設腳是樹根(或者擴大到「植物」的根部)變的,奇怪的蛇形左手是樹藤(或者植物組織)變的,但是五官上方也不像「狒狒面包樹」那樣,具有明顯的樹的特征。
有朋友說它像白蘿卜,這里保留意見:

總而言之這又不是做菜,白蘿卜放進去也太奇怪了吧(

「格里格爾」

——啊,畢竟這是通怪專欄,這里就不展開了。
簡單來說,這家伙在DM系列游戲里被改為通常怪獸,描述為「くるくる回りながら頭の葉で攻撃したり 種を飛ばしたりする/頭頂?shù)娜~片轉來轉去,可以用來攻擊,或者放飛種子」。
介于種子的存在,不可能是洋蔥。
那就當番茄吧?

「牛魔人」

最早收錄于遠古卡包Vol.6,罕貴度為N。
描述:住在森林里的牛魔人,用突起的角進行突襲。
*TCG譯名:「Battle Steer」。有趣的是,Steer這個詞作為名詞時,指閹公?;蛘呷庥霉?。
——「漢堡」的牛肉餅!(※由于TCG收錄這張卡時已經(jīng)02年了,有可能那邊是故意的。)
*住在(場上有)「森」時,攻守數(shù)值實際上是2000/1500。
$明明手里有武器,卻要「用突起的角進行突襲」。難道這把三叉戟是擺設嘛?
※順帶一提,因為角不往前長,而是向兩邊,所以比起攻擊敵人,大概扎到自己肩膀的可能性更高。
*雖然可能不少人根本不知道,但是這只怪獸確實是城之內的卡:

而動畫這里把怪獸換成了「獅子王」,于是大家就真的見不到了——

※編者注:現(xiàn)在基本只能在DuelLinks里見到了,以城之內NPC作為對手時,如果他有怪獸存活,就有一定概率上級召喚這只怪獸……不過我記得沒有語音——等等。好像是同為5星獸戰(zhàn)士族、城之內持有的另一只怪獸「加魯撒斯」。它這也太慘了╮(╯-╰)╭。
※作為原作漫畫早期登場的怪獸,不出意外的在萬代版卡片里收錄了:

(除了配色陰間的問題之外,這卡最大的價值是它的描述:「東洋からやってきた、牛の魔人/自東洋而來的牛魔人。」基本可以認為說,這只怪獸的原型是《西游記》的牛魔王。)
※另外,Wiki介紹說$這只怪獸在The Value Book 4上有“海馬使用的主力級別卡”的記載,不過被認為是和「ミノタウルス」搞混了。
——這個名字,指的就是那個牛、頭、人、喔:)

「饑餓的漢堡」

最早收錄于Pharaoh's Servant - ファラオのしもべ -(PS),罕貴度為N。
儀式:「漢堡的食譜」降臨。必須從自己場上或手卡把等級直到6以上的怪獸作為祭品。
*日文原卡名「ハングリーバーガー」=「ハングリー/Hungry」+「バーガー/Burger」。(※介于Hungry和Hamburger的首個發(fā)音接近,這里可能也有玩諧音梗的意思。)
*專用儀式魔法卡「漢堡的食譜」,其卡圖慣例和對應怪獸沒有什么關系(番茄和生菜?。?/span>

*雖然它是個漢堡,但是它是個戰(zhàn)士族……你敢吃嗎?
※雖然它是個漢堡,但是攻擊力比人還高……「舞蹈戰(zhàn)士」你也太丟人了(

編者注:前文說了這只怪獸在真DM和DM2中的登場需要固定祭品,這兩個游戲均發(fā)售于1999年,PS卡包發(fā)售于00年7月,那么就可以認為說這只怪獸最初是游戲內的原創(chuàng)怪獸;而Wiki補充了它的游戲內描述:「まわりに美味しそうな臭いを撒いて近づくものを逆に食べてしまう/向周圍散發(fā)出聞上去就感覺很好吃的味道,卻會反客為主吃掉接近的東西」——所以果然惡魔族更合適吧?[思考] 還是不理解為什么會OCG化為戰(zhàn)士族。
$在電子游戲「游戲王 虛構封閉王國」中,玩家在城市型的據(jù)點里進行戰(zhàn)斗的話,背景街道中會有掛著繪制了這只怪獸的招牌的店鋪。

雖然「饑餓的漢堡」確實又丑又矬(還沒有壓迫力)又弱又沒人用(這是實話),但前文也提到了漢堡巨大的影響力,作為游戲王卡池內唯一一張「漢堡」,它跨越了多代作品,同時也隨之作為彩蛋(菜單?)藏進了DuelLinks里:
①與圭平:#在官方手游Duel Links中,作為對手登場的圭平的卡組里,有這張卡以及「牛魔人」「格里格爾」和「生化植物」。這捏他了游戲王原作漫畫第26話,圭平和游戲玩死亡俄羅斯輪盤時,被游戲識破詭計而被迫吃下毒漢堡。Duel Links中,圭平這個卡組的名字就叫“毒漢堡”。自己的卡組捏他自己吃癟,也算是一種自嘲娛樂的精神了。


——誰敢說積木沒用???(※順帶一提,召喚詞是:“就算是請客,也會是被下毒的款待!「饑餓的漢堡」?。 ?。)
②與小鳥:盡管不容易看清,不過她在怪獸咖啡屋那里真的拿過這張卡當菜單用。

因此小鳥在DL里也有「饑餓的漢堡」的召喚語音,不過只會說名字。
③與澤渡:ARC-V第三集,澤渡搶走「星讀」「時讀」時,把一堆“垃圾卡”扔給了游矢:

于是DL的澤渡也有特殊語音:“「饑餓的漢堡」……這樣的垃圾卡,還是毒漢堡更好!”
——大概是鞭尸圭平。建議海馬追究責任(bushi)。

下午沒課后一直忙到現(xiàn)在,晚飯都沒吃——
那就點外賣吧,比如漢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