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無比的貞觀時代,為何人口不多且增長緩慢?
輝煌無比的貞觀時代,為何人口不多且增長緩慢?人口大爆發(fā)倒是出現(xiàn)在國力遜色的高宗—則天時期。

貞觀十三年(639),唐朝人口2800萬。
永徽三年(652),唐朝人口3500萬。
神龍元年(705),唐朝人口6400萬。
天寶十三載(754),唐朝人口8600萬。

武德八年,除梁師都外,中原進行第一次人口摸底,總戶數(shù)230多萬戶,還不足2000萬人。當然數(shù)字被低估嚴重。

唐朝安史以前,歷代朝廷都主張多生多產(chǎn)。特別是武則天時代,甚至主張“女子15歲必須結婚,以及不得出現(xiàn)特殊原因外曠夫與寡婦?!?br>
8世紀中葉,唐朝人口占全球人口比重達36%(加上吐蕃、回紇就超過40%)。不過貞觀時代人口增幅并不高,官方掌握總人口不足2000萬。明顯遜色于后來則天時期。

感覺相比于隋朝,貞觀時代其實并不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