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重啟,前途未卜
?

給榮耀一個"巨人"(華為)肩膀,能否成就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作為時下"最大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新榮耀的前途和發(fā)展似乎一直都備受人們的關注。
3月發(fā)布V40輕奢版,定價2999元起,較此前發(fā)布的V40定價降低600至700元,但這似乎并沒有降低人們對其前途的擔憂。雖說新榮耀繼承了華為很大一部分能力,也擺脫了供應鏈限制,但面臨更多的,或許仍是考驗。
榮耀CEO趙明曾反復表態(tài),"榮耀將走向中高端市場,毫無疑問。"脫離華為之后,榮耀也釋放出了自己的高端夢想。只不過在外界看來,這一夢想要想實現(xiàn)似乎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品牌包袱在身:慣性認知阻礙,中低端"帽子"難摘?
榮耀為什么想要發(fā)力高端市場?以下兩點原因或許非常關鍵:
一方面,榮耀從華為獨立后,新榮耀的人員技術(shù)一整套都是華為的班底,涵蓋了研發(fā)、銷售、營銷、供應鏈、財政等完整的體系,具備相應的人才儲備。而且,也沒有了過去涇渭分明的束縛,可以放開手腳的去做高端機。
另一方面,近幾年手機市場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存量競爭,智能手機市場增長陷入停滯。存量市場下,倒逼各個玩家去爭搶別人的地盤。因為不只是榮耀,小米、OPPO、vivo也都如此,紛紛發(fā)力高端市場。
然而對于榮耀而言,作為很長一段時間都處于中低端的市場定位,或許會是其發(fā)力高端市場的一個阻礙。
之前華為為什么會需要榮耀?答案其實就是高端與中低端分層治理,在這一過程中會想辦法保護好高端品牌并同中低端品牌保持距離。
事實上,在很多領域產(chǎn)品高中低端定位都是涇渭分明的,這其實是一種品牌保護措施。就像此前吉利收購沃爾沃,吉利承諾沃爾沃運作的獨立性,李書福就說了,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就是不想由低端切入的吉利傷害到高端品牌。
可如今榮耀發(fā)力高端品牌,其過去中低端基本盤想必是不會丟下的,可這樣一來是否會存在品牌定位混亂的危險呢?這一點或許會讓人產(chǎn)生顧慮。
從目標用戶的角度來看,過去榮耀的的產(chǎn)品定位較低,之前的品牌粉絲消費能力大都也是中低端手機的消費者,如今突然發(fā)力高端,這部分品牌粉絲恐怕很難有效挖掘。而那部分高端手機用戶呢?考慮到過去榮耀手機的品牌認知定位,是否愿意買單或許仍需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關于品牌印象,戴維·阿克在其《品牌組合戰(zhàn)略》一書中曾這樣描述,心理學家曾經(jīng)記錄過這樣一個事實,人們受到不利信息的影響的程度遠遠大于受到有利信息影響的程度。例如,假如對某人的最初印象是負面的,隨后即便出現(xiàn)正面信息,也很難改變第一印象了。而過去榮耀的給大眾的第一印象,似乎也是很難被扭轉(zhuǎn)的一件事,如今小米、OPPO等品牌進軍高端手機這么困難或許很大程度上也有這方面的影響。
另一方面,如果真的另起爐灶,無論另建高端品牌還是另建中低端,這里面似乎也需要付出許多的時間成本。在其它手機品牌在拼命爭搶華為、榮耀市場的情況下,留給榮耀的時間似乎真的不會太多,看起來似乎也只有榮耀自己高中低端眉毛胡子一把抓了。只是推出自己的高端旗艦系列Magic,并沒有另起品牌,把Magic作為行業(yè)最頂級旗艦產(chǎn)品來打造。
當然了,這里面其實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榮耀真的可以玩轉(zhuǎn)高中低三檔手機,品牌印象的影響可以克服。只不過目前看來難度有些大。具體能否做成,我們或許也只有把答案交給時間。
各鏈條百廢待興:留給新榮耀的時間還有多少?
劍指中高端手機市場,新榮耀的現(xiàn)實能否承載自己的野心?目前看來,情況似乎并不樂觀。
首先是宏觀環(huán)境方面,2021年時榮耀重啟的關鍵一年,但是整個大環(huán)境卻面臨著眼中缺貨的尷尬局面。
IDC稱市場格局的潛在變化,激發(fā)了新一輪的市場爭奪,并進一步延伸至上游供應層面。整個供應鏈,尤其芯片端的競爭將愈發(fā)激烈。IDC認為,"缺貨"將成為2021年內(nèi)行業(yè)的關鍵詞,供應鏈端不穩(wěn)定的態(tài)勢將在2021年約50%的時間內(nèi)持續(xù)。
小米Redmi品牌負責人盧偉冰也在微博上表示:"今年芯片太缺了。不是缺,是極缺。"
對于正在重啟的新榮耀而言,這或許不是什么好消息。缺少了芯片,手機便無法完成正常的組裝生產(chǎn),這可能會對其手機正常生產(chǎn)產(chǎn)生影響。尤其是在自身供應鏈還在恢復的情況下,芯片大環(huán)境的影響,可能會影響其恢復進程。
然而,市場和用戶是健忘的,供應鏈恢復速度因為外部原因可能受到阻礙,這或許也會影響榮耀對大眾對自己品牌粉絲的品牌影響力。
其次,進軍高端市場的榮耀,它所面臨的不只是蘋果、華為,還有老對手小米OV。從多個維度來看,雙方的狀態(tài)差距似乎還很明顯。
對于新榮耀而言,整體情況似乎像是處于百廢待興的時候,但是小米OV們卻厲兵株馬嚴陣以待。尚未完全恢復的新榮耀,暫時可能在渠道、供應鏈等關鍵要素同對手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除此之外,據(jù)天眼查APP檢索顯示,目前榮耀的大股東方面顯示為深圳智信新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也被稱作"最大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但相對于小米OV,缺乏華為支撐后,榮耀是要靠融資支撐自己渠道、供應鏈、研發(fā)、生產(chǎn)等各種能力嗎?

不過這樣看來,在資金方面是否有能力同小米OV等競爭對手較量或許存在疑問。
畢竟對手一直都在正常生產(chǎn),按時推出新款手機,而且在開拓印度、東南亞等海外新興市場方面成效顯著。此前華為由于國際形勢可能也影響了榮耀的海外市場布局,如今新榮耀可以放開手腳布局海外市場了,但是在節(jié)奏方面或許已經(jīng)落了下乘,這一點或許不得不仔細考慮。
最后,是榮耀自身原因,榮耀是否具備足夠的精力、時間以及資金實力去完善自己的基礎設施呢?畢竟榮耀要做的事太多了,渠道、營銷、科研、品牌建設等都需要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關于渠道,榮耀方面有則消息似乎是讓人有些詫異。最近《極點商業(yè)》的報道引起不少人的關注,《極點商業(yè)》稱他們采用最原始的笨辦法,每家相加得出了榮耀線下授權(quán)店現(xiàn)在的數(shù)字:1315家。與2019年對外宣傳的2300多家相比,兩年后反而減少了1000家。
當然了,具體計算是否存在失誤我們不得而知,或許里面有什么誤差,只不過數(shù)字差距似乎是有些大。
而且過去榮耀似乎給人的感覺就是主打線上渠道,針對的廣大年輕人。在下沉方面與以線下渠道見長的OPPO、vivo們相比,恐怕就落了下乘。況且過去一段時間,各大品牌一直都在深耕線下渠道。獨立后的榮耀,或許需要更強大的線下布局才行,只不過這些投入可能有些大,也需要一段時間。從這個維度來看,榮耀和對手相比似乎是落了下乘的感覺。
當然了,對于新榮耀而言,最大的挑戰(zhàn)可能還是高端機和中低端手機能否兼顧的問題。目前來看,新榮耀似乎在高端手機布局層面聲音較大,中低端手機今后在集團層面被擺放在什么位置上?目前外人恐怕很難得知,恐怕榮耀自身可能也在嘗試摸索探究可能性。
在向善財經(jīng)看來,新榮耀布局高端市場可以參考小米,兩家都是高通的芯片,可小米高端布局上表現(xiàn)似乎并不算好,新榮耀或許更謹慎一些才行。此外,也不可能一股腦的投入到高端手機市場,還需要估計一下中低端手機市場。畢竟一家企業(yè)的業(yè)務拓展驅(qū)動力,來源于能守住自己的基本盤,然后才有能力去實現(xiàn)自己的規(guī)劃。而新榮耀的基本盤,在大眾看來其實就是中低端手機業(yè)務。
供應鏈恢復需要時間,即將推出的Magic有待檢驗,中低端手機底盤需要守住,新榮耀的問題和挑戰(zhàn)似乎還有很多。
當然了,或許就像新榮耀CEO趙明所說的,現(xiàn)在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事實上,在外界看來最難的一段時間其實已經(jīng)挺過去了,目前幾乎所有的供應鏈伙伴已經(jīng)全面恢復對榮耀的供應,并與新榮耀簽署了合作協(xié)議,高通芯片產(chǎn)品已在開發(fā)列表當中。各項事物都在陸續(xù)恢復。無論怎樣,祝福榮耀,希望克服一切挑戰(zhàn),實現(xiàn)王者歸來!
向善財經(jīng)原創(chuàng)稿件,訂閱號ID:IPOxscj,商務轉(zhuǎn)載合作聯(lián)系:a913613543,轉(zhuǎn)載保留版權(quán)信息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