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瘋狂背刺的裝甲車————俄羅斯BTR-90兩棲步戰(zhàn)車
БТР-90兩棲步戰(zhàn)車(英文:BTR-90 Armored personnel carrier?)是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在BTR-80步戰(zhàn)車的基礎上,設計的一型8×8輪式步戰(zhàn)車,于1994年首次公開展出。
BTR-90兩棲步兵戰(zhàn)車從許多方面講,就是早期BTR-80步兵戰(zhàn)車的升級版,防護級別更高、內部容量更大、武器威力更大、機動性更高。
BTR-90輪式裝甲輸送車由俄羅斯阿爾扎馬斯機器制造廠制造。在偉大的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阿爾扎馬斯機器制造廠生產的嘎斯卡車是蘇聯紅軍摩托化部隊的主要裝備。1945年,蘇軍突擊兵團就是乘坐它制造的嘎斯卡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進攻節(jié)奏在行進間占領了納粹德國重鎮(zhèn)羅斯托克,打開了通向柏林的大門。嘎斯卡車成為蘇軍取得羅斯托克之戰(zhàn)勝利的標志性裝備,這也是該廠的驕傲。為此,在該廠的要求下,新投產的BTR-90輪式步兵戰(zhàn)有了“羅斯托克”(ROSTOK)的綽號。
發(fā)展沿革
早在二戰(zhàn)時期,為了能夠讓步兵在紛亂的戰(zhàn)場上追上裝甲部隊,蘇聯就研發(fā)了BA- 6、BA-10和BA-27等各式輕重型輪式裝甲車。這些車輛主要使用GAZ等民用車底盤,使其在平坦的公路上有著較快的速度,但由于發(fā)動機所限使得這越野性有一些不足。隨著戰(zhàn)斗的深入,這些輪式裝甲車逐漸被輕型坦克所替代,可以說早期的輪式裝甲車雖然速度有保證,但在防御力和火力上有一些差異。
二戰(zhàn)結束后,為了加快步兵的行進速度,原本已經退出現役的輪式裝甲車再次被蘇軍高層提上日程。1950年,二戰(zhàn)后首輛輪式裝甲車BTR-40入列蘇軍部隊;1959年,由V·戴德科夫研發(fā)的BTR-60進入蘇軍服役,這款裝甲車總重量達到了10.3噸,車長為7.56米,除去3名駕駛員外,該款裝甲車可以搭載14名步兵和乘客。動力上,使用2部GAZ-40P六缸汽油發(fā)動機,最快行駛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80公里。
到了20世紀70年代,BTR-60的升級版BTR-70也成功研發(fā),之后這兩款戰(zhàn)車陸續(xù)參加了阿富汗戰(zhàn)爭、安哥拉內戰(zhàn)等戰(zhàn)斗,并在實戰(zhàn)中發(fā)揮了不俗的成績。其搭配的KPVT 14.5mm重機槍和"德什卡"12.7mm機槍,對于手無寸鐵的步兵和游擊隊絕對是噩夢般的存在。
80年代末期,BTR-80型裝甲車也成功服役。相比之前的裝備,BTR-80在動力上有了巨大改善:一款馬力為260匹的"卡瑪斯-7403"水冷柴油發(fā)動機替代了原本的雙引擎,同時車體外部也進行了改良;在外部配置上,新版光學裝置和紅外線探照燈,以及煙霧發(fā)射器也都首次配在車體之上;在主武器上,在保留前兩款重機槍的基礎上,一款30mm的2A72機炮也被安裝在車身之上,該款升級版本為被稱為BTR-80A型。
此后的事件,BTR-80成為了蘇軍和解體后的俄軍主力的輪式裝甲載具,在快速輸送士兵前往戰(zhàn)場方面,BTR-80有著極強的輸送能力。但精益求精的俄軍高層依然希望能有一款新式戰(zhàn)車能夠在BTR-80基礎上有所提升,于是一款新型輪式裝甲車的研發(fā)活動正式擺上了臺面。
時間來到1993年,BTR裝甲車的研發(fā)廠商——位于下諾夫哥羅德的阿爾扎馬斯工廠接到了俄軍高層制造新式輪式裝甲車的文件,經過對BTR-80的細致研究和數據收集,當年10月測試樣車被正式研制出來。1994年在莫斯科舉行的一次軍事博覽會上,新的裝甲車樣車正式出現在人們面前,官方也正式披露了它的新代號——T-90輪式裝甲車,代號"羅斯托克"。
BTR-90裝甲輸送車具有很高的機動性、火力和生存能力,可供機械化步兵和海軍陸戰(zhàn)隊執(zhí)行火力支援、輸送人員、監(jiān)視、偵察和巡邏任務。該車有多種變型車,包括步兵戰(zhàn)車、指揮車、控制車、通信車和技術與醫(yī)療支援車等。該車采用封閉式焊接裝甲鋼板車體。

BTR-90裝甲輸送車秉承了BTR系列輪式戰(zhàn)車的一貫特點,動力艙在后,戰(zhàn)斗艙在前,突擊隊員艙位于車體中部。
從外觀上來看,BTR-90的外形車體略微大于BTR-80,其特殊的"尖鼻子"類似于美軍的LAV-25,車體整個用裝甲鋼板進行焊制。車體布局類似于BTR-80,車長和炮手都在炮塔中進行作戰(zhàn),駕駛員位于炮塔中前部,司機和炮塔的后方便是乘員艙,包括乘員在內累計可以搭載10人。最初的側門設計是位于車輛兩側,方便于BTR-90快速裝載士兵
車輛特性

BTR-90最高時速能達到100公里/小時,并擁有與履帶式步兵戰(zhàn)車相同的越野能力,在通常狀態(tài)下,車輛平均時速在50公里/小時左右。 車輛可以行駛于水面上,他的兩個噴水推進器可以使車輛在水上航行,當載具作為兩棲登陸的運輸工具時,最高速度可達9公里每小時,同時也可通過兩棲登陸艦或者兩棲攻擊艦直接部署于水上并且快速投入到戰(zhàn)斗中。
BTR-90可以通過卡車、火車、登陸艦、水翼船、大型運輸機進行運送。 液壓機械的傳動方式有利于增加其可操縱性。向兩邊的車輪提供不同的動力和速度可以使BTR-90在6米內完成一個90度的大轉彎。當所有輪子同時運作時完成一個90度的轉彎也只需要14米。 在越野方面,自行車常速行駛可以直接跨越2.1米的寬溝。發(fā)動機整體協助行駛可以爬山斜度最高達60度的陡壁和80厘米以下的垂直障礙物。
車輛的內部空間大約有12立方米,負載達7000公斤,并且可以掛在戰(zhàn)車空調系統(tǒng)。 車長有權利對戰(zhàn)車進行全面監(jiān)控以及監(jiān)測,也可以控制炮手的武器。車載信息控制系統(tǒng)(OIC)可以自動控制載具的發(fā)動機系統(tǒng)以自動運行戰(zhàn)車,這是第一次采用該系統(tǒng)的地面載具。輪胎實心壓力系統(tǒng)能保護戰(zhàn)車輪胎被攻擊爆胎后仍然可以行駛
裝甲防護
眾所周知,蘇聯時代研發(fā)生產的BTR系列裝甲車,一向以皮薄餡大著稱,尤其是早期型號的BTR-50,甚至無法抵御“莫洛托夫雞尾酒”的攻擊。而BTR-80在阿富汗的表現也可以用非常糟糕來形容,盡管裝備的大口徑機槍有不錯的壓制能力,但過于薄弱的車體無法為載員提供有效的保護,在地雷面前更是容易直接被炸成一堆廢鐵。
因此BTR-90采取焊接鋼裝甲鋼板設計。BTR-90改進了整個戰(zhàn)車的前緣弧設計,使其能夠有效防御14.5毫米口徑的槍彈。側面裝甲的傾斜設計可以有效防止大口徑機槍和爆炸產生的彈片碎片。 附加防御裝甲也可以加裝在車體周圍,比如采取被動防御方法的爆炸反應裝甲,這樣的強化升級可以有效增強車輛在戰(zhàn)場的存活率,同時車體為了行徑過程中的視野也可以加裝鋼化玻璃觀察窗和車體折射觀察鏡。 該車集成的NBC(核、生物、化學)保護系統(tǒng),保護車內乘客在遭遇核沖擊波、穿透輻射核攻擊、放射性塵埃、細菌和化學武器攻擊之時給予最大限度的防護。
BTR-90的戰(zhàn)斗輪胎也可以有效防止小型地雷炸彈,小口徑武器的攻擊。
BTR-90還擁有一個自動消防系統(tǒng),如果車輛產生損壞該系統(tǒng)就會自動運轉,通過車體排水和滅火系統(tǒng)來緊急修復戰(zhàn)車。除此之外,BTR-90也擁有和一個經濟反制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之下的煙霧排放系統(tǒng)擁有六個煙霧彈發(fā)射器,發(fā)射高熱紅外線煙幕干擾紅外制導導彈的制導
動力系統(tǒng)

BTR-90型輪式步兵戰(zhàn)車重17噸,裝有功率為375千瓦的柴油發(fā)動機,路面最大行駛速度達100公里/小時,在遭到嚴重破壞的路面上行駛仍可達到50公里/小時。BTR-90可隨時趟過水中障礙,在4個輪胎完全損壞的情況下仍具有戰(zhàn)場轉移能力。它可運送1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每個步兵乘坐的空間比過去的俄制戰(zhàn)車增加了50%,這對外觀輪廓沒有多少增加的BTR-90而言實在是不小的突破。車輛的減震系統(tǒng)得到相當改善。對俄軍官兵而言,在路況很差的俄羅斯外高加索地區(qū)行駛,這實在是個福音。
為了保證該車的機動性和靈活性,阿爾扎馬斯工廠為BTR-90提供了一款強悍的柴油增壓發(fā)動機,通過水冷降溫和渦輪增壓,可以讓發(fā)動機產生約510匹的馬力。另外該款發(fā)動機可以逆向轉動,幫助兩邊的輪胎提供不同的動力,當進入復雜路段時,車體自帶的獨立懸掛會達到最佳的減震效果。
武器裝備

BTR-90使用希普諾夫2A42 30mm口徑機炮,能攜帶500發(fā)炮彈。同主炮一軸的還有一挺7.62毫米PKT同軸機槍,載彈量為2000發(fā)子彈。炮臺上還有一門30毫米AGS-17自動榴彈發(fā)射器,還加裝有9M113型“競賽”反坦克導彈、以及“針”式防空系統(tǒng)。該車對敵坦克目標的有效打擊距離為4000米;直升機目標為2000米~2500米;有生力量及非裝甲運輸工具目標為4000米。。
導彈炮臺上安裝攜帶了5發(fā)Konkurs肩扛式反坦克導彈導彈以對付裝甲目標。這5枚導彈是直接安裝到車體上的,所以可以直接拆卸下來由單兵使用。
戰(zhàn)車的武器系統(tǒng)都集中于炮臺,配合消防系統(tǒng)協調運行?;鹂叵到y(tǒng)使得車載武器可以在運動的時候發(fā)現瞄準目標并且計算目標位移來開火并且擊中目標。 炮塔可以360度旋轉和最小-5度最大75度的仰俯角射擊。 除了車載武器,乘客也可以通過車體小艙門來發(fā)射自己攜帶的武器彈藥以增強戰(zhàn)車總體火力
衍生型號
BTR-90M

原主武器"希普諾夫"2A4 30mm機炮和PKT 7.62mm同軸輕機槍成為了新的副武器。這使得BTR-90M在實戰(zhàn)中有了更為穩(wěn)定的攻堅火力,阿爾扎馬斯工廠也希望俄軍高層能夠借此機會讓新戰(zhàn)車盡快入列。但
BTR-90 m在2001年首次公開展出卻并未服役于軍隊。
Krymsk
2013年7月30日,據俄羅斯透露,BTR-90已經重新設計并且以此基礎開發(fā)了無人駕駛版本,該車被稱為Krymsk。
該車可以使用電池和燃油雙向動力源行駛。經過測試表示Krymsk最大移動速度可以達到97公里每小時,僅在短短的33秒內便可加速到80千米每小時。 Krymsk通過遠程遙控的方式進行戰(zhàn)斗,可以配備新式的武器系統(tǒng),包括未來激光武器和電磁投射武器。但這創(chuàng)新舉動依然是被俄軍高層所否決,BTR-90的未來更加難以琢磨。
實際上BTR-90輪式裝甲運兵車,很大程度上是基于BTR-80改良而來的一種衍生型,兩款車的布局都非常相似。
因此俄羅斯軍方也未正式采購過BTR-90,很顯然BTR-90并不能滿足未來的作戰(zhàn)需求,以往配合機械化部隊,在東歐大平原上實施大縱深穿插的作戰(zhàn)理念,已經不適用于俄羅斯了。
未來的沖突規(guī)模趨近于小型化,城鎮(zhèn)化,那么BTR-90就顯得非常不可靠了。尤其是沿用BTR-80的布局方案已經在阿富汗戰(zhàn)爭和車臣戰(zhàn)爭中,被證明是非常不可靠的,載員很容易在下車時遭到密集火力封鎖,也很容易被RPG火箭筒連人帶車一鍋端。因此俄羅斯軍方才決定放棄采購BTR-90,轉而尋求更加符合未來俄軍戰(zhàn)術定位的裝甲運兵車。
因為BTR-90的下馬,俄軍只能將原有的BTR-80型裝甲車進行升級改造,其發(fā)動機換成了300馬力的柴油發(fā)動機,外層裝甲也進行了升級,并加裝了適合自己的"格隆納斯"導航系統(tǒng),2009年升級后的裝甲車正式亮相,官方名稱為"BTR-82"裝甲車;2013年,搭配新款2A72 30mm機炮的升級版本BTR-82A正式列裝俄軍部隊【第一次背刺】
因為俄軍大量采購BTR-82A的緣故,BTR-90入列的機會變得越發(fā)渺小。隨著BTR-82A逐漸形成戰(zhàn)斗力,加上升級成本開始降低,BTR-90可以說基本上結束了它的使命。

而且俄羅斯國防汽車與裝甲總局,在進行了一系列研討論證和比對歐洲裝甲車輛數據之后,于2009年正式著手設計VPK-7829工程項目,也就是未來的K-17“回旋鏢”通用輪式裝甲車平臺。

2015年紅場閱兵上,俄軍高調推出了新式的"回旋鏢"8×8輪式裝甲運兵車,BTR-90也正式宣布被廢除,成了一款無人問津的載具?!镜诙伪炒?/span>】
根據現有的數據顯示,俄軍現有的BTR-90數量在80-139輛之間不等,這些BTR-90大部分處于逐步退役狀態(tài),2011年生產線停止后,原有的BTR-90只能進行基本的保養(yǎng),便很少出現在俄軍的實戰(zhàn)當中。
BTR-90的結局,側面體現了俄軍資金水平的不足和現代化裝備低劣情況。直到2011年俄軍的現代化水平才有了好轉,"回旋鏢"裝甲車的入列可以說為生不逢時的BTR-90報了"一箭之仇",讓俄軍的裝甲車發(fā)展有了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