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不定義青年們,一周年快樂!
嗨,我是綺璇。這周沒有青年嘉賓的故事,打算來講講我們自己的故事。
2022年7月1日,在沙面的洋樓連廊里,伴著陽光、微風,和滿眼的綠,我和絲潔討論了一個下午,終于從十幾個備選中,敲定了這個項目的名字——「不定義青年」。
我們希望做些事情,讓每個人都能找到生命的意義和美好。

這個愿景很大、很遠,這一年里,我們從零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讓它變得越來越清晰。兩個教育行業(yè)出身的人,像孩童學步一樣,嘗試學著用新媒體的形式,傳達我們的理念和想法。
生活需要儀式感,創(chuàng)業(yè)也是。
今天的這篇文章,送給每一個關注「不定義青年」的珍貴的你,也送給這一年努力的我們自己。
Vol.1
為什么想做這件事?
“為什么你們想要做這件事?”這是在這一年時間里,我們最常會被問到的問題。
實際上,想法并非在突然之間冒出來的,而是在內心醞釀已久。
每當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總喜歡用“我們之前都是做教育的”這個句式開頭。我從2015年大二開始,與同為讀中文系的伙伴們創(chuàng)業(yè)做兒童中文素養(yǎng)課程,度過了職業(yè)生涯的第一個七年,絲潔則是在某K12頭部教育機構做校區(qū)運營。
正是在第一段創(chuàng)業(yè)之旅中,我感受到我自己、也看到年輕的同事們,在初入職場時都會面臨著迷茫和困頓。我開始意識到,成長和自我探索,絕不僅僅是屬于孩子們的事。

從2019年開始,我會不自覺地去接觸職業(yè)生涯發(fā)展、個人成長、管理心理學等方面的內容,在閱讀和學習的過程中,更加了解自己。2021年初夏,我開始了ICF體系的Coaching專業(yè)課程學習,同學中常有500強企業(yè)的高管前輩,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女孩混跡其中,畫面顯得十分有趣。
這幾年,相信都不難感受到,我們已然進入了“不確定”的時代,青年的焦慮、迷茫、困惑常常占據媒體的頭條版面,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關數(shù)據也愈發(fā)觸目驚心。“去做點什么”的想法,在我的心中越來越響亮。
于是,在2022年春節(jié)后,我找到了絲潔。除了能力方面的考量,一個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她的本科是在醫(yī)科大學的應用心理學讀的,科班出身,有足夠專業(yè)的認知。

縱然泛心理服務行業(yè)在國內仍是一個新生事物,“新”在某種程度上就意味著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一些負向個例也會影響大眾對行業(yè)的理解和感受,但不代表人們沒有向內探索的需求,也不代表真正科學專業(yè)的方式方法沒有用。
我們仍希望擔負起哪怕一點點的責任,用科學的態(tài)度和判別力,去觀察和記錄當代大眾青年的真實思考,甄選優(yōu)質、專業(yè)且好玩的內容,支持青年以成果為導向,形成最適合自己的行動指南。
Vol.2
這一年,我們做了什么?
2022年秋季,我們決定制作「100位青年的不定義選擇」視頻欄目。我們想通過記錄和呈現(xiàn)當代青年的真實故事,讓更多人找到適合自己的發(fā)展方向。
那時我們逐一聯(lián)系候選的嘉賓,坦誠地講著我們的想法,有婉言拒絕的,也有欣然答應的。回想起來,那時我們還沒有已播出的內容,甚至連拍攝經驗都沒有,他們愿意把自己和故事交給我們,真的是莫大的信任和鼓勵。

我們拍了第一條對話視頻,然后把身邊的親朋好友拉來做“VIP觀眾”提建議,收到的建議滿滿一頁,優(yōu)點卻寥寥無幾。我們一邊消化這種挫敗感,一邊修改這條粗糙的作品、迭代拍攝流程。直到一個月后,當他們再看另一條作品時,紛紛給出了“進步很大”的夸贊。
度過了幾近停擺的寒冬,在今年3月末,我們發(fā)布了第一條作品,反響和數(shù)據都很不錯??蛇€沒充分感受這種喜悅,接下來卻迎來了一個多月的低迷,粉絲增幅不大,瀏覽量也平平無奇。那時,自我懷疑的情緒又直接襲來,可內心也知道,當能力還沒修煉到一定的水準時,起伏就是很正常的。
而且,也正是在那時,我們更加堅定了初心——做好每一條內容,因為數(shù)字背后就是一個個真實的人呀,我們要對關注了我們的人負責。調整心態(tài)后,我們便繼續(xù)往前走。

轉折點發(fā)生在今年的六月,連續(xù)兩條內容的爆火,一周內完成了10w+的視頻播放量,甚至獲得了視頻平臺的官方首頁推薦。
我們看見了一條條留言,他們通過網絡,把我們當作知心朋友一樣,分享著自己的真實想法。這種相信,是巨大的力量。






現(xiàn)在,我們積累了5k+粉絲的關注。或許和很多賬號相比,這個數(shù)字不值一提,但只要一想到,有幾千位朋友始終在等待著我們的更新,就已經覺得,這事兒真的值得。
這一年,我們還做了第一套文創(chuàng)產品,進行了第一次線下快閃活動。也許未必完美,但邁出了第一步,就會有無窮的將來。


關于創(chuàng)業(yè),有一個比喻很是形象——“創(chuàng)辦公司就像跳下懸崖,然后在墜落的過程中組裝一架飛機。”
情懷和愿景以外,我們也在不斷腳踏實地、小步快跑地迭代和驗證商業(yè)模式。內容創(chuàng)新很重要,商業(yè)模式的創(chuàng)新同樣重要,未來我們想做些更大、更有影響力的事情,而不只是一個新媒體品牌。
這一條充滿挑戰(zhàn)性的路,我們相信會十分精彩。

?喜歡印在杯上的那句話“所有苦酸,終會回甘”。
?
Vol.3
寫在最后
現(xiàn)階段,我們的內容主要以視頻的形式呈現(xiàn),而且在視頻時代,公眾號的流量紅利已經過去,但我們依然希望在這里開設一個“窗口”,感受彼此,真誠交流。
也許,比起視頻音頻,文字所傳達的溫度和思想,始終是不能被替代的,因為見字如晤。
很開心你看到了這里。祝好!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