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瀲滟八里殿|義烏市正覺禪寺
【義烏市正覺禪寺】
? ? ? ?正覺禪寺始建于明朝 永樂年間(公元1420年),坐落在城西楊村賈樣山之源。由龔善信士率眾捐資修建。
【歷史淵源】
? ? ? ?正覺禪寺的寺院門前既是舊義烏縣城的官道,因寺院與義烏縣城關相距八里,民間稱八里殿(也稱正覺庵)。
? ? ? ?至清康熙、乾隆之時,正覺禪寺已成一方名剎,寺院規(guī)模宏偉,殿宇齊整,鐘聲能傳數(shù)里,四周居民作息以此為候。
? ? ? ?咸豐十一年,即1861年,太平軍到義烏經(jīng)本寺院時佛像被毀,后重建。解放初,佛像又在文革中遭到破壞,寺院被徹底拆除,雜草叢生,一片荒蕪。改革開放后,黨的宗教政策逐步落實。
? ? ? ?1983年,各善男信女發(fā)心重建正覺禪寺,寺院逐步形成完整布局,并初具規(guī)模。
【政府支持】
? ? ? ?2000年3月,按照義烏市委、市政府城區(qū)擴建的總體規(guī)劃,正覺禪寺決定拆遷,并于當年九月拆除舊址寺院,于2002年3月重擇寶地于稠江街道新科路與正覺路交界處,破土重建。
? ? ? ?正覺禪寺整個寺院的重建工程分為五期,耗資約九千多萬元,以“五五規(guī)劃”完成。
【復建“五五規(guī)劃”】
? ? ? ?一五工程為寺院選址、整體布局設計及圓通寶殿西廂房和圍墻的修建工程,耗資158萬元,該期工程已圓滿完成。圓通寶殿內有自在、白衣千手等觀音,外有壁畫五方佛,四大天王和韋馱菩薩等像。
? ? ? ?二五工程為寺院主建筑大雄寶殿、萬佛宮殿和山門牌樓的修建工程,設計建筑面積約2000平方米,加佛像(三尊大佛、四大名山、四大菩薩、十八羅漢、五百羅漢、二十四飛天、萬手觀音、萬佛)及相關莊嚴用品等用資約1280萬元。
? ? ? ?三五工程為天王殿、鐘鼓樓、禪修院兩邊的東西廂房伽藍殿、祖師殿、觀音殿、地藏殿、延生堂、往生堂和五觀堂等配房的修建工程,總建筑面積約2880平方米,耗資4000余萬元。
? ? ? ?四五工程為藏經(jīng)閣弘法樓以及寺院的整體綠化、美化工程,耗資約3000萬元。
? ? ? ?五五期工程則修建七層“蓮池海會塔”,塑48尊彌陀佛,接引眾生安樂邦,用資約1480萬元。
【正覺藍圖】
? ? ? ?正覺禪寺已創(chuàng)辦念佛堂、助念團,社會需要時還將開辦佛學輔導中心及佛教修養(yǎng)院和正覺慈善基金會等,為弘法利生服務社會發(fā)揮重大作用。建成后的寺院將成為義烏市規(guī)模最大、功能最全,影響最為深遠的寺院之一。
? ? ? ?正覺禪寺的建筑融合了人文、歷史、宗教、藝術、園林綠化等各個方面,建成后的正覺禪寺,將不僅是弘法利生的宗教活動場所,而且將是義烏市城內一個亮麗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