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筆記: 好學生心態(tài)
定義和背景
好學生心態(tài): 所有的努力是為了迎合老師/同學/上司/同事的期待, 盡管能夠做得非常好, 但是其實不是為了自己的興趣和熱愛; 有時候, 甚至完全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和熱愛是什么.
本質(zhì)上是把自我認知建立在外界的評價體系上, 忽略了自我評價體系.
所以解決這個問題, 本質(zhì)上是要解決對自我的認知的問題.
重建自我認知體系
傳統(tǒng)意義上,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被賦予各種各樣的社會責任. 其中有一些社會責任是不必要的, 還有一些甚至是錯誤的.
很少有課程會教授如果認知自己. 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基于課程內(nèi)容的教學.
認識自己并不困難, 難的是意識.
幸福觀
對于應該重視的人/事不夠上心, 對于不應該重視的人/事過于執(zhí)著, 是最主要的阻礙了幸福的原因.
背后體現(xiàn)了認知的失調(diào).
大多數(shù)人的人生追求其實就是”追求幸福”
對于幸福的認知因人而異. 重要的是哪些因素阻礙了幸福.
好學生的例子
舉例: 在一些學校里, 超前學習這種方法是會引起老師反感的. 而在另外一些學校里, 這種方法是會受到歡迎的.
舉例: 在有的環(huán)境中, 積極向上是主基調(diào). 而在另外一些環(huán)境中, 不”擺爛”好像難以融入其中. 而對于擁有”好學生心態(tài)”的人來說, 好像非要融入其中不可, 但又感覺不應該融入, 于是產(chǎn)生認知失調(diào).
很多時候, 其他同學對好學生的”欣賞”其實是他們自己想要被欣賞的一種”投射”
好學生=值得被老師表揚, 被同學欣賞的人.
獎勵機制: 把自我的幸福基于外界的反饋, 而非純粹的”自豪感”
如果自己的某些自發(fā)行為沒有獲得認可, 就會立刻產(chǎn)生認知失調(diào).
分析: 如果擁有”好學生心態(tài)”的人在好的環(huán)境中, 就會變好; 在壞的環(huán)境中就會變壞. 但是正因為這樣, 無論是不是好的環(huán)境, ?他的變化都不是取決于自身的意識. 而且一旦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一次, 就很容易不斷地發(fā)生. 所以改變這個意識非常困難, 也極其重要.
如何改變?
因為”你聽不到他們的聲音了”
比起自我認知而言, 這些都是次要的.
但是這些事情也是一個心智成熟的人必須要學會并且做到的.
是真的聽不見了. 因為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這并不是一種”逃避”或者”無視”, 而是”選擇了自己認為正確的道路”
同樣需要學會傾聽, 學會了解身邊人的需求, 學會了解自己的項目的利益相關者的感受.
“自我交談” / self-talk
這種狀態(tài)好像是可遇不可求的. 但這其實是可以鍛煉的一種能力.
自主/刻意自我交談是一個人認知水平高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
甚至在身邊都是人, 環(huán)境噪音非常多的情況下, 認知水平高的人依然可以流暢地和自己交流.
這樣的交流不需要是一味地夸獎自己, 而是平靜的交流. 事實是怎樣就是怎樣, 好又無所謂, 壞也無所謂, 但是要遵從內(nèi)心的想法去做事, 就更容易獲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很多時候, 我們會有”負面自我交談” / negative self-talk, 就像”唉, 我上個月做的那件事情太蠢了”, “唉, 我怎么會犯這么多錯誤, 還有很多低級錯誤”, “唉, 我當時就不應該做這個決定的”
但其實, 我們應該花更多的時間進行”積極自我交談”或者”平靜的自我交談”
大家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嗎? 在一個人走在馬路上, 或者一個人在房間里的時候, 不看手機, 不看電腦, 自己就會和自己對話. 比如”我現(xiàn)在要干嘛啊?” “寫會兒作業(yè)?” “我要怎么寫作業(yè)啊?” ”復習一下課上的內(nèi)容?” “我現(xiàn)在狀態(tài)不好, 但是好像來不及了” “那就試試看?” “好”
我們要用成長式的心態(tài)去看待自己的人生.
但是我知道事情最終會好起來, 只要我有積極的心態(tài), 找對了方法, 并且做了很多努力.
就算最終沒有獲得成功, 我也在這個過程中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 我也更加了解自己了.
我允許自己努力, 也允許自己休息, 同樣允許自己躺平.
我允許自己有積極的時刻, 也允許自己有消極的時刻.
我允許自己有很多缺點, 我可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我同樣可以接受別人的不完美. 但是我會通過不斷的努力, 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 哪怕速度很慢, 哪怕別人看不到, 哪怕別人不會夸獎我, 甚至哪怕身邊的人很多都在嘲諷. 我相信我可以做到, 我的自信和任何人都無關.
我感覺好嗎? 我感覺快樂嗎?
我感覺我做的這件事情值得嗎? 這件事情長期來說是為了什么而做? 這對我來說重要嗎?
我現(xiàn)在做的事情, 我喜歡嗎? 我可以喜歡嗎? 我應該喜歡嗎?
我身邊的人, 我喜歡嗎? 我想認識哪些領域的人?
我有真正的興趣愛好嗎? 我可以從哪些途徑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 我從哪里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我今天可以做出哪些改變?
我為自己感到自豪嗎?
我為身邊的人感到自豪嗎?
Don’t judge.
可以通過記錄在表格/寫日記的方式, 去感知自己最真實的情緒/感受.不需要對自己的情緒/感受作出任何評價.
你根本不需要讓任何人滿意.
你的快樂/幸福根本不需要基于外界的任何評價系統(tǒng).
亂世出的英雄在和平時代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理解方式.
傳統(tǒng)的觀念認為, 學生在上大學以前不應該談戀愛, 但是上了大學以后就覺得可以隨便談戀愛, 甚至應該談戀愛了.
在世界不同文化中, 對于個人的行為標準有非常大的不同.
對同一個地區(qū), 在歷史的不同階段也有不一樣的標標準. 甚至在一個世紀內(nèi)也可以有非常大的變化.
為什么? 因為所有人都有不同的評價系統(tǒng). 哪怕就整個社會的評價系統(tǒng)也是可以在不同的時期完全不同的.
所以把自己的快樂基于外界的評價系統(tǒng), 就是基于一個非常不穩(wěn)定的體系. 而且本質(zhì)上你并不能決定任何其他人的想法.
首先, 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可以與世界上任何個體無關. 一切的關聯(lián)都是基于自愿.
所以要把幸?;谧晕业脑u價.
只有熟悉以上的這些問題的答案, 通過不斷地詢問自己的內(nèi)心, 才能越來越了解自己.
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獲得這些幸福?
然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 你真的不在意外界評價體系了.
到這一步, 就可以說完全克服好學生心態(tài)了.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身邊的什么人遇到了類似的問題, 你可以嘗試去跟他講一講這些想法, 看看會不會對他有所幫助.
總之, 學會放棄自己長久以來一直有的執(zhí)念. 學會接受自己過去的愚蠢. 學會勇敢改變自己獲得新生. 學會習慣冒險和挑戰(zhàn). 學會積極應對風險和做出預案. 才可以改變自己, 當然包括改變”好學生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