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解密人創(chuàng)的生意不是你一個人在學

具體內(nèi)容放在我的首頁動態(tài)介紹了

1.首先是關(guān)于“高視野地圖規(guī)劃師”。 這個概念是欣頻老師幾次三番提到過的,高維度、高視野概念。就好像毛毛蟲想要從一棵樹爬到另一棵樹,它只能先從第一棵樹上爬下來,順著地面再爬上第二棵樹上。但是如果是一只蝴蝶,那么它只需要展翅高飛,就能瞬間從一棵樹到另一棵樹。 那么,如果我們有一個高維度的視野,就好像一個迷宮之外的視野,能一目了然自己目前受困點在哪里。 欣頻老師在課上舉的例子是,如果我們要去拼一個1800塊的拼圖,當我們看了完成圖之后,就可以瞬間知道自己手上的這一塊要往哪里放。 在人生藍圖課,也教了很多如何去看,怎么運用音樂冥想將自己帶到高維度、高視野,然后從未來的那個點,做一個預覽。 所有這些概念聽上去非常振奮人心,但是我意識到,真正實踐起來可并不是這樣的。 我們其實是無法對我們的人生做出準確的預判的,我們不知道明天究竟會發(fā)生什么,是驚喜還是意外。就好像上學時,我給自己定一個目標,這次期中考試要前進10名,也許會前進,也許不會,有的時候真的不是自己能左右的。 與其想,要如何拼這1800塊的拼圖,不如問自己,我當初為何要拼這1800塊的拼圖。如果是為了玩,因為喜歡拼圖,喜歡思考的過程,那么就享受其中唄。無論為了它花掉多少時間,都是快樂的時光。 與其想,我在做這個決策的時候如何運用高維度視野,不如問自己,我當初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情。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并不是我們可以運用高維度、高視野就可以解決的。比如說,我究竟是要考研,還是要工作?我要上這個學校,還是那么學校?我要選這個專業(yè),還是那個專業(yè)? 我站在現(xiàn)在的地方,運用高維度、高視野,以為自己看到的是未來,其實看到的是我用過去的經(jīng)驗得到的關(guān)于未來的預判?;旧?,這個結(jié)論的價值為零。 高維度、高視野,所做的不過是節(jié)省時間,但是對于時間這個概念,我們又真正懂多少呢?你所認為的節(jié)省時間,真的節(jié)省了嗎? 過去存在在哪里?在我的“想”中。 未來存在在哪里?在我的“想”中。 其實,一切只有當下的“想”。 我們以為我們可以對未來做出準確的判斷,其實不如時時刻刻都活在當下,當下手邊有什么需要做的就去做。怎么做?不擔憂未來,不后悔過去。 2.欣頻老師說,游戲設(shè)計者當初在設(shè)計三個通關(guān)關(guān)卡時,第一關(guān)的通關(guān)秘訣是在賽車時全力向后退。 我在兩年前解析這部電影時,認為“全力向后退”的意思是回歸內(nèi)心,不再拼盡全力向前沖,而是歸于平靜。其實這個解釋有點牽強。 欣頻老師說,游戲設(shè)計者肯定是要反大眾的思想,你們認為賽車要全力前進,那我偏不要,我就是要與眾不同。所以現(xiàn)在我們可以看到的成功人士,并不是高學歷、高學府畢業(yè),反而都是反著社會的游戲規(guī)則來,中途退學,比如喬布斯、比爾蓋茨、韓寒。 我覺得,這個點雖然跟電影比較契合,但是很容易誤導大家,反而讓大家覺得,反著來就對了,要與眾不同才是好,要跟別人不一樣才是好。這么多年,我們不斷拆掉自己身上貼的標簽,“去標準化”,難道現(xiàn)在又要給自己貼上另一個標簽嗎? 跟大眾一樣就是不好的,跟社會標準一樣就是不好的。很容易就走向這樣的極端。 與其糾結(jié)到底要不要跟大家一樣,不如就放掉這些標準,與大眾一樣還是不一樣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關(guān)鍵是自己喜歡還是不喜歡。不要為了跟大眾不一樣,反而忘掉自己的初衷。 3.梁冬問:手握一副爛牌,如何能當贏家呢? 欣頻老師答:把牌一扣,我不玩了。 當然,不玩就不會輸,可是當初為什么要玩呢?牌好就玩,牌爛就不玩,如果是玩牌當然可以這樣無賴,但是人生可不是想撂挑子就撂的。 很多時候人生就是對你說:怎樣,你牌就是這么爛,敢玩嗎? 不玩,難道當場去跳樓嗎? 我的想法是,游戲,何必在意輸贏呢? 人生難道還有輸贏嗎?那請問,什么標準是輸,什么標準是贏呢?我們給自己貼的標簽還不夠多嗎?還要貼上更多的標簽證明自己贏了嗎?輸了,就輸了唄,游戲一場,何必在意。 4,欣頻老師說:先調(diào)頻,后做事,頻率沒有調(diào)對,即使信息在你眼前過,你都看不到。 我反而覺得,有什么關(guān)系呢?男主要不是這次看到信息,他也不會遇到女主啊,早一步,晚一步都不會遇到,不如就這樣,聽從劇本安排,輕輕松松地演好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