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性能堪比超跑 新能源車有必要拼百公里加速時間么?
在電動汽車崛起之前,不少車迷都對跑車的動力性能非常癡迷,因為它們有著遠超普通車型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其風(fēng)馳電掣的身影充滿了吸引力。

在新能源時代,汽車廠商們依舊在百公里加速時間上比拼,而由于特殊的工作模式,電動汽車在加速性能上明顯更有優(yōu)勢,普通車型的加速性能即可直逼超級跑車,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

但加速性能其實并不是剛性需求,百公里加速時間是3秒還是5秒,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并沒有那么重要,這跟燃油車市場是一樣的。
汽車廠商們比拼加速時間,目的是為了向消費者展示動力系統(tǒng)的強大,但消費者需要的可能是另外一些東西。
加速性能直逼跑車?

在燃油車市場上,百公里加速時間是一個很重要的動力參考指標(biāo)。
一般情況下,燃油車的百公里加速時間能進到7秒以內(nèi),就可以稱得上優(yōu)秀,部分主打運動的車型經(jīng)過特殊的發(fā)動機調(diào)校,可以達到6秒甚至5秒的水平,部分超級跑車則能夠達到3秒以內(nèi),深受高端運動用戶的喜愛。?
以著名的保時捷911為例,目前在售的2023款保時捷911搭載3.0T和3.7T兩種發(fā)動機,其中3.0T車型的最大功率可達331kW,最大扭矩可達530N·m,百公里加速時間最快僅為3.8秒。

3.7T頂配車型最大功率可達478kW,最大扭矩則能達到800N·m,百公里加速時間可以低至2.7秒。在燃油車領(lǐng)域,這樣的加速性能堪稱翹楚。
如果與電動汽車相比,這樣的成績卻又顯得稀松平常。以目前熱門的純電動中大型轎車比亞迪漢EV為例,這款車的四驅(qū)版本最大功率為380kW,最大扭矩達到700N·m,超過了保時捷911的3.0T版本。

但比亞迪漢EV頂配車型的售價只有33.18萬元,保時捷911的3.0T頂配版本售價卻高達172.8萬元,3.7T頂配車型售價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50萬元。

也就是說,在新能源時代,消費者只需要花費不到超級跑車零頭的購車款,就能夠享受此前可望而不可及的超跑級性能,一款二三十萬的普通電動車,就能夠體驗如同超跑般風(fēng)馳電掣的感覺,這對那些喜歡運動性能的用戶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電動汽車最早的一批用戶,或許便是被它強悍的動力性能所吸引的。
電動汽車是怎么做到的?
燃油發(fā)動機的動力性能是有物理極限的,它在動能傳輸過程中一定會有損耗,燃燒效率也已經(jīng)很難提高。

因此最近幾年燃油發(fā)動機本身的性能提升相當(dāng)有限,車輛提升加速能力主要通過車身輕量化、低風(fēng)阻設(shè)計等方式來實現(xiàn),這也就決定了燃油車百公里加速時間的上限。?

燃油發(fā)動機在起步階段的扭矩輸出比較有限,它只能通過轉(zhuǎn)速的攀升來進一步提升扭矩,而轉(zhuǎn)速提高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一點是無法改變的。
電動汽車就改變了這種工作邏輯,它依靠電力驅(qū)動,電力傳輸過程中的能量損耗遠低于燃油發(fā)動機。
同時,電動機在剛起步時就能輸出最大扭矩,因此普通電動車型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就能達到4秒左右。這是兩種工作模式的根本區(qū)別。

不過兩種車型帶來的駕駛體驗也是完全不同的,電動汽車的起步速度、中前段加速性能都明顯優(yōu)于同級別的燃油車。
但它最大的缺點就是動力提升不夠線性,短時間內(nèi)達到最大扭矩之后,后續(xù)反而覺得乏力,少了一定的駕駛樂趣。
大排量燃油車雖然起步和中前段的加速,無法與電動車相提并論,但在轉(zhuǎn)速達到一定高度之后,卻能夠給人暢快淋漓的感覺。?

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目前新能源汽車廠商大都將百公里加速時間當(dāng)成重要的賣點來宣傳,從客觀角度來說,在這個指標(biāo)上,電動車的確有明顯優(yōu)勢。但百公里加速時間在實際用車中的作用,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其實就算是燃油車領(lǐng)域,普通消費者也并不刻意追求加速時間,他們更在意的往往是空間、配置、外觀等與日常用車高度相關(guān)的方面。

到了電動車時代,消費者的需求并沒有發(fā)生明顯改變,消費者更希望看到新能源汽車在安全性能、續(xù)航里程、車型配置、用車成本等方面的進步,而不是單單比拼加速時間。
百公里加速時間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證明電動汽車在動力性能上的優(yōu)勢,但它只是電動車性能的一小部分。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流基調(diào)應(yīng)該是降低成本與售價,提升用車體驗,促進新能源汽車普及,而百公里加速時間則更適合留給那些高端玩家和性能發(fā)燒友去體驗。
要想讓新能源車型取代燃油車,新能源廠商們還是應(yīng)該緊抓用戶真實的多維度需求,要更接地氣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