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KPI論下的人性泯滅
A事件有感:
如果一個企業(yè)和組成企業(yè)的每一個人,不是以GMV、Profit為KPI的話,上級這樣的行為會得到縱容么?下屬會被強迫以不當方式去陪同客戶么?(也許會變成:拿不拿的下這個客戶并不重要,甚至應該是這種客戶,不要爭取也罷,有這點時間和精力,不如去和其他客戶打交道)
不能指望人性向善,作為人科人屬下的唯一現(xiàn)存物種,智人(也就是我們)能演化至今,本身就是有著極其殘忍自私的屬性,但同時,我們也偶爾會閃現(xiàn)出溫暖而光輝的屬性。企業(yè)管理的本質(zhì)就是激發(fā)起人性的最大善意,企業(yè)管理從來不是也根本不是control,不是控制?;贙PI下的軍備競賽式的內(nèi)卷,很容易量化,實操也很簡單,也確實能超額收獲管理層需要的“數(shù)據(jù)指標”。但這真的是好的么?love呢?mercy呢?這些到哪里去了?如果人類的基本情感,憐憫之情等和kpi沖突了,該怎么處理?甚至是,長期在kpi驅使下,變得麻木不仁。
gmv,profit,mau之類的真的就是工作的一切目的所在?是企業(yè)的唯一追求所在?為什么過程中的附屬產(chǎn)物變成了這個過程的目的本身?企業(yè)賺那么多錢到底是為了什么?只是為了消滅對手?市值增長?市值增長之后呢?賺更多的錢,直到dead?當然,生存這兩個字也聽了好多,很多企業(yè)主說我這么做只是為了活下去。。。真是這樣嗎?真的只是為了活下去么?
被認為是地球上最殘暴物種的智人,也有著殘暴以外的一面,他們在洞穴壁上嘗試著描繪大自然的生物直到產(chǎn)生流傳至今的讓人產(chǎn)生共鳴的文化;他們也會試著照顧團體中的弱小成員;在以捕獵為“KPI”的時代,有一小部分智人好奇的探索將一些野生的植物進行種植和不斷改良,直到谷物飽滿,形成我們現(xiàn)在的糧食。以上行為,按照世俗眼光來看,很難量化形成kpi,甚至有些也不是和當時的kpi(如果有的話)直接掛鉤的行為。他們剛開始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不是為了生存、不是為了消滅對手、也不是為了完成部隊首領的kpi。他們做這些事情,只是因為他們想做。而這些事情,才是真正對人類進程后來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事件。
什么時候,我們可以做一件事情,就是因為想做,而不是因為KPI?經(jīng)常和團隊伙伴聊起,兒童可以不知疲倦的在海邊挖一整天的沙子(按工作強度來衡量的話,這真是挺大的,而且條件還很“惡劣”,陽關暴曬一整天,中途還不給吃飯休息,也沒個空調(diào)辦公室可以讓你坐坐,對吧),碰到喜愛的游戲,我們也可以玩上一整天,甚至通宵(不需要給加班費,不需要被洗腦007)。如果給挖沙和玩游戲,加一個kpi呢?規(guī)定9點打卡,5點下班。每挖一桶沙,每做出一種造型,每殺多少怪,給多少錢?我們還會喜歡挖沙和玩游戲么?
我們做一件事情,有理由么?基本上,只要能找到理由的,很可能她不是你內(nèi)心真正想做的。真正想做的,沒有理由,你要做的“理由”就是你要做,沒有其他。孩子看到沙,想玩,要理由么?不需要kpi考核,她都可以玩的很好。發(fā)論文,是為了獎勵?晉升?職稱?畢業(yè)?找工作?超過別人?為什么要有理由,為什么不是看到這個結果我很興奮,我就想寫出來抒發(fā)。智人在生存都困難的年代,在洞穴壁上畫條線、畫個鳥,對他生存和kpi應該并沒啥直接幫助。
事情發(fā)生后,甚至A公司還有些人的發(fā)言陰陽怪氣的,如果是他們的女兒,我想他們是不會這樣說話的,為什么別人的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