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來說,《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這部電影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父親是世乒賽親歷者

《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雖然撤檔至2月17日上映,最近還是去影院看了點映,故事是以當年乒乓球男團主教練蔡振華及知名球員為原型拍攝的,核心內(nèi)容還涉及第43屆世乒賽,其舉辦地正是我的家鄉(xiāng)天津,那一年我12歲,而我的父親更是這屆大賽的親歷者。
01 一段特殊經(jīng)歷
為什么說父親是親歷者呢?因為世乒賽期間的樂隊演奏任務交給了父親所在的武警部隊文工團,身為團政委的他,自然是責任重大。對那些年輕的文藝兵來說,這是既興奮又緊張的大事。畢竟,他們在開幕式上演奏國歌,是向全世界現(xiàn)場直播的。

印象中,和父母在電視機前共同觀看體育比賽已有無數(shù)次,那次恐怕是唯一一次父親不在身邊的觀賽經(jīng)歷。沒有人會想到,一場重大的體育賽事面前,在一批體育健兒緊張面對各項比賽的同時,其背后,還有一支文藝團體也在緊張地“備戰(zhàn)”,為他們助力。

既然能在現(xiàn)場執(zhí)行特殊任務,就能近距離接觸到那些體育明星。作為世界性的賽事,自然是少不了收獲各種紀念品。于是父親也把幾個小號的乒乓球拍帶回家來,用現(xiàn)在的話說,這是體育周邊產(chǎn)品。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體育明星簽名的球拍。


02 角色原型
影片放映后,自然很多人也都能找出其主角對應的球星原型。先說教練蔡振華,他是江蘇無錫人,影片中鄧超油光锃亮的發(fā)型,是在與角色形象上找一個相似點。孫儷扮演的教練妻子,講過類似上海話的對白,以靠近其真實人物的家庭背景。

就像排球題材影片《奪冠》,郎平的女兒白浪扮演青年時期的郎平。蔡振華的兒子蔡宜達也在“絕地反擊”里扮演了一個削球手的角色,可以推測出原型人物應該是球員丁松。

在43屆世乒賽上風頭正勁的關鍵人物是馬文革,從陣容安排上,可以猜到是許魏洲扮演的白民和。許魏洲可以說是為了這個角色從膚色和造型上“扮丑”,來更貼合角色形象。其實即使這樣,影片中帥氣的樣貌還是蓋不住的,還是超過馬文革本人的。

其實以上這些名字,很多人已經(jīng)淡忘。而在那一屆上,當時還是年輕新手的劉國梁、孔令輝則是未來中國男乒輝煌歲月的明星級選手。劉國梁更是在之后擔任了乒協(xié)主席。在影片中,這兩位選手的形象也就體現(xiàn)在侯卓翔和董帥兩個角色身上。

而在最后頂著巨大壓力獲勝的關鍵人物,則是體型偏胖的“重量級”選手王濤,在影片中則體現(xiàn)為段博文扮演的黃昭。當然,有原型,除了技巧上和打法陣容有參考之外,其他私人層面就沒有必要對號入座了。

03 的確不適合春節(jié)檔
看這部影片,不得不讓人想起剛才提到的同類題材影片《奪冠》,他們目前在豆瓣的成績也差不多。但是“絕地反擊”沒有想到會成為春節(jié)檔關注度最低影片,《滿江紅》《流浪地球2》《無名》《深?!贰督粨Q人生》的熱度排名都在這部電影之前。

如果不是疫情所致,“絕地反擊”也應該和《奪冠》一樣選擇在國慶檔上映,因為體育熱血這類主旋律電影還是適合在這個時間段上映的。雖然過年也很熱鬧,但有了其他大片的“圍攻”,這部影片從哪些層面都很難抗衡。
畢竟在以上那些電影里,關鍵詞的熱度都很高,無論是主創(chuàng)陣容、類型優(yōu)勢,還是話題性都超越了“絕地反擊”。既然是根據(jù)真實故事和賽事改編,那么在比賽場面的還原度上,是一個考驗,而這個層面篇幅的拿捏就很重要,無論哪類運動都是如此。

作為還原現(xiàn)實層面,會有一些人不知道的歷史背景,比如電影呈現(xiàn)的膠水問題。在中國乒乓球發(fā)展迅速的階段,世界性的比賽就會給你找茬兒,說你的球拍膠水有問題,從而影響正常的比賽,以及出示黃牌的行為不算常見,但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都要體現(xiàn)一些極端情況。
另一層面,對于普通觀眾,甚至是會打兩拍的人來說,也不一定知道那些專業(yè)戰(zhàn)術名詞。有了從專業(yè)層面的展現(xiàn),以及相關內(nèi)幕揭秘式的橋段,都會讓體育類電影變得更加有料。

體育運動類電影其實還是稀缺題材,我們已經(jīng)有了排球、滑冰等項目的相關電影,作為國球的乒乓題材,也是必然會拍攝的。只是目前這類電影的拍攝邏輯和方式還是大同小異??v然我們可以拍出《流浪地球》這樣的高品質(zhì)商業(yè)電影,我們也更需要在看似簡單的題材上花更多心思。
體育運動類電影,就像諜戰(zhàn)、抗戰(zhàn)類影片一樣,如何讓觀眾忘記其中的主旋律標簽,去更多關注電影本身,才是創(chuàng)作者們要去思考的問題。這類題材的影片不僅僅需要熱血激情和各種口號的復刻,也不僅僅是靠特寫鏡頭或者慢鏡頭去渲染而已。真正走進內(nèi)心世界的復雜人性,才是文藝創(chuàng)作上要花心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