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jīng)濟學問題解答匯編》(87)
【本文轉載自中國人民大學1959年 僅供學習參考】
(87)為什么提高勞動強度是屬于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chǎn)?
? 資本家延長工人勞動日的時間,無論從形式上或實質上看,都是增加勞動力的消耗,這是一目了然的。資本家在不延長工人勞動日時間的情況下提高勞動強度,從時間上看,勞動日長度并沒有變化,而實際上也是增加了勞動力的消耗,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剩余價值,為資本家無償占有。例如,把勞動日的時間由八小時延長到十二小時,與在八小時的時間內(nèi)把勞動強度提高50%,所消耗的勞動是一樣的,都會給資本家增加同樣多的剩余價值。可見,提高勞動強度,實質上是延長了勞動日,不過它是采取了一種更加隱蔽的形式罷了。所以,延長勞動日的方法和提高勞動強度的方法所生產(chǎn)的剩余價值,都是屬于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chǎn)。
? 在這里,容易被人們混淆的是提高勞動強度與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的關系問題。我們說二者之間的關系是密切的,但又有區(qū)別,不應混同起來。因為提高勞動強度和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雖然都可以在單位時間內(nèi)生產(chǎn)出更多的產(chǎn)品,但在這兩種場合下所生產(chǎn)的商品中,包含的價值量是不同的。例如,原來一個工人在八小時中可以生產(chǎn)雨雙鞋,每雙鞋包含的新價值等于四小時?,F(xiàn)在,由于技術裝備的改進,勞動生產(chǎn)率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了50%,八小時就可以生產(chǎn)出三雙鞋了。在這種場合下,同一單位時間內(nèi)生產(chǎn)的鞋雖然增加了,但并沒有增加勞動力的消耗,而只是把原來的勞動量分配在更多的新產(chǎn)品上。因此,每雙鞋中所包含的價值量,就由四小時降為二又三分之二小時。在提高勞動強度50%的場合下,同樣在八小時內(nèi),由生產(chǎn)兩雙鞋提高到三雙鞋,但決不能把每雙鞋中所包含的價值量,由四小時降為二又三分之二小時。因為工人在勞動強度提高50%的情況下,八小時所消耗的勞動量,與在未提高勞動強度前十二小時所消耗的勞動量是相等的。因此,每雙鞋中所包含的價值量,仍然是四小時。從勞動量與價值量都會絕對增加的意義上來看,提高勞動強度所生產(chǎn)的剩余價值,才是絕對剩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