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億!華誼走的彎路,《八佰》重新扳回
我們絕不能因為對歷史難過而對歷史轉過頭去?!R云
2012年,《一九四二》上映。
全面向上的時代里,這部反映1942的歷史災難片最終沒能獲得觀眾的認可,在歷史的悲劇中,我們不忍再重溫歷史的災難,所以我們選擇了轉過頭去。
無視,并不意味著它不存在。
3.64億的票房對于籌劃了18年的《一九四二》來說是一場悲劇,對華誼兄弟來說也是一場悲劇,對于觀眾來說更是一場悲劇,因為這樣的票房以及失敗的開端導致其后七八年時間里災難片成了電影市場禁忌。
馬云曾說過:“我們絕不能因為對歷史難過而對歷史轉過頭去”。
2012年財報發(fā)布后,2.44億的凈利潤以及20.47%的增長率讓華誼王中軍、王中磊兄弟二人信心備受打擊。
為了讓財報好看一些,華誼兄弟漸漸忘記了自己要做華納兄弟的初心。
2013年之后,華誼漸漸的從影視、電視劇延伸到了藝人經紀、影院、音樂、娛樂營銷、游戲、新媒體、粉絲文化等新領域。
為了在地產市場能分一杯羹,華誼兄弟還將觸角伸到了電影公社、文化城、主題樂園為代表的實景娛樂板塊。
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公司多元化初期看起來的確很美,但它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為了增厚公司的利潤,王中軍甚至玩起了投資。
在電影市場向好和熱錢的助推下,2013年華誼兄弟凈利潤達到了5.90億,同比增幅141.54%。如此高的凈利讓華誼兄弟更加堅定了多元化的決心。
2014年,IP熱席卷了整個文化市場。
華誼等頭部公司切實的感覺到了明星片酬太貴以及收益回報不及預期的壓力,所以王中軍、王中磊兄弟一面加強了同明星之間的捆綁,另外一方面降低了電影在華誼內部比重。
2015年,華誼的業(yè)績和市值都達到了頂峰,9.79億的凈利潤以及千億市值讓華誼坐穩(wěn)了市場一哥的寶座,在橫豎都找不到對手的情況下,王氏兄弟放松了對市場的警惕。
“懶”曾經是王中軍身上最大的標簽。
馬云曾經這樣描述過王中軍,“他是我見過最懶的CEO,當我們這些人都在起早貪黑干活時,他竟然每天睡到11點,到公司轉悠一下,下午找個人喝喝茶聊聊天,就準備晚飯了,晚飯以后找個party?!?/p>
牛市的終結是資本市場噩夢的開始,華誼兄弟也不例外。
面對不斷下跌的股票,王中磊絲毫沒有意識到華誼可能面臨的困局。2015年下半年,華誼兄弟對馮小剛和鄭愷一眾明星空殼公司進行收購,這些公司長則注冊兩個月,短則注冊一天。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華誼,幸運的是這兩筆收購最終獲得了通過,并成功綁定了這些明星,相比唐德影視、暴風集團,華誼算是成功的邁出了第一步。不幸的是,由于市場風云突變,高溢價收購回來的資產都成了業(yè)績的“砒霜”。
與此同時,更為嚴峻的還有兄弟二人高比例的股票質押。
2018年,去杠桿的加速以及資本市場“寒冬”的影響,王中軍面臨著巨大的財務壓力,為此他借了很多錢,為了華誼能夠轉危為安,他重回一線主持大局。
處理完個人債務后,華誼兄弟又陷入了危局,2019年華誼兄弟巨虧39.6億元,王中軍不得已賣掉了很多自己的收藏來幫助公司渡過難關。
從對影視的不重視到重新確定以影視為基礎,所有的寶都被壓到了2020年。上半年,疫情的影響讓很多影視公司顆粒無收,面對行業(yè)的危局,華誼恰好等來了翻盤的機會。

除了對阿里、騰訊的幾十億定增,電影《八佰》的上映也是華誼今年最大的看點。
八年時間,《一九四二》的命運在《八佰》身上得到了逆轉,上映4天8.61億的票房似乎也預示著華誼的電影路還將繼續(xù)。
面對越來越越復雜的國際形勢,這次我們沒有因為對歷史難過而對歷史轉過頭去,勇敢的面對,拋掉所有的幻想。
在《八佰》這部戲里,冷漠的看客和孤軍最后的堅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沖過橋去孤軍只為喚醒更多的人,那些先烈時刻提醒我們應該團結,國運才是我們最大的運氣。

電影之外,這部命運多舛的影片是華誼重回電影堅定的決心。不管未來這部影片有15億還是20億的票房,華誼今年的業(yè)績基本上是有保障了。
人會走彎路,公司也會,經此磨難,希望華誼能用更多的好作品來重新挽回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