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了解申論試卷
1.1.3.了解申論試卷
申論考試共有五種題型: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貫徹執(zhí)行題、申發(fā)論述題,申論考查的各種能力就是落實在這些題型上,通過題目的要求來體現(xiàn)的,比如說閱讀理解能力中的“全面把握、準確理解”對應的就是歸納概括題常見要求“全面、準確”。申論試卷從題量上看,每份試卷一般有五道題,分值分配上,論述題一般40分,四道客觀小題一般共60分。
近幾年來,申論試卷主體形式還是“材料+題干”形式,但內容上已有所變化,具體表現(xiàn)在:
1、材料上:以前給定的材料多為議論性材料和議論事例型材料,現(xiàn)在給定材料更多的是純事例材料,更加貼近機關的實際工作,給定材料中的層次也越來越弱化,而是讓考生通過答案把給定的材料層次清晰呈現(xiàn)出來。
2、題干上:不只是以前簡單的歸納概括基本層次,而是逐漸向“類層次”以及“非層次”靠攏。如17年地市概括城市水系建設的可靠性及規(guī)劃特點。19年地市小張家鄉(xiāng)的“變化”,這些題目的本質考查的還是歸納概括能力,但卻不是以前的基本層次:原因、問題、危害、積極意義、對策。
3、題型上:題型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題型變種也越來越多,但無論怎么變,對大綱規(guī)定的考察能力沒有變。
申論試卷主體部分給定材料和題干中,給定材料是有原文出處的,是命題人精心借鑒別人的,也就是說,命題人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命題意圖選擇用什么材料,但不會去編寫材料。而題干是命題人自己編的,多個命題人耗費大量的時間出幾套試卷,而在這套試卷中,命題人的唯一版權就是“題干”,所以準確地將題干中命題人的所有潛臺詞理解透,是你申論獲得高分的基礎。
申論考試所給的材料,涉及面很廣,但試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合理性,也就是說,問題的解決方案一般是具有可行性的。比如2000年試卷的問題,可以通過城市建設合理規(guī)劃獲得根本性解決,當然必要的補償也應有所考慮。又如2001年試卷的PPA問題,是當時社會熱點之一,但完全可以通過輿論的正確引導來化解百姓的不安心理。申論考試不會引導考生漫無邊際地遐想,不管問題多么復雜,涉及面多廣,人們的見解多么莫衷一是,都是能夠解決的。這樣的命題思路,是由公務員錄用考試性質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