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木雞聞》停更背后的故事
《木雞聞》停更,我其實內(nèi)心沒有想象中那么大的波瀾,出乎我自己的意料?,F(xiàn)在想起來,似乎。。。到后期本來就寫不動了。
可以替我們想想,我們每周二花好幾個小時,費那么多腦細胞寫專欄,到底圖點兒啥?
為賺錢?那點兒閱讀數(shù)互動數(shù)夠干嘛的呢,即使翻一倍,又有啥用?就為了午飯加根腸?
為科普?是,一開始我們是這么想的,把榜單規(guī)則和數(shù)據(jù)講給更多人聽??蓪嶋H情況是,不懂的人嫌枯燥,看不下去;懂的人他們不看也懂。盡管我努力把內(nèi)容講的直白,再基礎的知識點也反復解釋,可收效甚微。
我知道,在有些人眼里,不論怎么解釋——我們寫專欄是為了科普,不是為了錢,他們也不會信,我看過他們背地里是怎么說我們的。但我還是想,對過往的各種誤解,給出解釋。萬一有人愿意相信我們呢。
首先,從我主編《木雞聞》以來。任何小編的主觀色彩都會被我盡力消除,不論是喜好還是厭惡。老讀者應該清楚,我們專欄的重點一直是放在各種榜單的紀錄和數(shù)據(jù)的變化上,一方面因為我們不想沾染飯圈的各種爭議,另一方面是我們自己在這些內(nèi)容中是可以獲得樂趣的。
其次,我承認我喜歡標題黨,以前就承認了,怕有些人看不到,再承認一次。如果你愿意,可以替我們想想。我們擱這兒每周幾乎義務勞動,就為了能借木大的影響力宣傳一點真的干貨,可閱讀數(shù)一天比一天低,如果是你,你心里怎么想。你喜歡做無用功嗎?你喜歡不管怎么付出努力但連一點點改變都看不到嗎?各種努力都做過了,唯一有用的真的只有標題黨。而且我們只給了標題這一個地方放飛自我,內(nèi)容上一直都是一絲不茍。我們的想法非常簡單,只是想讓我們的心血可以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僅此而已,信不信由你。
最后,關于爭議藝人,其實就我自己來說,從不區(qū)別對待。該寫的一樣不少,都寫了。至于標題和封面,以前也不是沒試過,被罵的狗血淋頭,被說為了流量無底線,被各種扣粉籍。
后來被罵怕了,爭議藝人雖然專欄里正常寫,但封面和標題都不敢提了。結(jié)果被解讀成“向流量低頭”。我尋思,是不是我們只要發(fā)專欄在你們眼里就是為了流量?正話反話好話賴話都讓你們說了。
我不知道那些說風涼話和陰謀論的人可以堅持在這種[我一絲不茍,但我不求名利,甚至不求任何價值]的雷鋒精神下堅持多久。但我只知道,我堅持不住了。義務勞動、為愛發(fā)電,可以,我認了,至少我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情。但如果還因此要頂著謾罵、詆毀的壓力,無休無止的被造謠,被陰謀論各種歪曲解讀……一年,我堅持了;兩年,也勉強堅持下來了。但未來,也許很難再堅持,熱情也是會消耗殆盡的。工作是一個契機,可以讓我名正言順的“逃避”。
順便,我再次表達我對木JJ和諸位制作組成員無與倫比的敬佩,很多人認為我們是一起的。實際上專欄組和視頻組是兩碼事,我們只能算是“粉絲”。這十年來,木JJ遭受的此類事件從未停過,我們曾自己開玩笑說,在他們的努力下,木JJ已經(jīng)是大半個歐美樂壇的“nc粉”了。但他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