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合作的悲?。靠纯慈毡救耸窃趺丛u價《拾又之國》的


《拾又之國》是國人漫畫家第年秒成功在日本《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的國創(chuàng)優(yōu)秀漫畫作品,而今年4月,它還成功動畫化,以中日合作的形式開播。
然而開播3集,B站的評價已經(jīng)掉到6.2分(日語版7.0分),很多原作粉表示了相當(dāng)?shù)牟粷M。
筆者分別觀看了國語版和日語版,先說一下一些自己的感受,和一些需要補充的內(nèi)容。
先把丑話說前頭,否定幾種瞎扯淡說法
我推薦大家看動畫之前,最起碼的學(xué)習(xí)一下從動畫的OP,ED的STAFF表里判斷一些最基礎(chǔ)的信息,STAFF表里打出來的名詞都是什么意思,了解之后不用被別人忽悠,該是什么就是什么。
曲解:好端端一個國漫為什么要外包日本人做?
正解:拜托!這片是中日合作的,不是外包給日本做的!看到B站的評論“一個國漫為什么要外包日本人做”什么叫外包?主創(chuàng)為中國人,原畫和動畫包出去,這才叫外包,這片主創(chuàng)就是中國人和日本人合作的。

OP里都明明白白寫著的,編劇和人設(shè),總作監(jiān),全是日本人,這不叫外包,這是主創(chuàng)!

監(jiān)督也是明擺著寫這里,日本人和中國人一起做的,哪來外包?就是合作的。麻煩看看職員表好嗎?

到是原畫部分,出現(xiàn)很多韓國人的名字,外包給了韓國工作室來做的,第一話的原畫里反而是沒有中國人參與。但是其他部分是有中國人參與的,確實合作的作品。
疑問1:版權(quán)到底是中國的還是日本的?

正解:職員表都打在這里,確實是國內(nèi)的三家企業(yè)在前面,但是日本企業(yè)也在其中,哪一家都是擁有版權(quán)的。典型的合作作品,都出了錢,都擁有版權(quán)的,但是大頭確實是翻翻動漫。
疑問2:這原作版權(quán)是國內(nèi)的吧,為什么非要和日本合作?中國自己做不行嗎?
推測:至于為什么要給日本人做,因為這個企劃一開始就是想主推日本的吧?既然是想上集英社的雜志,一開始就是想在日本推出去的,那和日本的動畫公司合作再正常不過了。換句話說,如果一開始就只打算主推國內(nèi),那全國內(nèi)出資,全國內(nèi)制作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了,說到頭還是有種想“推出去”的心思在里頭。很想在國際市場上成功吧。
筆者的評價:3集來說,作畫還行,第一集起碼有平均水平的,但不突出,演出比較弱,平均水平偏下,整體畫面控制還行,角色表現(xiàn)可以,少爺?shù)哪欠N龍傲天的感覺還是有的,ZERO也很可愛,但是當(dāng)集登場的角色表現(xiàn)就比較弱;
如果說制作還湊活,故事來說問題就比較多了,這是一個圍繞某塊地域的冒險,不知道為何讓筆者想起了《來自深淵》,但是冒險感太差了,故事初期非常平淡,第一集第二集找不到打動觀眾的點,如果是這樣的單元劇一般的故事,確實太顯得單薄了,3集了主線也沒出現(xiàn),然后對不明白漫畫原作世界觀的朋友來說也不算特別友好。評分的話,刻薄點6.8,友好些7.2吧。
那么,大洋彼岸的日本動漫迷,又是如何評價這部作品的呢?
來自推特的真實截圖:

“我看了《拾又之國》第二話,不怎么有趣呢,第三話也不行的話就棄番了。”

“這一期的新番中,我看了《拾又之國》,第一話感覺還不錯,第二話有些微妙”

“我看了《拾又之國》,第一話就把哥哥干掉了笑死了,太感情用事了吧,這么危險的地方?jīng)]有通行證進不了就不要讓客人這么輕松就進去啊,河西君的聲音太可愛了。(男主的CV)”

“開始慢慢消化這個月開始的動畫的錄像,今天看的《拾又之國》第一集,只看出了主人公逼死了委托人,嗯,這大概是個享受戰(zhàn)斗場面的動畫吧”
當(dāng)然,也有和國內(nèi)非常相似的嚴(yán)厲差評:

剛才的評價都是來自推特,比較含蓄,下面這段評價來自專門的漫評網(wǎng)站,就比較狠了。不全文翻譯了,大致的意思就是說,“原作的魅力完全沒有表現(xiàn)出來,動畫片特有的莫名其妙的改編太糟糕了,”其中特意點出了原作不同的地方,比如ZERO的性格設(shè)定和漫畫差很多等等??磥?,還是有日本的觀眾非常喜歡漫畫原作的,這位最后只打上了1.5分的差評。

同一站點的3分評價(滿分5分),也是表示“我是原作粉,動畫太垃圾了,我真的哭了?!?,這位看官說,自己是《拾又之國》的忠實粉絲,原作獨特的氛圍被動畫破壞的一塌糊涂,心理描寫被切掉后,主人公的行動意圖變得不明確,因為原作人氣不高,單行本只賣了一卷,在中國方面的“敲打下”,好不容易動畫化了,但就這種素質(zhì)的動畫,還不如不動畫化看漫畫的好。
看來,無論是國人,還是日本人,都對這部作品的評價不高。
中日合作一定會是悲劇嗎?我覺得悲劇是有原因的,中國太想借日本的市場打響自己的IP,因此什么作品都會考慮推向日本,那和日本的動畫公司合作也是首選的方式,更別說成功在集英社的雜志上連載成功的作品更是想方設(shè)法要動畫化推出去,但是日本人又不重視,最后容易變成現(xiàn)在看到的結(jié)果,即便是請了《火影忍者》的監(jiān)督,但沒花心思做的話,結(jié)果就會這樣,重蹈《一人之下》第一季的覆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