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信有山林在市城——古代文人的隱與仕、物與心”展覽亮相北京畫院美術(shù)館

2023-03-31 12:58 作者:紀錄片典藏  | 我要投稿

來源:央視網(wǎng) | 2023年03月24日 12:19

2023年3月24日,由北京畫院與遼寧省博物館聯(lián)合主辦的中國古代書畫研究系列:“信有山林在市城——古代文人的隱與仕、物與心”展覽在北京畫院美術(shù)館拉開帷幕。此次展覽聯(lián)合了故宮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國內(nèi)重量級文博單位,歷時兩年策劃完成。最終,以中國古代文人觀物與識心的視角為線索,通過林泉之心、雅游適意、壺中天地、詩畫映景四個板塊,講述了園林所承載的中國士人的物質(zhì)生活與精神家園。展覽展出了自元代以來的中國古代書畫48件套,聚集了趙孟頫、周臣、文徵明、祝允明、唐寅、仇英、戴進、陳淳、陳洪綬、石濤等多位名家之作。在環(huán)境營造上,借用中國園林移步異景的特點進行空間設(shè)計,希望為觀眾帶來一場身臨其境的游園之旅。


林榭煎茶圖卷 天津博物館藏 文徵明 明 25.7×114.9cm 紙本設(shè)色

悠悠之心,寄托士人向往田園的澹泊

中國文人是園林的主人,也是園林的精魄。在他們的繪畫中,無時無刻不展現(xiàn)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秉持高潔、尋覓風雅的文人士夫,在群山與樹林相映成輝處,與清泉頑石相伴交友,在園林中安置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一方凈土。閑居其中,觀物賞景,體會那一番無價的清風與明月,感悟那一種有情的近水與遠山。在一幅幅或獨居、或高臥、或漁樵、或繭縷的畫卷中,他們寄托著理想與抱負的熱忱,積蓄內(nèi)心的力量,尋找本心的寧靜。

?滄溪圖卷(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文徵明 明嘉靖二十三年 31.7×139.8cm 紙本設(shè)色 1544年

《滄溪圖卷》(故宮博物院藏)是明代畫家文徵明為友人吳儔所作的別號圖。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年逾古稀的文徵明在弟子朱朗、周天球、彭年與兒子文彭、文臺的陪同下游覽宜興,并得到了吳儔的款待,因此為吳儔作《滄溪記》并圖。吳儔原任山東武城縣令,辭官以后決意歸隱老家荊溪之上,自號滄溪居士。文徵明以清澈的流水比喻吳儔居官清廉,描繪出仕宦文人書齋庭園的清幽景致和高隱達觀的生活意趣。

絲竹雅事,承載士人留名青史的宏愿

園林是古代文人生活的居所,也是交游的空間。他們常常于園中游山玩水、賞月對弈,詩酒唱和、書畫譴興。而園林所承載的,也從君臣間的宴飲轉(zhuǎn)化為士者間的雅集。傳世的雅集圖像,為文人的交游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他們不僅要“青史留名”,還渴望“名園留像”,以文會友,因園生情。隨著畫家的安排,從擺設(shè)與服飾的細節(jié)中,表現(xiàn)出流觴曲水的閑雅,透露出聯(lián)結(jié)政治的莊重。當觀眾的目光略過那一張張鮮活的面孔,仿佛能照見千年前的絲竹管弦、吟唱歡笑。

西園雅集圖(局部) 蘇州博物館藏 李士達 明 25.8×140.5cm 紙本設(shè)色

《西園雅集圖》(蘇州博物館藏)是明代畫家李士達根據(jù)這一經(jīng)典母題繪制的佳作。西園為北宋駙馬都尉王詵府邸,宋時文人墨客多雅集于此。元豐年初,王詵請畫家李公麟將自己和友人蘇軾、蘇轍、黃魯直、秦觀、李公麟、米芾、蔡肇、李之儀、鄭靖老、張耒、王欽臣、劉涇、晁補之以及僧圓通、道士陳碧虛等人的交往以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來,繪成《西園雅集圖》。由于畫中之人多為千年難遇的翰苑奇才,后人景仰之余,紛紛摹繪,成為中國美術(shù)史上不斷描寫的重要主題。

一花一景,洞悉士人寓意于物的遣興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園林,是一方微縮的世界,如同“壺中天地”,將林泉丘壑、亭臺樓閣安置在方寸之內(nèi),呈現(xiàn)出中國文人以微觀見宏觀的生命哲學(xué)。造園者將園林營造為宛若青山在的自然天地,作為“心”的安放之處。石、硯、瓶、架,這些手邊清供的雅物,為它增添了生活氣息;鳥、獸、蟲、魚,這些鮮活靈動的生命,為它補足了動靜之宜;梅、蘭、竹、菊,這些意蘊悠長的植物,為它附著了人文情懷。吳門才子文震亨曾寫下著名的治園指南——《長物志》。長物,本乃身外之物,饑不可食、寒不可衣,卻是心之必需。

墨花八種卷 首都博物館藏 陳淳 明嘉靖十九年 24.3×420cm 紙本墨筆

明代畫家陳淳所繪制的《墨花八種卷》(首都博物館)創(chuàng)作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這一年陳淳出行歸家,見春華繁盛,有感而發(fā),單以水墨繪八種春花:繡球、梔子、蘭花、牡丹、桃花、瑞香、月季、玉蘭,淡墨勾花,重墨勾筋,俯仰欹側(cè),縱逸多姿。

雪浪靈璧圖 廣東省博物館藏 金農(nóng) 清 43.3×119.3cm 紙本設(shè)色

清代金農(nóng)所作的《雪浪靈璧圖》(廣東省博物館藏)繪雪浪、靈璧二石。雪浪石因蘇軾而聞名,是蘇軾任定州知府時所得。此石如百泉涓涌的水波紋,甚得蘇軾喜愛,特將書齋定名“雪浪齋”。從唐宋時起,名人雅士賞石、玩石蔚然成風,疊山、理水也就成為中國園林不可缺少的元素。

詩歌文采,淺唱士人內(nèi)心世界的獨白

中國是詩的國度,園林則是用詩鑄成的自然。古代文人常常在詩畫合一的語境中體味園林之景,也往往將園林之景塑造為一場詩與畫的盛宴。晨光熹微之中,五柳先生歸園田居,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蘭亭清流之上,王逸少攜群賢舉修禊事,游目騁懷,暢敘幽情;瑯琊醉翁亭之間,文忠公與滁人同游,共享山水之樂,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國文人不僅落墨鑄就皇皇長文,也以妙筆丹青養(yǎng)成不朽林泉。它們存在于每個中國文人的夢中,是陶潛的桃花源,也是你我的烏托邦。

歸去來兮辭卷(行書 局部)遼寧省博物館藏 趙孟頫 元 24×146.2cm 紙本墨筆

元代趙孟頫所書《歸去來辭》(遼寧省博物館藏)全卷六百余字,一氣呵成,流露出作者書寫時的超然心境。1286年,南宋滅亡已近1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侍御史程鉅夫到江南“搜訪遺賢”。其中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趙宋宗室后裔,位列“吳興八俊”之首的趙孟頫。盡管得到皇帝賞識,但朝廷里關(guān)于趙孟頫更多卻是“亡宋宗室,不宜侍左右”的言辭。是輔佐元朝統(tǒng)治者理國治世,還是歸園田居?趙孟頫寫下《歸去來辭》,也許正是其當時矛盾心境的表現(xiàn)。

陶淵明詩意圖(之一) 故宮博物院藏 石濤 清 27×21.3cm 紙本設(shè)色

陶淵明詩意圖(之二) 故宮博物院藏 石濤 清 27×21.3cm 紙本設(shè)色

園林,承載著中國文人對于外物與內(nèi)心的觀照,蘊藏著東方獨特的哲學(xué)與美學(xué),成為千百年來士人滌蕩心靈的理想居所。如今,當我們再次聚焦“園林”這個主題,除卻與古人跨時空的觀看與對話外,更希望從中國傳統(tǒng)哲學(xué)與思想中,找到其與當代鏈接的意義:或如人格的自修與胸懷的開拓,或如在孤獨的自處中找到靈魂的陪伴。園由心造,紙上游園,就讓我們在“壺中天地”中尋覓一方自我之境,然后詩意的棲居。

展覽將持續(xù)至5月14日。


“信有山林在市城——古代文人的隱與仕、物與心”展覽亮相北京畫院美術(shù)館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西吉县| 阿合奇县| 南昌县| 葫芦岛市| 玉溪市| 桂平市| 黔西县| 浙江省| 红桥区| 缙云县| 峨山| 崇义县| 凤山县| 邮箱| 阿瓦提县| 通化县| 富锦市| 收藏| 新郑市| 二连浩特市| 河东区| 钟山县| 武汉市| 五常市| 枣强县| 仙桃市| 合水县| 喜德县| 石屏县| 荥阳市| 收藏| 沅江市| 赣榆县| 元谋县| 浦北县| 新平| 仪陇县| 宁蒗| 凉城县| 汉川市| 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