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節(jié)奏毀掉的佳作
首先蜀山傳的特效并不是真的就比十幾二十年后的強,綠幕摳圖還有建模的效果跟現(xiàn)在是沒法比的,部分動作戲的剪輯也相當有年代感。像李英奇施法將廉刑捆起來那一段的鏡頭剪切有些違和,其實也是電腦特效沒能覆蓋到每個細節(jié)的結(jié)果。
但是蜀山傳這部電影強在對“仙俠”概念的掌控。在設定和審美上,蜀山傳其實是開了一個好頭。但這個好的開始沒能延續(xù)下去,因為它當年撲街了。
蜀山傳輸就輸在劇情。它的劇情主線概括起來是沒有大問題的,就是正道聯(lián)手對抗大魔頭,歷經(jīng)困難(天雷雙劍合體失敗,長空無忌身亡,玄天宗焦了,丹辰子入魔,李英奇被抓等等)終于取得了勝利。但最大的問題就是,它的節(jié)奏太快了,把兩部三部的劇情合在一部里講,以至于有些像趕時間的流水賬,而根本沒有時間把筆墨放到人物上。比如很多人都覺得,章子怡的角色莫名其妙毫無用處,行事缺乏動機和邏輯。這其實是因為她的戲份太少了,本來,全篇就她一個凡人,如果稍微花點時間從她的視角去展現(xiàn)修仙者的神奇之處,同時幫助觀眾理解設定,觀感上就會好很多。多給她點篇幅,講講“凡人修仙傳”,使她的故事成為一條相對獨立的佐證“浩然天地,正氣長存”理念的支線,比現(xiàn)在這樣沒頭沒尾要強得多。而最后成片的結(jié)果就是,章子怡實際上過少的戲份因為無用反倒顯得太多,轉(zhuǎn)變由太快,觀眾不知道這個角色寫來干嘛。
同樣的問題在主角身上同樣存在。玄天宗和丹辰子是認識了幾百年的好友,但因為劇情趕,他們只在開頭匆匆說了幾句話,就各干各的了,再正經(jīng)見面就是丹辰子入魔之后。他們的友情基本沒有留任何篇幅描述。以至于開頭丹辰子對玄天宗說你們昆侖要是沒被滅,你也得一樣等上面指示的時候,包括我在內(nèi)的不少觀眾大概都覺得,這不是雷區(qū)蹦迪戳人痛處嗎?你倆是不是有仇?
李英奇(孤月)那條線也是,孤月自己的師父,一句話帶過,只能靠腦補。負責天雷劍的長空無忌,在雙劍合璧中不出意料地失敗了,我們都還不知道他原本是個什么個性,他就重生成了廉刑。玄天宗讓李英奇做廉刑師父,但李英奇干了啥?她好像只是把廉刑倒吊起來,然后就走了。這有什么師徒情可言呢?李英奇(孤月)對以前的師尊,對長空無忌,對玄天宗,似乎都抱有某種感情,不一定是男女之情,但再不濟師徒情和同修情也是有的,而電影里哪一個都沒有展開來講。孤月說她過不了感情那關,而她對此的策略似乎不是努力克服感情,而是兵解重生再來... ...那么李英奇過了感情這關嗎?好像,也沒有啊。她為了控制幽泉犧牲了自己,最后又想起了孤月,要是沒重生,那不就還是越活越回去了嗎... ...她就像一個負責對boss武器的工具人,而且還總趕著投胎(無誤)。
一部電影的節(jié)奏是非常重要的,節(jié)奏不行,觀眾就會坐在電影院里懷疑人生。畫面是很好的,演員是很好的,但這是啥?這又是啥?孤月怎么突然就碎了?白眉你怎么說跑就跑了?峨眉怎么這么不堪一擊?李英奇你怎么也上去送人頭?等等等等,雖然后來仔細想想,邏輯其實沒離家出走,一切都還算說得通,但電影院首刷估計就是觀感極差。蜀山傳這個鬼樣子,不能算是導演編劇的鍋,但總之就是由于種種原因,劇情被壓縮得過于厲害而導致節(jié)奏崩盤,一部佳作就這么毀掉了。
現(xiàn)在蜀山傳被稱為仙俠片的巔峰,因為二十年來確實沒有比它做的更好的了。后來題材類似的電影,大多偏向于神怪而不是仙俠。比如各種西游記衍生,反正都是講唐僧師徒一路上的故事,一部一個boss;再加上電影審核的限制,講神怪也不能有鬼,聶小倩成了妖精,鐘馗轉(zhuǎn)職伏魔,電影特效確實在進步,但是跟仙俠沒有任何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