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舊聞】感謝,雅加達
——第十八屆亞運會閉幕 作者:本報記者 侯珂珂《光明日報》( 2018年09月03日 09版)
2018雅加達亞運會閉幕式現場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聚焦2018雅加達亞運會】 第十八屆亞運會閉幕式2日晚在雅加達朋加諾體育中心舉行,燃燒了16天的亞運圣火在此緩緩熄滅。英雄的健兒將向這個赤道附近的國度揮手道別,那些或酷或炫、或驚或險、或哭或笑的瞬間將永遠留在亞洲人民心間。 “感謝”是本屆亞運會閉幕式的主題,著重表達印尼人民對參賽運動員、教練和數萬名志愿者激情和奉獻的感激。 拼搏團結的“亞洲能量” 16天,亞洲健兒們在此相聚,競技場上一較高下,競技場外傳遞友誼,共同為亞洲、為世界奉獻一場體育盛會,把“亞洲能量”與世界分享。這是亞洲體壇的盛事,更是亞洲人民的節(jié)日! 16天,在亞運圣火的見證下,亞洲健兒們跨越民族、文化和語言的差異,交流情感,共鑄理想,在手與手相握、心與心相通中共同譜寫團結、友誼、進步的樂章。亞運賽事,也是文化交流的舞臺。 16天,來自亞洲各國和地區(qū)的觀眾在比賽之余感受著雅加達與巨港的旖旎風光,感受著這里民眾的熱情好客,感受著風土人情與美食。亞運會更是亞洲文化交融的一次聚會。 亞洲之巔,展現體育之美。“中國飛人”蘇炳添毫無疑問是本屆亞運會的田徑之王;巴林歸化運動員埃迪迪奧·奧迪恩也在雅加達亞運會田徑場散發(fā)出奪目光彩,成為亞洲新一代“女飛人”;孫楊是本屆亞運會泳池中當之無愧的“自由泳之王”,從200米、400米、800米再到1500米,“中國太陽”包攬了全部四塊金牌,這在亞運會游泳史上前無古人;首次參加亞運會的日本天才少女池江璃花子在本屆亞運會上參加6項比賽,摘得4個個人項目、兩個接力項目的桂冠,成為首位在一屆亞運會上奪得6枚金牌的游泳選手;中國臺北選手戴資穎用中國臺北首枚羽毛球亞運會金牌證明了她世界第一的地位;20歲的克里斯蒂為東道主印尼隊奪得12年來首個亞運羽毛球男單桂冠后,史納延體育館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成為本屆亞運會不可磨滅的記憶。中國女排和男女籃同時”捧得亞運桂冠,實現了中國“三大球”亞運會最好成績。 四十四年光陰荏苒,亞運會薪火相傳。在促進全亞洲和諧共處、繁榮進步的道路上,亞運會發(fā)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朝韓聯隊首次亞運之行就收獲金牌,她們在龍舟女子500米決賽中率先沖過終點,獲得朝韓聯隊歷史上首枚綜合性體育大賽金牌。頒獎典禮上,當朝韓半島旗緩緩升起,隊員們一邊流著眼淚一邊高唱《阿里郎》,感染了現場和屏幕前所有的人。這不僅僅是一塊金牌,更是和平與友誼的象征。 燃燒了16天的亞運圣火照亮了人們歡樂的臉龐。世界的目光匯聚于此,感受亞洲的精彩與活力,分享亞洲體育和社會發(fā)展帶給世界的能量。 中國紅閃耀賽場內外 勝利從來不是理所當然。榮譽背后,是流淌的汗水和戰(zhàn)勝的傷痛。光榮與夢想,在中國亞運健兒的汗水與拼搏中得以實現。中國體育代表團連續(xù)第十次蟬聯金牌榜首毫無懸念。 中國隊已創(chuàng)造9項亞洲紀錄,全部出自游泳和射擊,而27個亞運會紀錄還來自更為廣泛的田徑、自行車等項目。精神是不可磨滅的力量。當《義勇軍進行曲》一次次奏響,體育之意義,在于對自身極限的不斷抗爭,在于決不放棄的無畏勇氣,在于振臂一呼的激情綻放,也在于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升騰。 對中國教練宋亞男來說,執(zhí)教老撾武術隊可能是人生最大的決定。在雅加達,他帶領6名弟子參賽,3人進入八強,成績可圈可點。同樣是在武術賽場,中國教練張躍寧的印尼弟子郭麗娟獲得太極拳太極劍全能金牌,印尼總統(tǒng)佐科現場觀看并為她點贊。近年來,中國體育與國際上的交流逐漸增多,以宋亞男、張躍寧等為代表的中國教練在亞洲、在世界各地起到了文化橋梁的作用。 亞運會上的中國元素不僅限于競技場。從運動裝備到基礎設施,再到城市生活,中國企業(yè)、中國元素融入雅加達。亞運會成為中國品牌展示的平臺,中國品牌也為亞運賽場增光添彩,為中國贏得“另一枚金牌”。中國產品助力亞運取得成功,中國元素也使城市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中國同樣也從雅加達亞運會籌備中汲取有益經驗和靈感:在硬件設施上,雅加達和巨港充分利用現有場館;志愿者永遠微笑的臉龐、熱情主動的服務給參會者留下深刻印象。亞奧理事會主席艾哈邁德親王表示,友好熱情的印尼人民讓亞運會非常溫馨,數萬名志愿者的辛勤勞作為賽事運作增色不少。 感謝,雅加達?!皝喼弈芰俊弊屟偶舆_這座美麗的東南亞城市展現了熱情迷人的魅力,而4年后,亞運之光將第三次降臨中國,來到西子湖畔的杭州,屆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國必將呈現一屆“綠色、智能、節(jié)儉、文明”的盛會。 ?。ū緢笱偶舆_9月2日電 本報記者 侯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