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562)南郭寺
文游天下(562) 南郭寺 文/石巖磊 ????公元759年,安史之亂仍未平息,關中地區(qū)時局動蕩民不聊生,杜甫時任華州司功參軍,微薄的薪水難以維持家用,便辭去官職,攜一家老小投奔在甘肅天水的堂侄。在此,詩圣遍游當地名勝,寫下117首詩作,其中就有流芳百世的名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而他游覽南郭寺時,又有感而發(fā): ??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 ??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 ??秋花危石底,晚景臥鐘邊。 ??俯仰悲身世,溪風為颯然。 ???南郭寺踞于慧音山之上,為隴右第一名剎,寺內殿宇輝煌,古木參天,唐朝時它就已聞名遐邇,杜甫的詩更是使其名聲大噪。如今,南郭寺中仍可見老杜當年所描繪的景物,最有名的當屬“北流泉”。其為寺內一股涌水,清澈甘冽,四季不涸,因一路向北流淌而得名?,F在,泉上加蓋了六角涼亭,顯得古樸典雅,只是不見汩汩而出的泉水,更似一眼枯井。 ???1200多年過去了,南郭寺中的“老樹”愈加蒼勁挺拔,唐槐漢柏依然枝繁葉茂,尤其是西院里的“三絕樹”令人稱奇。它是棵有2500歲高齡的古柏,同根生的三根枝干中的兩個已嚴重傾斜,樹冠幾乎舉手可即,但仍頑強地生長著,微風拂過搖曳生姿,驕陽過頂灑下一地濃蔭。人們在它的庇護下倍感清涼愜意,應該與杜子美游歷寺院時的感受迥異。 ???1904年,清政府重修南郭寺,不僅新建了許多殿堂,還為了紀念杜甫,將“東禪林院”改為杜少陵祠。近年來,寺內又建起碑林,鐫刻上杜工部的60首天水詩。人們便可以跟隨工整的詩句,游歷當地美景,同時感受詩圣悲愴的家國情懷,在颯然的溪風中穿越到凄風苦雨的戰(zhàn)亂年代。 ???生活不只有詩情畫意,還要有柴米油鹽。失去收入來源的杜甫,僅靠賣草藥養(yǎng)家糊口,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難以為繼,三個月后,他不得不再次踏上逃亡之路,篳路藍縷舉家前往蜀地。天水沒能挽留住詩圣,可杜甫將百篇詩文奉獻給了這片熱土,令無數后人朝圣般前來尋覓他的足跡,在北流泉邊踟躕,在古柏下徘徊,悲憫詩人的不幸身世,感念其憂國憂民的情懷,也憧憬著天下寒士能夠俱歡顏。 ???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