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騎行西藏,遠方與現(xiàn)實的抉擇
?有一個地方,充滿了魔力。每個去過的人離開時?,都會說“我會再回來的”。
2014年,我開啟了人生真正有意義的一次旅行,騎自行車從云南昆明到西藏拉薩,歷時一個月。那時候甚至對西藏都沒有大概的了解,除了知道有個布達拉宮以外,其他一無所知,既不知道神山岡仁波齊,也不知道羊湖、納木錯。但在路上每一天都是充實而開心的。第二年,我忍不住,又去騎行了,從拉薩,經(jīng)西藏山南地區(qū),走號稱最險進藏路的丙察察線到達云南。此后的幾年,經(jīng)常懷念那段在西藏騎行的日子,但始終沒能再次出發(fā)。這些年情不自禁地買一些戶外用品,心想有朝一日我還會出發(fā)。

直到今年,我實在按耐不住,把那輛自行車該換的部件都換了,又添置一些戶外用品。萬事具備,所有的東西都打包好了。我計劃著一場很長的旅行,沒有時間限制,沒有地點限制。但我遲遲沒有出發(fā),總有些問題糾纏著我。我已經(jīng)不是從前那個少年,已經(jīng)缺少那份說走就走的勇氣。我在現(xiàn)實與理想之間不停糾結(jié)。就差一步,我就走出去了。最后一刻我放棄了,我妥協(xié)了。
我沒有毫無顧忌地選擇詩和遠方,也不能容忍眼前的茍且,那就折中,去遠方茍且。我去藏區(qū)工作奔波,我游走在西藏昌都,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我在青藏線209,我在川藏線318,我在川藏北線317,我在國道214,我在國道215,我一樣能欣賞到藏地的壯麗山河。
今天的妥協(xié),是為了明天的重啟,為了以后能走得更遠?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