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劇到底有什么好看的,為什么那么多人過了這么多年還去追?
大家好,這里是婉殤成長筆記,用有趣的話語講述個人成長和深度思考的內容。如果覺得文章對您有所啟發(fā),可以關注我哦!
祝各位開篇有益:
一
和朋友聊天時,找了半天找不到好話題,便聊起來最近有啥好劇推薦,劇荒了。
然后朋友說其實自己已經(jīng)好幾年都沒看過這幾年新出的劇了,他一直在看以前的老劇。
比如,可能金庸先生的射雕三部曲已經(jīng)被不同演員明星拍過好多次了,但他如果要看的話看的就一直是八九十年代比較老的那部。
八九十年代的港劇,千禧年初的內地劇,他看的大都是這種,這幾年的片他好多都沒看過。
我記得他以前也追當年火熱的劇,結果現(xiàn)在怎么都去看老劇了,便很好奇。甚至有些劇已經(jīng)重復刷了好幾遍,可能看到一個畫面他就已經(jīng)知道下一句臺詞是什么的地步,但他還是不厭其煩的去刷。
我便問他:這樣不感覺很無聊嘛,結局,劇情都早已知道,不會沒新鮮感嘛?
然后他說:其實看那些老劇,更多時候看的已經(jīng)不是劇情,看的是自己過去追劇的那段時光,而且有些劇是真的經(jīng)典,每次看都有不一樣的感悟。
比如看星爺?shù)拇笤捨饔巍?/p>
最開始看的時候看到的其實都是沙雕,都是搞笑,一群小伙伴聚在一起哈哈大笑,等稍微長大一點,有了點閱歷,在看的時候,才感受到喜劇背后的悲劇,才體會到那種苦中作樂的感覺,而等自己真的經(jīng)歷了經(jīng)歷過放下磚頭沒法陪你,陪你就沒辦法給你想要的生活的無奈后,那種共鳴真的能讓人在不知不覺之間流淚……
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也有這種只看老劇的心態(tài),但我認為應該不少,那大家為什么會有這種想法呢?我說一點我自己的理解。
二
其實就像我那位朋友說的一樣,有時候看老劇,看的已經(jīng)不是劇,而是追憶自己過去的時光。
現(xiàn)在的大家真的太忙碌了,隨著我們漸漸長大,我們沒有時間在約上一群朋友然后一起追劇,我們自己想看劇的時候也往往是2倍速甚至3倍速的看,生怕浪費一點時間。
但這樣也會導致我們追劇的時候少了很多樂趣或者自己很難融入那個劇情中去。
追劇最大的樂趣都在童年和青春時光中,所以其實有這種追憶的想法也是挺正常的不是嘛?
在一個,人是需要群體認同感的。
但這個群體在追劇這件事上你只能是少數(shù)的群體。

比如你一個看八九十年代港片的人和一個看短視頻的人聚在一起能有啥話題呢?
你和他扯虛竹段譽,他和你扯變裝扭胯?
你們兩個要是聊的攏才是有鬼了。
我朋友之所以只看那些老劇,也是因為他周圍圈子里的人其實聊天也只會聊那些老劇啊,他們不會去聊什么三十而已或者夢華錄,什么乘風破浪的姐姐或者哥哥,他們只會聊八九十年代的三王一后或者四大天王啥的……
三
還有一點我覺得最重要的其實是老劇的確是經(jīng)典的相對比較多。
這未必是記憶美化的原因,這其實是一個內容尺度的問題。
老劇拍攝的時候大多審核不是那么嚴,很多現(xiàn)在看來價值觀不是那么正確的東西你都可以在劇中表現(xiàn)出來,但現(xiàn)在……
咳咳,反正懂的都懂吧。
其實這和小說也是一樣的。
網(wǎng)上有個說綠江小說網(wǎng)站的段子:以前的綠江,不露三點隨便寫,現(xiàn)在的綠江,一到關鍵環(huán)節(jié)時就是拉燈!
影視劇其實也是一樣的。
君不見,前幾年連某羊羊與某太狼都被人舉報下架了嘛……
以前很多的經(jīng)典劇,它可以明晃晃的把一些人性的陰暗面揭露給你看,現(xiàn)在很多的所謂經(jīng)典劇,大都是一些偉光正的形象。
小時候作為愛國教育或者文化輸出的時候看自然很好,但當你有了一些閱歷在看這些的時候有時候就感覺特別假……
當然,我也說了只是相對來說,其實這幾年的劇也有很多不錯揭露了一些社會現(xiàn)實的片子。
只不過有時候可能多了一層拐彎抹角稍微需要你多想一下才能想明白罷了!
大家覺得呢?
全文完,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這里是婉殤成長筆記,喜歡可以點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