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白蛋白輸注的3大誤區(qū),你可能天天都在錯!【答疑解惑】

大家好,這里是腦殼學,感謝大家長期陪伴與支持。一提到人血白蛋白,好多臨床醫(yī)生都會認為是補蛋白類物質,事實上大家進入了第一個誤區(qū)。研究發(fā)現,白蛋白缺乏人體必需氨基酸色氨酸、異亮氨酸,不利于合成人體蛋白,半衰期長達 20 天,進入人體的白蛋白不會馬上發(fā)揮營養(yǎng)作用,做為營養(yǎng)低于氨基酸制劑效能。還有參與人體免疫機制的是球蛋白而不是白蛋白。有的外科醫(yī)生看到蛋白低就輸注人血白蛋白,此為第二個誤區(qū)。臨床經常認為血清白蛋白水平 < 25克每升時應該補充白蛋白,但對于人血白蛋白用于低蛋白血癥的治療仍存在爭議。研究表明,提升血清白蛋白濃度雖可減輕癥狀,但不能改善預后。有國外指南推薦,人血白蛋白僅用于血清白蛋白水平極低(< 15 克每升)的危重患者,若血清白蛋白水平在 15 ~ 20 克每升,視患者情況而定。誤區(qū)3,輸注膠體的人血白蛋白會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臟負荷,但錯就在輸注人血白蛋白后常規(guī)給速尿。對于單純浮腫就不需要利尿劑,補充白蛋白后浮腫會自然消退,而對于肝腎疾病,適當的利尿劑可有助于排除多余的水分。糾正了以上錯誤的認知,我們還應該對白蛋白有以下3點認識,第一點,人血白蛋白主要用于哪類患者?失血性創(chuàng)傷、燒傷引起的休克;腦水腫及損傷引起的顱壓升高;肝硬化及腎病引起的水腫或腹水;低蛋白血癥的防治;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心肺分流術、燒傷、血流透析的輔助治療和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第二點,人血白蛋白的用法用量。靜脈滴注或靜脈推注。為防止大量注射時機體組織脫水,可用 5% 葡萄糖注射液或 0.9% 氯化鈉注射液適當稀釋作靜脈滴注 (宜用備有濾網裝置的輸血器)。注意不能拿注射用水稀釋,否則會導致患者溶血。在開始 15 分鐘內,應特別注意滴速緩慢, 逐漸加速至每分鐘不超過 2 毫升。使用劑量由醫(yī)師酌情考慮,一般因嚴重燒傷或失血等所致休克,可直接注射本品 5 ~ 20 克,隔 4 ~ 6 小時重復注射 1 次??筛鶕韵鹿焦浪銦齻颊咚璋椎鞍讋┝?。對于腎病及肝硬化等慢性白蛋白缺乏癥時,可每日注射本品 5 ~ 10 克,直至水腫消失,血清白蛋白含量恢復正常為止。第三點,10克白蛋白能升高多少血清白蛋白?通常血漿約占人體體重 4.5%。那么,對于一個 60 千克體重的健康成人來說,一瓶 20% 的白蛋白 50 毫升 (10 克)輸入人體,在未分解變化前,能夠短時間內提高白蛋白 3 ~ 4 克每升。但實際上,白蛋白在機體內部是一個動態(tài)衰減的過程,正常情況下,患者營養(yǎng)狀況差的話,一部分要轉化為熱卡供應能量,一部分還會隨著尿液排出,排出多少取決于腎小球濾過情況和腎小管的重吸收水平;還有一部分可能會透過血管滲漏到組織間隙之中,這取決于原發(fā)疾病是否改善;所以一瓶白蛋白進入體內最終有多少留存于血液中,因時、因人、因病而異。以上就是人血白蛋白使用相關總結,希望對各位有用,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