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我還有機(jī)會嗎?:尖端潮與虎完全版VS文傳潮與虎超詳細(xì)評測(上)
先給大家說一個冷笑話,你們知道什么人最長情嗎?
答案是:說唱歌手,因為他們天天都愛BATTLE,(愛白頭)。。。額,冷到大家了。。。
看回自己上一篇評測文傳潮與虎完全版的書報,至今已經(jīng)2年有余。從2018年1月發(fā)售,到今年初的完結(jié),收齊歷時2年半。而自從買了這套完全版后,就一直躺在筆者書柜里最不起眼的角落里,書柜的上方則擺的是全盛時期的文傳龍珠和劍心完全版,所以,筆者看到潮與虎就更傷心了。
這篇書報如果還沒看過的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
失望大于期待:文傳潮與虎完全版到貨評測
自打尖端潮與虎宣布完全版出版確認(rèn)開始,不少人都在歡呼再也不用受到港臺唯一這幾個字樣的限制了,多一個版本就意味多一個選擇,有了比較,才會有以后的進(jìn)步,當(dāng)然,有比較也意味著有傷害?!胺凑t早都要雙版本,何苦自己為難自己”,秉著這種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筆者于618當(dāng)天夜里12點整和全體紙片圈大軍一起浩浩蕩蕩的加入了史上最慘烈價格的大戰(zhàn)中。某店的拼團(tuán)大戰(zhàn)的2小時內(nèi)賣出接近600套的喜人戰(zhàn)績后,幾個大店不甘示弱緊跟上打出了潮與虎號稱史上最低價的宣傳口號,讓人有種你不買就虧大了即視感。至此,618對于潮與虎這場慘烈的價格大戰(zhàn)過后,在總體銷量上已有直逼圈內(nèi)人手一套的趨勢,價格之外,文傳版的助攻也是功不可沒。
尖端潮與虎在2020年的FB上算是非?;钴S了,尖端宣傳給了非常多的篇幅解答了讀者對于這套完全版的疑惑和期待??v使筆者對尖端所出版的完全版內(nèi)心有著100個不情愿,還是咦,這書怎么到我手里了,接下來給大家做個評測,看看這套尖端的完全版是否值得入手,是否能超越文傳,還請看評測
江湖規(guī)矩,先上全圖

1 外箱
拿到這個外箱的時候,筆者心里還是咯噔一下的,外箱印有潮與虎BOX 1的字樣,筆者還是收藏起來了


打開后果然尖端就是薄薄的一層,所幸漂洋過海沒有磕碰到。

2 盒子
作為尖端潮與虎這次賣點之一的盒子,總體效果還是成功的。本來筆者以為尖端做的是連體盒,兩個盒子才連成一個圖案,實際每個盒子的圖案都是獨(dú)立的。

選用的圖片效果總的來說很不錯,由于盒子十本連體足夠大,所以整個盒子給人一張魄力不錯的即視感,盒子底色采用偏淺巖石色,和阿虎,男主的人魔大戰(zhàn)圖配合起來視覺效果非常好。雖然顏色印刷有點偏淺,但是底色選得好掩蓋了這個問題。

盒子細(xì)節(jié)圖

兩個側(cè)面都是潮與虎的LOGO,做展示也不錯

盒子上方是封面的節(jié)選圖。

另外值得贊賞的一點是盒子的質(zhì)量很好,很厚實,比以往尖端書籍帶盒的質(zhì)量都要棒。

盒子最后留了一條縫,筆者認(rèn)為這個縫可以滿足筆者這種強(qiáng)迫癥帶書套了,以往的盒子都是做得剛剛好,所以每次帶書套都有種怕塞壞盒子的感覺。不知道這次尖端是故意留的還是無意的。

多出的這條縫尖端裁剪了一塊硬紙板墊住了。

這個就是盒子套裝的全部內(nèi)容了,我們先看看純享版,對比版后面我們再詳說

1-10的封面賞析

封面
封背

字體采用UV處理

書脊

膠水

外封1

內(nèi)封

內(nèi)封背

內(nèi)封書脊

蝴蝶頁,我記得宣傳里沒有的,雖然沒什么用,但是被好多出版社拿來做宣傳的賣點

彩頁



雙色頁






黑白頁




最后還收錄了潮與虎的風(fēng)云錄


出版頁
2020年9月首刷

5 贈品
A 這次的贈品有兩個,第一個就是還原了這個和日版完全版一直特別附錄筆記本,這個是文傳完全版沒有的。一共66頁,說真的,這贈品良心
本子的做得和大家平時用的筆記本差不多,外面度了層膜,手感不錯。


內(nèi)頁收錄了潮與虎的分鏡手稿

潮與虎草圖日記

手稿的翻譯,贈品這個工作量還是要給尖端點贊的

B 簽名版
和亂馬,相聚一樣,簽名版都是新套裝拿下后作者重新繪制的。這次藤田老師繪制的新簽名版也非常好看,只有這個套裝有,散本是沒有的。


看完純享版,接下來就是大家最關(guān)心的對比版了。文章有點長,請大家耐心看完
大家先看看文傳和尖端1-10的封面合照
上文傳,下尖端


1 書腰
文傳版首刷是帶書腰的,但是這個書腰不知道為啥文傳要印成黑白,在其他文傳的書籍中一般操作是首刷彩腰,二刷黑白腰。文傳這個書腰下半部還加了法律條款,總體來說,比例失調(diào),難看。
左文傳,右尖端

尖端在宣傳時候不停的曬出各種潮與虎書腰的圖片,筆者還挺高興的。但是發(fā)售后才發(fā)現(xiàn)又是尖端的常規(guī)操作:只有散本首刷才有書腰,套裝的書是不含書腰的,也就是說喜歡書腰和盒子要入手兩套。。。

左文傳,右尖端

2 封面
拿掉書腰后的封面
左文傳,右尖端

封面顏色上文傳會比尖端略深一點,略黃一點
上文傳,下尖端


封背
左文傳,右尖端

封背的細(xì)節(jié)圖可以看到文傳的印刷不如尖端的,文傳的印刷相對糊一些,尖端清晰一些
上文傳,下尖端


3 封面字體
文傳的封面字體不僅改了字體,而且還放大了,雖然對于封面的整體影響不大,但是筆者還是覺得尖端的潮與虎三個字字體選擇更好看一些。
左文傳,右尖端

4 書籍厚度
不知道文傳怎么想的,把一本好好的完全版做成和字典一樣后,雖然兩本書在重量上沒有什么差別,但是翻閱手感上,厚厚的文傳實在翻的難受,厚度整整比尖端大了1/3以上,這厚度筆者看著就不想翻了。
左尖端,右文傳

再看看全套1-10的厚度,文傳10本整整比尖端大了2.5本的厚度,文傳這厚度是真的多余。
上尖端,下文傳

5 書籍寬度
第一次比較書籍寬度
筆者也不習(xí)慣,但是尖端確實比文傳大約短了0.8CM左右。不知道是文傳做大了,還是尖端做小了
上尖端,下文傳

6 書脊
文傳在書脊的設(shè)計上真的是丑出天際,不僅加大了字體,讓這個書脊整體看起來有種被字體硬塞進(jìn)去的感覺。尖端書脊大小合適的字體,顏色的點綴也好看。
左文傳,右尖端

這個比例大家可以看看
左文傳,右尖端

7 膠水
膠水方面兩者整體都沒什么問題。文傳發(fā)售兩年半了,筆者手頭這本沒有開膠
左文傳,右尖端
8 紙黃
兩年過去了,筆者發(fā)現(xiàn)文傳的紙黃了許多,雖然當(dāng)初拿到手就偏黃,但是和尖端放在一起就顯得更黃了。文傳的選紙問題真的不小,又黃,又厚,又粗糙。
左文傳,右尖端

9 內(nèi)封
內(nèi)封方面,文傳和尖端的材質(zhì)也有不同。文傳用的是普通的封面紙,而尖端是在封面上覆了一層膜,看起來亮一點,手感也好一些
左文傳,右尖端

上文傳,下尖端


內(nèi)封背方面,和封面差不多,文傳在印刷細(xì)節(jié)上會更深一些也略黃一些,尖端偏淺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