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的一定好嗎?你太天真了 —— 凡勃倫商品
手機的前世今生
二十年前,手機還叫做“大哥大”,一兩萬元一臺,都是“社會大哥”才能用得起。那時候上高
三的老路偷偷把父親的“大哥大”帶到學校,用高出很多的聲調假裝打電話。十年前,手機已經
人手一臺,但那種大屏幕、可以運行各種程序的智能手機還是新鮮事物。那時候,擁有一臺 iPhone
就能躋身科技極客,“逼格”瞬間秒殺全場?,F(xiàn)如今,雖然 iPhone 不再能提升逼格,但市場上
還有一個叫沃圖(Vertu)的品牌“逼格”特別高,這個品牌的手機不僅有鑲著八星八鉆的外觀,
還有一鍵撥號給 24 小時管家的尊享服務,價格自然不菲,二十萬元左右。
手機,按說就是滿足人們移動通信需求的商品而已。你可能要問,為什么會有人愿意花那么多錢
買一臺手機?那種結實耐用、能防身、還能用來砸核桃的諾基亞才幾百塊錢一臺,不好嗎?

越貴越買的凡勃倫商品
其實很多時候,人們購買一件商品看中的并不完全是它的使用價值,而是希望在使用這件商品的
時候,還能顯露出自己的財富、名望、階層和地位。這也是為什么往往賣得很貴的商品,人們卻
越貴越買,比如一款名表、一幅名畫……價格高不一定東西好,更可能是因為這件東西讓你自我
感覺良好。由于這一現(xiàn)象最早是由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T.B.Veblen)提出的,因此被命名為凡
勃倫效應。凡勃倫的觀點,用一句話概括——越貴越買,不是“傻”,而是“壕”。
凡勃倫商品的需求會隨著價格的上升而上升,這看似與我們之前講的供需定理不一致,但實際上
卻有著一套背后的邏輯。經濟學家認為商品包含兩種價值:一種是功能性價值,另一種是炫耀性
價值。而后者的價值恰恰是由市場價格決定的,價格越高,用來炫耀的效果就越好。比如,女同
學愛買名牌包,就是因為可以拿來在姐妹們面前炫耀。但女生又最怕撞包,因為一旦撞包,就顯
得自己的包不那么顯眼,不那么出挑,不那么艷壓群芳,那為名牌多花出去的錢豈不是白白浪費?

一句話理解凡勃倫商品
越貴越買,不是“傻”,而是“壕”。
打造奢侈品屬性,你可以:第一,給品牌造氣質;第二,給產品加辨識;第三,給用戶貼標簽。
有人說,奢侈品有價,而認知無價。這個觀點,你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