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熒屏 | “江竹筠”該讀什么
◎陳增杰
? ? ? ?中央電視臺第3頻道2008年4月10日晚間現(xiàn)場直播第13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民族唱法單項決賽第一場,文化藝術(shù)知識考試中有道題目是提問歌劇《江姐》中江姐的原型叫什么名字。歌手答不出,評委徐沛東點評時說:“叫江竹jūn,又叫江竹yún。”
? ? ? ?革命烈士江竹筠,由于小說《紅巖》、歌劇《江姐》等的傳播而廣為人知,深為人們所敬仰。但“筠”字該讀何音?有人讀jūn,有人讀yún,莫衷一是。所以徐沛東先生兼容并蓄,把兩種讀音都念了。不過這樣一來,更讓人糊涂。
? ? ? ?筆者認(rèn)為,江竹筠的“筠”應(yīng)該讀yún,讀jūn是不對的。
? ? ? ?檢諸辭書,如修訂版《辭?!泛汀稘h語大詞典》《漢語大字典》[筠]下均列讀音二:一讀yún;一讀jūn。但這異讀的二音意義是不同的。(一)音yún。竹的青皮,竹子?!抖Y記·禮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编嵭ⅲ骸绑?,竹之青皮也?!保ǘ┮鬸ūn。用于地名,筠州(屬江西?。?、筠連(屬四川?。=耋?,“筠”與“竹”連在一起,自然是“竹皮之美質(zhì)”這一義蘊(yùn),故當(dāng)讀yún ,這樣才符合取名“竹筠”的本意。
? ? ? ?其次,以古例為證。晚唐著名詩人溫庭筠,他的名字流傳中有不同寫法。庭,《新唐書》卷九一《溫大雅傳》附作“廷”;筠,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作“雲(yún)”,其書云:“溫庭雲(yún),字飛卿,或云作‘筠’字?!蓖ィ蜃鳌巴ⅰ?;筠,或作“雲(yún)”:都出于同音借用。這說明溫庭筠的“筠”是讀yún(與“雲(yún)”同音)而不讀jūn。筆者在高校授中國古代文學(xué)課,曾援此為證,明確“溫庭筠”的讀音。
? ? ? ?第三,作為本文的余論,附帶說一下作為地名“筠”的讀音。筠音yún,見于宋元明清諸韻書,如宋《廣韻》為赟切,宋《集韻》、元《古今韻會舉要》于倫切,明《洪武正韻》于分切,切成今音yún。而jūn之音讀,上述諸書均不載,清人所編搜集音切最廣的《康熙字典》亦無收列,可見這是比較后起的音讀,而且還有些疑點。因作為這一音讀的重要舉證古地名“筠州”,其實并不讀jūn,而是音yún的。證據(jù)有二。其一,諸辭書都說筠州“以地產(chǎn)筠篁得名”。筠篁,叢竹也。其地既以筠竹得名,自當(dāng)讀以本音yún。其二,據(jù)史籍,唐武德五年置靖州,武德七年改筠州,宋寶慶初改名瑞州。改名之由,《宋史·地理志四》載明:“本筠州……寶慶元年,避理宗諱,改今名?!边@是說,“筠州”的“筠”,因與宋理宗趙昀的尊名“昀”(音yún)同音,為避諱故改州名。很明顯,筠州的讀音是yún而非jūn,否則就不存在避諱的問題了。諸辭書將筠州列于jūn的音讀下并作為舉證,顯然錯誤。修訂版《辭源》“筠”字只標(biāo)一音yún,“筠州”“筠連”均讀為yún,當(dāng)是經(jīng)過考慮的。
? ? ?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08年第7期《追蹤熒屏》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