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本草中華》第二季解說詞臺詞丨第6集:甘苦

《本草中華》
第二季 第06集
(甘苦)
俗話說良藥苦口,生活亦如此,藥之苦換取的是身體的強壯,而心之苦換取的是靈魂的堅韌,酸辛甘苦咸無味本草滋養(yǎng)百味人生,甘苦是生命的況味。
(內(nèi)蒙? 赤峰)
張詩琪:(唱)桔梗喲桔梗喲桔梗喲桔梗,白白的桔梗喲長滿山野。
這是山野最燦爛的季節(jié),美好卻短暫,接下來的4個月西北風(fēng)將肆虐這片大地,向日葵和玉米都已經(jīng)準備退場,一種不起眼的草本植物將成為這里的主宰,只有它敢于直面北方冬季零下30度的極限低溫,這種藍紫色的小花名為桔梗又叫包袱花,是詩琪的最愛,詩琪的家鄉(xiāng)牛營子鎮(zhèn)位于內(nèi)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東北部,東西兩邊的低山丘陵夾著一條30多公里長的寬闊河谷,這是錫伯河下游的沖積平原,向陽肥沃的砂質(zhì)土壤是多種藥材的樂園,牛營子鎮(zhèn)有13萬畝桔??偖a(chǎn)量達到全國的二分之一,因此被稱為中國桔梗之鄉(xiāng),為了趕在土地上凍前完成采挖,一天的勞動從凌晨4點就開始了,詩琪一家在村前有十幾畝地,爸媽去北京打工了,9歲的詩琪在家?guī)蜖敔斈棠陶疹櫟艿芎徒酃?,?nèi)蒙的冬季十分漫長,大風(fēng)干旱和嚴寒是絕大多數(shù)植物的天敵,而桔梗有著自己越冬的法寶,它粗壯的根莖長達50公分,能夠穿過干旱的表層扎入土壤深處吸取水和養(yǎng)分,這也正是它入藥的部分,據(jù)《本草綱目》記載此草之根結(jié)實而梗直,故名桔梗,這味常用中藥,性平味苦辛,主治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等癥,爺爺張鳳林種了一輩子桔梗,一直堅持人工采挖,挖桔梗的叉子長達半米,深挖既可以保證桔梗的完整性也相當于松土,使來年長勢更好。
張鳳林:種玉米呢是機器種,二三十公分省事,蒙上膜點上籽完事,種桔梗呢難,一個一個壟種,挖藥呢你看這50來公分叉子,這一叉叉一根根撿,媳婦跟著撿,夠嗆,累得腰都直不起來。
詩琪有個心愿去爸爸媽媽工作的北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爺爺奶奶告訴她來年桔?;ㄩ_的時候就可以見到爸媽了。
張詩琪:嗨小桔梗。
奶奶:張詩琪一會兒把皮削完擱盆里洗去。
桔梗用刀刮容易傷到中皮,而湯匙沒那么鋒利輕輕一掛便可去皮,老人孩子都可以幫忙,牛營子鎮(zhèn)每年都有大量的桔梗遠銷韓國日本,除了做藥材它還是泡菜的主要原料,桔梗洗凈切絲浸泡一天一夜,去除苦味和辛辣味,再用調(diào)料簡單涼拌即可上桌,這是詩琪和弟弟最喜歡的腌菜,詩琪家祖籍山東,是當年闖關(guān)東來到赤峰的,清朝時許多漢族百姓因天災(zāi)人禍迫于生計越過山海關(guān),涌向仍在沉睡的北方沃野,這里的土地并不適宜種植中原的農(nóng)作物,不過移民們發(fā)現(xiàn)了桔梗種植極具生命力的本草,它還可以同許多藥材百搭配伍極大的經(jīng)濟價值帶來了大規(guī)模的引種馴化,從此人們與桔梗相伴為生,度過了100多個寒冷的冬天。
張鳳林:真沉100 來斤這一袋。
采挖后的桔梗像蘿卜一樣,一旦受凍就會變質(zhì),必須抓緊時間加工,所以這些鮮桔梗挖出當天就得拉到鎮(zhèn)上賣掉,穿鎮(zhèn)而過的這條公路是赤峰通往北京的主干道,赤峰曾是關(guān)內(nèi)商旅進出蒙古高原與松遼平原的唯一通道,占據(jù)了天時地利的牛營子中藥材交易中心,是全國8大中藥材市場之一,年吞吐各類中蒙藥材8000至10000噸,這是北方重要的藥材集散地,桔梗由收購站運到工廠后經(jīng)過機器清洗削皮切片晾曬4天左右再發(fā)往各大藥廠,在桔梗的采收旺季全鎮(zhèn)的空地上都晾曬著這種白色的藥材,張鳳林夫婦緊趕慢趕到達收購站時太陽已經(jīng)下山了,好在今天人不算多,否則這批桔梗就賣不到好價錢了,老倆口還要靠它籌集一筆路費,等詩琪放暑假時帶她上北京去見爸爸媽媽,答應(yīng)孫女的事他們不會忘。
——待更——
如需整理紀錄片《本草中華》解說臺詞,可找公眾號【小小臺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