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聲小評:杭州來女士失蹤案,It's always the husband?
作者:牛牛
2020 年 7 月,杭州來女士失蹤案幾乎讓微博上的網(wǎng)友個個都成了柯南,目前警方確認,來女士已遇害,其丈夫許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現(xiàn)已被當?shù)鼐揭婪ú扇⌒淌聫娭拼胧?/span>
評論中,有網(wǎng)友提到美劇《重案組》中經(jīng)驗豐富的老警探說過一句經(jīng)典臺詞,在妻子失蹤案中,推測罪犯:第一,It’s always the husband. 第二,It’s always the husband. 第三, it's always the husband。

?
于是我心生好奇,這究竟是句編造的臺詞還是有事實作為依據(jù)的統(tǒng)計數(shù)字呢?
查證后希望和大家分享:
一、?“It's always the husband”不是玩笑。
美國疾控中心 2017 年 7 月發(fā)布的一項報告顯示,超過一半(55%)的美國女性死亡與親密伴侶的暴力行為有關(guān),絕大多數(shù)受害者死于現(xiàn)任或者前任之手。這份報告還駁斥了犯罪電視劇中常見的“黑暗巷子里的陌生人”是女性第一殺手的刻板印象。在所有女性兇殺案中,陌生人只占16%。
?

而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報告顯示,在世界范圍內(nèi),38% 的謀殺案都是親密的伴侶所為。此前的研究表明,親密伴侶實施了超過 40% 的針對女性的殺人案,而針對男性的殺人案只有 7% 是由親密伴侶實施的。
二、流行觀點:男性是出于控制欲進行的暴力犯罪,謀殺是家暴的集中爆發(fā)
對謀殺妻子的各種解釋,一般基于兩個共同的假設(shè):
1)?謀殺源于男性過度的占有欲,觸發(fā)點是性嫉妒和憤怒。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完美詮釋。

?
2)?謀殺是之前暴力史的高潮。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yù)防中心的研究員 Emiko Petrosky 的數(shù)字可以佐證:大約十分之一的親密伴侶之間的兇殺案受害者在前一個月經(jīng)歷過某種形式的暴力。
三、男性兇手的坦白“是因為愛”,過程卻是步步驚(wei)心(ying)。
“Let's say I committed this crime, even if I did, it would have to have been because I loved her very much, right?” —O.J. Simpson
“我犯了這個罪,可即使我犯罪了,那也是因為我非常愛她,對嗎? ”ー O.J.辛普森
這是辛普森說的。辛普森殺妻案也被《時代》雜志稱為“美國悲劇”。
?

根據(jù)今日心理學(xué)網(wǎng)站的分析,大部分男性殺人犯都聲稱:
a)?他們是出于愛才殺人的,
b)?這種悲劇是因為愛得太深。
事實是:
殺妻案并不是暴力沖突的意外結(jié)果,因為大多數(shù)謀殺都是精心策劃的。此外,謀殺妻子不能簡單理解為失去控制或精神錯亂。相反,這是一種蓄意的行為,是情感上做好準備才去實施的,這是一種極度絕望的行為,隨時準備摧毀他人,即使這意味著摧毀自己。
舉例:
上海冰柜藏尸案:事發(fā)前半個多月,丈夫朱某購買了與其住房、日常生活并不相稱的一個超大冰柜。妻子被殺害后,就藏在這個冰柜底層。
那么,女性該如何保護自己:
1)?警惕親密關(guān)系中的 PUA
典型句式:
我是因為愛你,所以……
也只有我會為你這樣做,因為我還是愛你……
2)找一個緊急聯(lián)系人
萬一自己突然消失不見,請他幫忙報警——這不是玩笑!在來女士的案件中,來女士公司打來電話問丈夫她為什么沒去上班,最后丈夫才報警。
這不是一篇加重恐婚為目的的文章,只是想敲個警鐘:進入一段親密關(guān)系,光有激情是遠遠不夠的,這些悲劇或許可以敲響警鐘,戀愛和婚姻都需要理智,暴力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
注:科聲小評系列內(nèi)容,由科學(xué)聲音的小編臨時感想組成,不能算嚴謹科普,大家可以就事論事分享討論。
?
信源: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66/wr/mm6628a1.htm?s_cid=mm6628a1_w
https://www.npr.org/sections/thetwo-way/2017/07/21/538518569/cdc-half-of-all-female-murder-victims-are-killed-by-intimate-partners
https://www.latimes.com/archives/la-xpm-1998-jan-16-me-9026-story.html
http://content.time.com/time/covers/0,16641,19940627,00.html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asics/domestic-viol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