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音樂家——托馬索·阿爾比諾尼
托馬索·阿爾比諾尼(Tomaso Albinoni, 1671-1751),生于威尼斯,意大利作曲家。他與威尼斯的另一位作曲家維瓦爾第是同時代的人,同維瓦爾第、馬爾切洛等被稱為威尼斯樂派的先驅(qū)者。
人物生平
1671年6月14日阿爾比諾尼生于威尼斯一個地主兼紙張商人家庭,9歲開始接受音樂教育,包括小提琴和歌唱。由于家庭的富有,阿爾比諾尼無需象許多音樂家那樣,去尋找貴族的資助,或者為教堂工作。盡管他把自己視為一個業(yè)余音樂愛好者,但還是在很年輕的時候便精通了小提琴和歌唱?,F(xiàn)在所知道的他的第一部歌劇《澤諾比婭》(Zenobia),上演于1694年。同年他還出版了一部12首的三重奏奏鳴曲集。
1705年,他與女高音歌劇演員瑪格麗塔·里蒙迪(Margherita Rimondi)結(jié)婚,婚后生育了六個孩子。
1721年,他的妻子去世,他賴以生存的產(chǎn)業(yè)也被一位債權(quán)人奪走,他不得不找了一份樂團小提琴手的工作掙錢,此外,他還成功地在一個樂團擔任歌唱演員。同時,他開始專注而認真地出版他的作品。他是一位成功的歌劇作家,在很短的時間里他得到了豐厚的報酬。
1741 年,阿爾比諾尼在多年的自由作曲家生涯之后引退。
1751年1月17日他逝世于威尼斯。
個人作品
阿爾比諾尼一生創(chuàng)作了至少 81 部歌劇,但大部分都已失傳,傳世者僅有十幾部。此外他還有 99部奏鳴曲,59 部協(xié)奏曲和9部交響曲。阿爾比諾尼以小提琴演奏見長,一般人都以為他是器樂作曲家,所以后世更多的把他稱為小提琴作曲家。他的雙簧管協(xié)奏曲非常富有特色,他同時代的作曲家維瓦爾迪將小提琴的特性移植到雙簧管曲中,而他則把雙簧管作為人聲的替代品。他的雙簧管協(xié)奏曲旋律非常細膩,盡量避免小提琴那樣不舒服的跳躍。他的器樂曲,包括三重奏奏鳴曲,深受巴赫的贊賞。
社會評價
阿爾比諾尼作品的重要程度,其實不亞于維瓦爾第。當年,巴赫也曾要求他的弟子認真研究阿爾比諾尼的作品,巴赫的《勃蘭登堡協(xié)奏曲》就含有阿爾比諾尼的協(xié)奏曲風(fēng)格。人們通常認為巴赫的協(xié)奏曲其中大多數(shù)原本是他在魏瑪供職時(1708-1723)創(chuàng)作的,在這些年頭中有幾部重要的意大利協(xié)奏曲集面世,尤其重要的是阿爾比諾尼和維瓦爾第的作品,巴赫對他們知之甚詳。事實上,巴赫對阿爾比諾尼的作品是非常欽羨的,以至他把一些阿爾比諾尼的作品改編成為羽管鍵琴獨奏曲,例如三首早期的鍵盤阿爾比諾尼主題賦格曲(BWV 946, BWV 950, and BWV 951/951a)這個系列的主題出自于阿爾比諾尼的奏鳴曲a tre?Op. 1 (1694),這樣無疑是為了擺脫樂隊的拖累而獨自演奏它們。
阿爾比諾尼的樂器音樂深受巴赫贊賞,這些作品包括三重奏奏鳴曲op.4 & op.6、為一支雙簧管而作的協(xié)奏曲op.7、為雙簧管作的協(xié)奏曲以及一首無伴奏小提琴協(xié)奏曲op.9。目前在西歐,阿爾比諾尼的作品已越來越受人們的關(guān)注。
主要作品簡介
g小調(diào)柔板 Adagio in G minor - 鋼琴獨奏版
阿爾比諾尼最著名的作品是《g小調(diào)柔板》,以至于被稱為“阿爾比諾尼柔板”(Albinoni Adagio)。但據(jù)學(xué)者考證,這一片段并非他所作。二次大戰(zhàn)期間,米蘭的音樂學(xué)者雷莫·賈佐托(Remo Giazotto)剛剛完成了阿爾比諾尼的傳記和作品目錄,1945年,他在德國的德累斯頓圖書館發(fā)現(xiàn)了一個手稿片斷,懷疑是阿爾比諾尼的作品,賈佐托覺得非常好聽,就用這個旋律寫了一段曲子,后來被傳為“阿爾比諾尼柔板”。
它是賈佐托的作品,應(yīng)該稱作“賈佐托柔板”,但至今人們?nèi)粤?xí)慣地稱之為“阿爾比諾尼柔板”。
作曲家中很少有象托馬索·齊奧凡尼·阿爾比諾尼那樣,僅以一首曲子而聞名于世。也許是因為阿爾比諾尼留下的作曲太少,人們對他介紹和了解不多,因此有關(guān)西方音樂史的書籍幾乎不會提到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