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三國時代"曹老板"的原配丁夫人其身后的丁氏家族(上)

前言:了解三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曹氏和夏侯氏的關系非常好,《三國志》當中特意有一篇《諸夏侯曹傳》,將曹氏和夏侯氏的子弟合列一傳,可以說是曹操集團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中堅力量。曹操信任、重用曹氏和夏侯氏子弟的原因也很簡單,以血緣、姻親、地域為基礎的勢力會更加穩(wěn)固。其實和曹氏關系十分親密的還有一個家族,不亞于夏侯氏,但是卻被史書刻意淡化,那就是丁氏家族。
一、丁氏與曹氏的姻親關系
丁氏與曹氏的姻親關系,至少要從曹操的父親曹嵩開始。曹氏是一個比較有影響力的家族,名士曹節(jié)、大宦官曹騰、位列三公之位的曹嵩、再到曹操,無論是財力還是政治影響力都很豐厚。古代通婚講究門當戶對,兩個具有一定實力的家族通婚,更有利于兩個家族的發(fā)展。由此可見丁氏家族至少在地方上也是很有影響力的。
曹嵩與丁氏通婚,而且是正妻。這個在《三國志·魏書·文帝紀》的記載中可以看到:"(曹嵩)夫人丁氏曰太王后。"不僅是曹嵩,曹操也與丁氏通婚,也是正妻,《三國志》中稱為丁夫人。丁夫人和曹操的關系還是比較復雜的。丁夫人沒有子女,曹操另一個妾室劉夫人去世得早,曹操就把長子曹昂和清河長公主交給丁氏撫養(yǎng)。
在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曹操進攻宛城張繡,張繡投降曹操。但是由于曹操想把張繡的嬸嬸納為己有,又拉攏張繡部下勇士胡車兒,導致張繡降而復叛,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都死于這場戰(zhàn)役。丁夫人將曹昂的死歸咎于曹操身上,對曹操頗有怨言。曹操把丁夫人趕回娘家,意思是想折一折丁夫人的怒氣。結(jié)果丁夫人直接就跟曹操離異,才有卞夫人上位的機會。
曹嵩、曹操都與丁氏通婚,本來曹操的子女輩也有與丁氏通婚的可能。上文中提到的清河公主,是曹操的大女兒。曹操本來想將清河公主許配給丁沖的兒子丁儀,但是丁儀有一個生理上的缺陷,他的眼睛有點問題。
曹丕認為女性都喜歡長得帥的,清河公主嫁給丁儀恐怕不會高興。就勸曹操把清河公主嫁給夏侯惇的兒子夏侯楙。這里曹丕大概也存有私心在里面,夏侯楙是曹丕的好哥們。不過正因為如此,曹丕也給自己樹立了敵人。
二、丁氏在曹操集團中的表現(xiàn)
丁氏與曹氏有長期的姻親關系,當然在曹操集團創(chuàng)業(yè)初期也占據(jù)不低的地位,有著活躍的表現(xiàn),就像夏侯氏與曹氏的關系一樣。史書中能夠找到的曹操集團中的丁氏子弟有丁斐、丁謐、丁沖、丁儀、丁廙等人,數(shù)量并不算少,對歷史發(fā)展的走向也起到比較大的影響。
丁斐、丁謐父子
首先來說丁斐、丁謐父子。丁斐與曹操的關系非常要好,他有一個缺點就是貪財,而且是取之無道,經(jīng)常犯一些經(jīng)濟上的錯誤。比如有一次丁斐就拿自己家的瘦弱的牛換公家的肥壯的牛。事情被發(fā)現(xiàn)后,丁斐丟了官職。曹操還戲弄丁斐,問他印綬到哪里去了,丁斐回答自己用來換大餅了。即便有劣跡,曹操還是選擇任用丁斐。按照曹操的話來說,丁斐就是一個善于捕鼠但愛偷吃的狗,他的貢獻比造成的損失要多得多。
《魏略》:太祖問斐曰:“文侯,印綬所在?”斐亦知見戲,對曰:“以易餅耳。”太祖笑,顧謂左右曰:“東曹毛掾數(shù)白此家,欲令我重治,我非不知此人不清,良有以也。我之有斐,譬如人家有盜狗而善捕鼠,盜雖有小損,而完我囊貯。”
有一個例子或許可以證明這一點,在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的"潼關之戰(zhàn)"中,曹操大軍渡過蒲阪津,曹操、許褚、張郃等人親自斷后,遭遇馬超等人的突襲。在這種危急的時刻,丁斐放出牛、馬等大牲畜吸引馬超的軍隊哄搶,給曹操提供了逃生的空間。
《三國志-魏書-曹操傳》:公自潼關北渡,未濟,超赴船急戰(zhàn)。校尉丁斐因放牛馬以餌賊,賊亂取牛馬,公乃得渡,循河為甬道而南。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