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比其他音樂概念好理解多了,因為可以直接用耳朵感受到
貝多芬508、動機比其他音樂概念好理解多了,因為可以直接用耳朵感受到

一直搞不懂作曲中的“動機”究竟是什么?——網(wǎng)友提問
…動、機、動機:見《貝多芬434~475》…
?
…
像西瓜皮一樣游泳(發(fā)布于2022-05-22 13:52,25人贊同了該回答):
我根據(jù)題主的三個問題分點回答吧。
…根、據(jù)、根據(jù):見《歐幾里得115》…
(…《歐幾里得》:小說名…)
?
…問、題、問題:見《伽利略76》…
(…《伽利略》:小說名…)
?
…
3、一首歌的開頭就是這首歌的動機,這句話只有在限定條件下是對的,比如上面提到的這首命運交響曲。
…歌:見《牛頓106》…
…條、件、條件:見《牛頓280》…
(…《牛頓》:小說名…)
?
…對:見《歐幾里得39》…
…上面提到的這首命運交響曲:見《貝多芬507》…
?
但并非所有作品在寫作的時候都會用動機進(jìn)行發(fā)展,
…進(jìn)、行、進(jìn)行:見《貝多芬222》…
…發(fā)、展、發(fā)展:見《伽利略21》…
?
同樣?有很多作品?是長線條的旋律。
…旋、律、旋律:見《貝多芬71》…

在音樂結(jié)構(gòu)里面,樂句由樂節(jié)組成,樂節(jié)由樂匯組成,而最關(guān)鍵的樂匯稱之為動機。
…音、樂、音樂:見《歐幾里得146、147》…
…結(jié)、構(gòu)、結(jié)構(gòu):見《歐幾里得41》…
…句、樂句:見《貝多芬431~433》…
…節(jié)、樂節(jié):見《貝多芬469、什么是樂節(jié)?》…
…匯、樂匯:見《貝多芬467~473》…

有些旋律在逐步細(xì)分的時候,分不出樂匯,整條旋律比較像一個不可多分割的整體,
像這類旋律化的作品,它往往不靠動機的變化來讓音樂一直進(jìn)行下去。
…化:后綴。加在名詞或形容詞之后構(gòu)成動詞,表示轉(zhuǎn)變成某種性質(zhì)或狀態(tài):綠~。美~。惡~。電氣~。機械~。水利~…見《歐幾里得2》…
?
像流行歌在寫作的時候,通常不會有動機這個成分,它會用其他的寫作手段。
但并非所有的流行歌都不用動機,仍然有作品會用動機做一些簡單的模進(jìn)。比如《是否》。
…簡、單、簡單:見《伽利略13》…
…模、進(jìn)、模進(jìn):見《貝多芬487~494》…

像一開始這個向下的大跳,非常有辯識性,題主在這首歌里,,可以聽到這個動機在曲子里出現(xiàn)非常多次。
…性:1.物質(zhì)所具有的性能;物質(zhì)因含有某種成分而產(chǎn)生的性質(zhì):黏~。彈~。藥~。堿~。油~。2.后綴,加在名詞、動詞或形容詞之后構(gòu)成抽象名詞或?qū)傩栽~,表示事物的某種性質(zhì)或性能:黨~。紀(jì)律~。創(chuàng)造~。適應(yīng)~。優(yōu)越~。普遍~。先天~。流行~…見《歐幾里得10》…
?
但它并不會像古典音樂那樣,將這個動機放在曲子的各個聲部,再整個離調(diào)啊、放寬啊之類的變化。
…典、古典:見《牛頓170》…
…聲、部、聲部:見《貝多芬234》…
…離、調(diào)、離調(diào):見《貝多芬262》…
…變、化、變化:見《伽利略10》…
?
這首米津玄師的作品里,它其實并沒有能稱之為動機的,
你可以理解為,它是主要以樂句為一個單位做對比與重復(fù)。
…理、解、理解:見《歐幾里得58》…
…單、位、單位:見《歐幾里得116》…
…對、比、對比:見《牛頓122》…

?
相同顏色的線代表相同的樂節(jié),
通過相同的樂節(jié),后面搭配另一個不一樣的樂節(jié)來完成對比。這就是A段主要的寫作思路。
…思、路、思路:見《牛頓55》…
?
同樣也是很多流行歌的寫作思路,它與動機無關(guān)。
?
結(jié)語
?
我喜歡吃老干媽。
?
發(fā)布于 2022-05-22 13:52
?
2條評論
?
光與樹:
動機其實照著譜面講,比其他音樂概念好理解多了,
…概、念、概念:見《歐幾里得22、23》…
?
因為動機是可以直接用耳朵感受到的單位。
…直、接、直接:見《歐幾里得34》…
?
05-22,IP屬地江西
?
像西瓜皮一樣游泳?回復(fù):
在發(fā)展的時候,只用模進(jìn)的話,還是很好聽出來的,
但如果加入其他的變化手法,就很難聽出來了,
…手:見《牛頓282》…
…法、手法:見《牛頓164》…
?
只能看譜面才能分析出來。
…分、析、分析:見《歐幾里得36》…
?
05-23,IP屬地江西



““動機”是從motif翻譯過來的,它與“動機”無關(guān),
請看下集《貝多芬509、在一段音樂中,主題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是重復(fù)出現(xiàn)的“素材”》”
若不知曉歷史,便看不清未來
歡迎關(guān)注嗶哩號“中國崛起呀”
動機比其他音樂概念好理解多了,因為可以直接用耳朵感受到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