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山東|看了冬奧會,才知道“山東制造”原來這么牛!
北京冬奧會
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從中國第一輛雪蠟車、“冰絲帶”
到“冰瀑”、冬奧專列
再到冬奧的供電、運動員服飾、滑雪看臺
……
隨處可見“山東制造”的身影。
中國第一輛雪蠟車
中國第一款國產(chǎn)雪蠟
“山東造”
為研制雪蠟車,
山東集合十余家單位的技術力量,
從“不認識雪蠟車”,
到造出“中國第一輛雪蠟車”,
只用了短短11個月時間,
打破了國外壟斷,擁有專利79項,
是典型的“中國奇跡”。
到目前為止
車輛一直24小時不斷電,
每天提供200-300副雪板的打蠟服務。
山東團隊歷時2年,
研發(fā)出了首款國產(chǎn)雪蠟“泰山”
服務國家隊。
除了雪蠟車、雪蠟,
山東還成功研發(fā)了耐切割性能達5級的防切割滑冰服,同樣填補了國內(nèi)空白。
濟南智慧
獻給冬奧會“最快的冰”
“冰絲帶”從建設之初
便以打造“最快的冰”為目標。
而這塊“最快的冰”的部分制冷設備
就來自濟南的山東神舟制冷公司,
在國家體育館、冬奧會速滑館項目
實現(xiàn)4個世界之“首”。
“冰絲帶”采用的
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
是目前冬季運動場館
最先進、最環(huán)保、最高效的
制冰技術之一。
山東的制冷裝備
不僅為冬奧會制冰,
也為國家運動員訓練制冷、造雪。
已經(jīng)投入使用的
張家口崇禮室內(nèi)U槽場館
所采用的制冷、除濕等系統(tǒng)解決方案
就來自青島澳柯瑪。
淄博產(chǎn)超白節(jié)能玻璃
扮靚“冰絲帶”
國家速滑館館外的“冰絲帶”,
由3360塊曲面玻璃單元打造,
“非常透明,像紗一樣”,
使用的超白鍍膜節(jié)能玻璃,
由淄博的山東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冬奧場館建設,
用了冠縣的高科技!
國家冰上項目訓練中心、國家速滑館
建設使用的高熱反射鋼板
是山東冠縣冠洲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
據(jù)介紹,
國家冰上項目訓練中心屋頂內(nèi)板
使用的冷屋頂涂料,
能加強對紫外線的吸收,防止底漆的過快老化,
從而實現(xiàn)更久遠的耐用性,
產(chǎn)品設計壽命達70年以上。
該企業(yè)產(chǎn)品還曾用于
北京大興機場、青島膠州灣國際機場、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yī)院等建設。
聰明的冬奧專列
智能信息系統(tǒng)“山東造”
“瑞雪迎春”北京冬奧列車
也被山東科技充分賦能。世界首個高鐵5G超高清奧運演播室落地冬奧專列。由青島中車四方所自主研發(fā)的冬奧專列旅客信息系統(tǒng),與北斗導航定位系統(tǒng)深度融合,可實現(xiàn)列車精準定位和自動報站服務。
青島電纜搭起冬奧供電“大動脈”
-40℃照樣“來電”
大到燈火輝煌的“冰絲帶”,
小至戶外冰雪賽道上的感應器,
都需要電力公司來“供血”。
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
為冬奧會特制的電纜能耐受
-40℃的低溫,
能經(jīng)受住6噸叉車的碾壓。
冬奧會八大場館
均有“漢河牌”電纜的身影。
冬奧會高山滑雪
11條索道是山東人“畫”出來的
6條索道是山東人建的
這是我國首次舉辦冬季奧運會,
相配套的冬奧會比賽設施
設計難度高、施工難度大、精度要求高,
且在我國無經(jīng)驗可循。
山東經(jīng)緯測繪院
用時4年,
完成了國家高山滑雪中心
全部11條索道的
選址測量、安裝測量和運行檢測,
累計完成索道長度10180米。
在海拔兩千多米的海坨山上,
穿行在懸崖峭壁間的11條索道,
有6條是由山東企業(yè)
——泰建集團索道安裝公司建的。
冬奧會冰瀑鋼結(jié)構(gòu)“山東造”
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現(xiàn)場,
大型視頻顯示裝置“冰瀑”緩緩開啟,
一瞬間燃爆全場。
“冰瀑”背后的鋼結(jié)構(gòu),
由山東經(jīng)典重工研發(fā)、制造。
“冰瀑”鋼結(jié)構(gòu)成品高約60米,
用鋼量1000多噸,有6000多根構(gòu)件,
對組接焊縫和安裝要求極為苛刻。
裝配誤差不超過1.5毫米。
“山東造”特殊偽裝網(wǎng)
守護冬奧會火炬點燃最高秘密
冬奧會開幕式
雪花形狀的主火炬在萬眾矚目下點燃,
360度自動旋轉(zhuǎn)展示,精彩絕倫,
這一儀式被稱作“百年首創(chuàng)”。
三張總面積
近3000平方米的特殊偽裝網(wǎng)
讓冬奧“最高機密”圣火懸念留到最后一刻,
而織起這張“保密網(wǎng)”的,
是山東青島的華凱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開幕式中國代表團服飾與禮靴
來自威海
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出場服飾
以及部分冬奧會志愿者和工作人員身著的
具有防護功能的工作服,
從原材料的研發(fā)
到版型的制作到后期生產(chǎn)大貨,
一整套的工藝都是由迪尚集團完成的。
中國隊員的禮儀靴,來自咱山東老品牌:金猴!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國家體育館看臺設施
“山東造”
面對惡劣的氣候條件,
普通的裝配式看臺系統(tǒng)及座椅
容易失去韌性,甚至發(fā)生脆斷。
本次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建設工程的
教練席平臺、看臺、座椅等設施,
全部由
德州慶云領先康體制造。
看臺搭建在海拔2200米的山腰上,
能抗凍、抗震、防風、防滑……
該企業(yè)還為國家體育館
定制化生產(chǎn)了1.8萬人的看臺座椅。
這些座椅內(nèi)部植入了芯片,
擁有智慧導航指引功能。
據(jù)介紹,該企業(yè)還曾先后服務于
北京奧運會、里約奧運會、東京奧運會等
國內(nèi)國際數(shù)十項大型體育賽事。
山東廣電技術團隊
參與冬奧會高山滑雪和冰壺項目轉(zhuǎn)播
在北京冬奧會上,山東廣電技術團隊承擔著高山滑雪項目轉(zhuǎn)播的技術保障工作。氣溫最低零下25度,賽道兩邊還有懸崖……
為保障電視轉(zhuǎn)播順利進行,
山東廣電技術團隊的工作人員
每天至少工作12個小時。
同時,
本次冬奧冰壺比賽的公用信號制作
也由山東廣電轉(zhuǎn)播團隊承擔,
總轉(zhuǎn)播場次將達40場。
煙臺百年品牌“北極星”
報時2022冬奧會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冰球館等場館
安裝了500多只
煙臺百年品牌“北極星”鐘表。
京張高鐵也全線采用了
北極星智能時鐘系統(tǒng)。
在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
北極星智能時鐘系統(tǒng)就應用在
國家體育館等奧運工程。
冬奧會媒體專用車
聊城產(chǎn)
山東聊城的中通客車
為冬奧會量身定制的40臺氫燃料客車,
被選定為媒體專用車,
穿梭于各賽場、新聞中心之間,
傳播最新賽況,播報世界聲音。
“冬奧杯”出自瓷都淄博
作為指定接待用瓷和饋贈禮品的
“冬奧杯”,
來自瓷都淄博
——山東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冬奧杯”以中國人獨立自主發(fā)明的
高端日用細瓷——高石英瓷為載體,
杯蓋借鑒了天壇祈年殿的重檐結(jié)構(gòu),
蓋鈕采用古代度量衡“權(quán)”的造型,
把手則是將紅山文化的
玉龍造型進行了符合人體工學的再設計。
“冬奧杯”上的雪花裝飾
采用了硅元新研發(fā)的“新斗彩”技術,
巧妙地隱藏于釉中,在一定的光線下才會顯現(xiàn),
極具中國的傳統(tǒng)詩意美學境界。
山東企業(yè)8K“黑科技”
助力冬奧會直播
山東浪潮歷時10個月艱苦攻關,突破8K超高清直播技術瓶頸,為冬奧會提供直播技術服務。
“山東造”消毒產(chǎn)品
零下40℃不結(jié)冰
山東消博士消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的消毒物資,也為冬奧消殺助力。
此次供應的低溫消毒劑,
在-23℃到-40℃的環(huán)境下不結(jié)冰,
能最大程度保證消毒效果。
“冰絲帶”的總設計師
是山東人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
擁有亞洲最大全冰面,面積近1.2萬平方米。
“冰絲帶”設計團隊負責人鄭方
是咱山東寧陽人。
曾參與設計了
“水立方”、國家網(wǎng)球中心等
7個奧運競賽場館。
除此之外,
冬奧會背后的“山東元素”還有很多:
山東濱州強盛體育用品公司生產(chǎn)的安全防護網(wǎng)用于冬奧會首鋼滑雪大跳臺中心場地;
濱州愉悅家紡研發(fā)的納米纖維膜防護口罩、抗病毒防護套服、家紡用品等產(chǎn)品為奧運健兒和工作者保駕護航;
英派斯為國家速滑館配置了涵蓋有氧運動、力量訓練等類型的健身器械;
菏澤成盛牡丹產(chǎn)業(yè)有限公司的牡丹干花也已進駐7家冬奧簽約酒店以及延慶博物館……
山東是全國唯一
擁有全部41個工業(yè)大類的省份,
門類齊全、結(jié)構(gòu)完備。
可以說,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山東做不到的!
為默默給冬奧會保駕護航的
山東制造人點贊!
為實力非凡的大山東點贊!
齊魯網(wǎng)·閃電新聞綜合
策劃/編輯:王春令?王雪燕
審校: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