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薄理解】如何正確理解“任何理論”?

1許多人陷入一種所謂形而上學的錯誤習慣中:認為存在獨立于歷史的概念與理論。他們僵化地把詞匯本身固話,討論僅浮于表面。(也可以說,這樣的討論者沒有耐心去真的理解他者。)
這里會出現(xiàn)的一種低級錯誤是,就像你舉的例子,把不同文本中同一符號但不同含義的詞匯簡單地混同討論。
但還不僅僅是這么簡單。即使消除了詞匯歧義,也不存在柏拉圖的真理世界。沒有一個絕對的真理,或者說不應該以絕對真理的存在視為討論前提,把思維或討論當做道路?!罢胬碓睫q越明”暗含了這種ideology。
2據(jù)尼采的觀點,道德是從主權者的視角為了滿足自己的生命目的而發(fā)展出來的。同理,任何的理論與詮釋也是如此。這即是你的理論觀:理論是實現(xiàn)目的的工具。
但還應強調(diào)理論的客觀性的成分,與視角主義的主觀性相平衡?,F(xiàn)在網(wǎng)哲的理論大多不注重客觀性,因為他們談論理論大多只是為了自我滿足。
3還應當強調(diào),這種出于自我目的選取的理論,不能是一種編造的故事,而應出自實踐視角自然的設立。欺騙他人以滿足某些目的的話術,不能稱之為理論,而是在ideology的編織。
理論的工具性不是以影響他人來實現(xiàn)的,而是作為切開現(xiàn)實的觀測面。
理論是為了自己而用,而不是慫恿他人。
有必要區(qū)分這兩種性質(zhì)的話語以防止自己混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