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為何橫空出世?盛世修書背后究竟多少不為人知故事(四)
首先住的地方就在皇家藏書館。文淵閣旁邊的叢林房等地居住的環(huán)境不僅非常好,而且十分幽靜,走不了幾步就是工作的場所,一日三餐吃的相當豐盛。有魚有肉。而且日常還提供酒水瓜果各類的東西。更重要的是晚上加班還有夜宵。除此之外工資獎金那也是翻倍。
如果你是官員,你就免上朝了,不用早晨起來了,你一早晨到這兒給我認認真真的編書。什么叫盛世修書,把全國的知識分子集中到這里,幾年之內編一本古今中外之機大成。這盛世之術,那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當時就有人講過,天下文藝之鷹既幾乎閑集于京師,這在中國歷史上。絕對是盛況空前的一件事情。動用了這么大的人力,那也需要整整五年的時間才把這本書全都謄寫完畢,正式提供給明成祖來看。
明成祖看了之后是非常的滿意,親自把這本書定名為永樂大典。最后這本書成熟有多牛?兩萬兩千八百七十七卷。有人說是兩萬兩千九百三十七卷,您記住了,有六十卷是目錄,加上這六十卷才是兩萬兩千九百三十七,這些卷分成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每一側有多大?五十厘米高,三十厘米寬這么大的一本書,比現(xiàn)在所有的禮品書都大得多,而且非常非常的氣派。
這些書籍單獨擺放在一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圖書館,它比大英百科全書內容還多,而且還早了三百年,整個文字量有三點七億。要知道這三點七億字都是用文言文寫就的道德經才五千年流傳千古。三點七億字包含了多少這個民族古往今來的文化之際大成這樣。
這本永樂大典絕對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而且是煌煌巨制,那這本書究竟有什么獨特之處?他跟另一本四庫全書相比。孰優(yōu)孰劣有哪些不同?
標簽: